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黔東南天柱縣甕洞鎮大段小學
班主任不但要對全班學生在德、智、體、美幾方面全面負責,還應在學校管理工作中起到如下作用:第一,對落實學校各項教育計劃起保證作用:第二,對密切學校同家長之間、學校同社會之間的聯系起橋梁作用;第三,對學校領導形成正確決策起積極的參謀作用。班主任在班級和學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決定班主任必須完成如下根本任務:
這是班主任的主要任務,工作重點。小學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內容,應以“五愛”為中心的社會公德和社會常識為主,結合貫徹《小學生守則》,向學生進行革命理想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集體主義教育、自覺遵紀守法教育和文明禮貌教育。
小學思想品德教育的培養目標包括政治態度、思想覺悟、道德品質和個性心理四個要素。政治態度的目標是:熱愛祖國、熱愛中國共產黨、關心世界發展。思想意識目標是:樹立為祖國富強、民主、文明而學習的志向。道德品質的目標是:養成勤勞儉樸、文明禮貌、遵紀守法、保護環境的道德行為習慣。個性心理的目標是形成誠實守信、自尊、自強、堅毅勇敢的個性品質。創班主任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必須通過多種途徑。形成立體的德育途徑網絡:(1)以各科教學為基礎,以充分運用教材的德育因素,教書育人;(2)以思想品德課為中心,聯系實際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道德品質教育和初步馬克思主義常識教育;(3)以學校為基地,溝通家庭、社會教育渠道;(4)充分調動小干部的積極性,建立良好的班集體,發揮集體環境的教育作用。
在小學階段,完成智育任務主要通過教學形式,完成德育、體育、美育、勞動技術教育任務,也都離不開教學。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講,教學是學校的中心工作。所以,幫助全班學生提高學業成績,不僅是完成智育任務的需要,同時也是幫助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為幫助全班學生提高學業成績,班主任應著重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第一,經常對學生進行學習目的教育。要盡力做到具體、形象,避免過多的抽象說教。要充分利用英雄人物的典型事例和他們身邊的榜樣去感染他們,用古今中外科學家、發明家、藝術家成才的事跡去啟發他們,以堅定的意志、頑強的毅力克服困難,爭取優異的學習成績。
第二,建立學習常規,幫助全班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至關重要,直接關系到學生今后的成長。因此,要建立各方面的常規,特別是學習常規,諸如課堂教學常規,作業書寫、書本文具盒放置等,還必須持之以恒地進行訓練。
第三,教給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幫助他們逐步提高自學能力。學生自學能力的提高不但有助于他們擴大閱讀范圍,增長知識,而且可以提高他們的學習主動性和增強克服困難搞好學習的信心,從而對學習產生興趣。
第四,組織各方面的力量,及時幫助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完成學習任務,不讓他們掉隊。具體做法是:①對學習成績差、受到家長岐視的同學多加鼓勵,使他們增強搞好學習的信心和勇氣;②通過個別輔導、家庭輔導或同學之間的互相幫助及時解決他們學習中遇到的困難,補上知識缺漏。
小學體育衛生工作的內容分為體育鍛煉和衛生保健兩個方面:體育最煉的組織形式包括體育課、早操、課問操、課外體育活動和體育運動競賽,衛生保健工作主要包括教室衛生、環境衛生、個人衛生和生活作息制度等。
班主任在體育衛生方面應抓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第一,通過嚴格訓練,使學生養成按時作息,認真做好早操、課間操、眼保健操,積極參加課外體育活動,增強學生體質;第二,認真當好值日,保持教室和周圍環境的衛生。并養成個人勤洗澡理發等良好的行為習慣;第三,經常進行衛生保健的宣傳教育。給學生講解一些生理衛生和公共衛生的基本常識,及時向家長提出防治疾病的合理建議;第四、同科任教師和家長保持經常聯系,協調各方面的工作。班主任要教育好整個班集體,就必須取得各科任教師的密切配合和家長的支持,才能起到好的教育作用。為此,班主任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第一,定期召開科任教師會,互通情報。征求科任教師對班主任工作的意見,共同研究工作中帶有普遍性的問題和某些特殊問題,統認識:第二,統籌安排,協調各方面的活動。班主任要主動讓科任教師了解自己的工作意圖,并虛心聽取他們的意見,然后統籌安排,對建立教學常規、管理制度等主要工作統一措施,分工負責,嚴格執行。在作業負擔方面,本著“難易適度,分量適當,分配合理"的原則綜合平衡,有效地減輕學生負擔和保證各科教學的平衡發展;第三,主動爭取科任教師參加、支持、配合班級活動。科任教師參加班級活動,既有利于師生相互了解,增進情誼,又有利于教學雙方獲得新的思想,新的信息。科任老師在活動上協助班主任工作,有時能起到班主任起不到的作用;第四,經常對學生進行尊敬老師的教育。首先讓全體學生懂得,上好每一堂文化課,這是最主要的尊師行為;其次,要求學生對教師要講文明禮貌。使每個教師感到,教這個班的學生心情是舒暢的;第五,要做好聯系家長的工作,使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步調一致,緊密結合。班主任有目的地聯系家長,發揮他們的作用。一般通過定期家訪,而家訪應包括三方面的內容:一是互通信息,達到教師和家長都能全面了解學生表現,統一教育目的;二是定期傳達學校有關要求,指導家庭教育。并了解不同類型家庭的經濟狀況、思想狀況,定期寫出社會調查分析報告。供學校領導制定計劃、采取措施參考;三是廣交朋友,建立友誼關系。廣泛聽取家長提出的建議和要求,通過他們取得社會對學校教育的支持或排除社會對學校教育的消極影響。此外班主任還可通過信訪、召開家長座談會、家長代表會、建立家長委員會、舉辦家庭教育講座、開展家長咨詢活動等方式,切實有效地密切學校同家長之間的聯系,起好橋梁和紐帶作用,做好本班學生的教育工作。
小學時期是小學生從稚嫩懵懂轉向青澀少年的重要階段,在這個階段中,小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都會得到一定程度的塑造,因此,作為重要指導的班主任的作用不言而喻,重視向學生傳授知識之余,班主任還要不斷地研究班級管理方法,更好地為學生將來的發展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