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磊
河南省駐馬店市汝南縣留盆鎮大余小學
班級管理是小學班主任的核心工作,由于小學教師工作的職業特點和小學生身心發育特征,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涉及面廣,涵蓋內容多,是一項工作量大,事務瑣碎,既需要專業理論保障,又需要愛心耐心支持的任務。如何提升小學班主任管理水平,是教育領域重點研究的課題之一。
小學教師工作中,班主任是一個極為重要的崗位。一般小學的崗位設置,都不會有專職班主任,小學班主任除了肩負班級管理的重任外,還要承擔學科教學任務,而且大多數都是主科教學。因此小學班主任對教師的個人素質要求很高,而且工作量較其他教師更大,也更加辛苦。具體到班級管理方面,班主任的工作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是管理維護班級的正常秩序,搞好班級建設,組織好各項班級活動。二是做好學生個體工作,如家校溝通、后進生轉化、解決學生各種問題等。
影響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水平的因素,主要可以分為外部和內部兩個方面。外部方面主要包括整個學校的校風學風、學生家長群體的理解配合程度等,這些外部因素班主任一般很難控制左右,只能根據具體情況,采取合理舉措加以應對解決。內部方面主要包括了班主任個人的素質、班主任的工作理念等,這些因素都是可以通過班主任的努力得到解決的,實現化不利因素為有利因素,所以這也是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重心所在。
一是部分班主任管理理念陳舊。有些班主任因為個人素質不達標,其班級管理理念較為陳舊,片面地認為班級管理就是抓好學生紀律,在管理上嚴字當頭,方式上簡單粗暴,造成班級氣氛緊張,學生感到十分壓抑和被動,師生關系對立,對學生成長產生了很多負面影響。
二是部分班主任管理方法不夠科學。我國正處于經濟社會高速發展的時期,當的兒童,其成長環境、思維方式、眼界見識等各方面都與過去大不相同。部分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依然奉行經驗主義,忽視管理理論和管理技能的與時俱進,墨守成規的面對新情況、新變化,造成管理方法與管理對象不相適應,雖然工作很辛苦,但收效不佳。
小學班主任是一項對個人素質要求較高的工作。特別是在社會高速發展的新時期,班主任必須要有使命感和緊迫感,要積極主動地去提升自己,讓自己的管理工作更加科學規范。
現代教育理念要求在教育中,要尊重和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班級管理工作同樣如此。所有的管理工作,其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是為了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因此管理工作中,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具體特點和情況,著眼于學生成長,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要做到與學生平等交流,摒棄傳統的命令式管理方法,讓學生參與到管理工作中來,鍛煉他們自我管理、自我約束、自我提高的意識和能力,為長遠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班集體的組建和管理是教學工作的保障,在班級管理中,制定明確的管理目標,讓學生自覺接受班級管理目標的約束,建立集體意識和集體觀念,是班主任工作的終極目標。班主任要從整體上來把握,精心制定班級整體目標和學生的階段目標,包括學生的學習、紀律、衛生行為規范,做到紀律嚴明,依法治班。此外,要引導學生制定個人的學習目標,并要和班集體的奮斗目標相結合,只有這樣潛移默化的影響才能使學生逐步將自己的行為和班集體的榮譽聯系起來,才能形成積極向上、團結進取的良好班風。
一是要制訂出完善的班級管理制度。首先,班級管理制度要全面和細致,由于小學生自覺性相對較弱,因此管理制度要覆蓋到班級事務的方方面面,讓學生感到事事有章可循,處處有據可依。其次,要重視制度的落實,通過合理的監督考核機制,督促學生主動去執行制度,逐步提高學生自我約束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再次,要注重制度的靈活性,小學六年,學生身心各方面會發生很大變化,制度一定隨著管理對象情況的變化,而能夠做出靈活的及時的調整,以確保制度的實效性。
二是要實施民主化管理。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不應該局限于管理者這一固定角色,而更應該是管理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要在具體管理工作中,體現民主,落實民主,讓學生盡可能參與到管理活動中來。
三是要用好班干部。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助手,優秀的班干部可以幫助班主任更加得心應手地開展管理工作。
班級管理不是一項封閉性工作,外界有力的支持和配合,能對班級管理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一方面,班主任要做好與家長的溝通,通過各種渠道,與家長保持密切聯系,取得家長的理解和支持,形成家校的教育合力;另一方面,班主任要與任課教師多溝通,全面了解學生各科學習情況和課堂表現,使管理工作更加有針對性。
班主任工作是一件十分煩瑣卻分外重要的工作,它關系著班里每一個學生的健康成長。班主任要從點滴工作做起,一絲不茍、日積月累,真心愛自己的學生,給他們鼓勵,給他們信心,給他們自由發展的空間,才能成為一位優秀的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