永嘉縣甌北第五小學
美國《連線》雜志前主編克里斯·安德森(Anderson,2012)在《創客:新工業革命》一書中,對創客進行了這樣的描述——首先,他們運用數字化工具,在屏幕上進行設計,并越來越多地用多種制造工具設計產品;其次,他們同時也是互聯網的新一代,因而本能地會通過互聯網分享各自的創意成果,將互聯網文化與合作精神帶入到整個制造過程中,他們一起聯手創造著DIY的未來,其規模之大前所未有。
2016年,我國在教育部關于印發《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的通知中指出:“有條件的地區要積極探索信息技術在‘眾創空間’、跨學科學習(STEAM教育)、創客教育等新的教學模式中的應用……”深圳市、山東省、貴州省、鄭州市、西安市等地先后出臺了本省市的中小學創客空間建設、創客課程建設等一系列指南通知,創客教育在我國基礎教育領域廣泛開展。
創客教育中,學習者,也是創造者,學習過程,即創造過程,學習者的思想,通過創造,變為現實。
創客教育在初期探索階段,出現了諸多問題,概括起來,主要聚焦在創客教育認知、創客課程資源、創客教育裝備、創客師資培養等幾個方面。
1、認知不足
創客教育本質是“基于創造的學習”,將創造和實踐活動,與基礎教學相結合,并引入如3D打印機這樣的新工具,以及問題式教學等新教學方法,來支持探索和創新,創客教育,是培養中小學生學科知識、創新與制造、自我認知、合作、有效的溝通、責任感、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徑。同時,基于創造的學習過程是一個跨學科學習的過程,創客教育是彌補傳統分學科教育不足的有效途徑之一。
但我國創客教育的具體實施情況,卻不容樂觀。據《中小學創客教育資源調研報告》的調研顯示,我國現有的“創客課程”多基于一線教師教學經驗的總結,或企業對創客課程的探索,尚未深入探究“基于創造的學習”本質及其教學方法。
具體表現為:
其一,教材建設不完善。中小學創客教育相關教材多是引薦國外教材,或中小學教師依據教學經驗所撰寫;
其二,網絡學習資源不足,現有網絡創客教學資源多為成人創客學習資源,不適合中小學教師直接用于課堂教學。
2、裝備缺乏有效監管
1)創客教學中所需的木工、金工、電工等加工工具有一定的危險性,稍有不慎即對學生造成人身傷害,而相應的工具標準及監管機制不完善。
2)創客教育具有很強的實踐性。開展創客教學所需的空間場地需要注意用電、通風、防火等安全問題。但目前我國創客空間安全建設的相應建設標準缺失,創客空間安全使用條例不規范,很多中小學創客空間存在安全隱患。
3)創客教學中所用的教具及加工材料,有相當一部分含有有害成分,教具及加工材料不合格,均會對學生身體造成不必要的危害。目前,教具及加工材料相應的生產標準及監管不到位。
創客教育裝備是創客教育開展的條件基礎。但在實際創客教學中,教師對企業提供的教具或套件依賴性強,對教育裝備未有深入理解,且教師并未將教學與學生實踐相結合。
3、教師教學水平參差不齊
創客教師是創客教育開展的基礎,創客教師需具有較扎實的實踐技能和跨學科知識整合能力。但是,目前我國中小學創客教師整體教學水平參差不齊,主要表現為:缺乏創客教學意識、創客知識和技能不足,不能有效開展創客教學和科研工作。
其次,學校對創客教育的認知還不夠,對創客教師不重視,且沒有具體的發展規劃和培訓,獎懲、晉升制度不完善等問題,導致教師的參與積極性不高。
創客教育作為一種新的教育模式,為了更好地推進創客教育,培養高素質創新人才,需重視以下幾個方面:
1、積極發揮政策引導作用,加強教育主管部門組織領導。各地要立足本省市的具體情況,進行創客教育頂層設計,制定更加積極、系統的政策,推進中小學創客教育探索。
2、充分發揮各協會、學會等教育事業單位、行業組織機構優勢,構建創客教育生態,為師資培訓、課程建設、賽事組織、資源平臺、標準制定、教育監管等方面的建設貢獻力量。建立協會、學會、高等院校、企業、校外教育和社區多方聯動協同機制,集中優勢做研究,避免資源消耗。并通過教育聯盟、公共課程資源平臺等形式,推廣共享優質課程資源,服務全國中小學創客教育。
3、教師要準確理解創客教育的目標,遵循基于創造的學習規律,正確把握各學段創客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創客教育本質是“基于創造的學習”。即打造教育環境,培育一群實踐者,將實踐創造和正規學術理論相聯系,通過引入現代設計的新工具和創造思維的新方法來支持探索和創新,促進學生成長和學術提升。
4、依托高等師范院校,積極探索“未來創客教師”培養模式,為中小學創客教育培養后備師資人才。
小學階段的學習是學生個人成長和發展的基礎,該階段的教育對于培養學生終身發展力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創客教育作為素質拓展課程,整合了多學科多領域內容,強化了相關學科的橫向協調配合,同時其教學模式是一個"學中做"和"做中學"動態過程,對于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和終身發展力具有實際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