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弘
摘要:隨著現代互聯網的不斷發展,新技術教育的時代已經到來。這對于現代教師專業化成長以及新型師生關系構建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以教育信息化為方向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正著力從素質教育和創新教法等多方面進行推動落實。所以對于小學數學教師來講,在信息化的大背景之下,更需要研究師生關系構建的具體方法,真正和同學們在友善融洽的學習氛圍中進行溝通,在交流中實現教學效率的提高,以及學生學習能力的增強。
關鍵詞:信息化;小學數學;教學;新型師生關系
新型師生關系的構建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努力。只有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相互尊重、相互體諒、友善相處,才能夠真正實現教學相長、心理相容。為了更好地實現這一目標,小學數學教師就需要從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方面著手,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將素質教育真正落到實處,在師生合作學習的過程中,真正讓學生喜歡上老師,喜歡上數學這門課,這樣才能真正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
一、堅持以人為本理念構建新型師生關系
新型師生關系構建是每一個教育工作者都必須認真研究的重要問題之一。要想更好地解決這個問題就需要從思想觀念方面著手,真正告別成就的教育教學理念,堅持以學生為本的原則,真正將學生視為學習的主人,這樣才能夠更加順利,有效地構建新型的師生關系。尤其是在信息化的大背景之下,學生學習的主體性能夠得到較為突出的彰顯,所以教師更需要在教學的過程中,激發學生的興趣,引導他們動手操作,多加練習,教師在恰當的時候給予一定的幫助和引導。
在學習《除法》這一節課內容的過程中教師為了進一步融洽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就需要堅持以學生為本的原則。教師認真研究教學內容,為了讓學生深度理解除數法則,設計了“分水果”的小游戲。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帶領同學們將講臺上隨意堆放的水果平均分給兩個同學。在這個過程中同學們會思考究竟怎么分才能平均。逐個分發之后沒有余數,到此為止分蔬果結束。然后研究如何平均分給三位同學,深度理解怎么來進行除法運算。經過兩次分水果,同學們已經明確了除法的內涵。尊重學生的學習操作,可以很好地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在尊重的前提之下,維護良好的師生關系。認真觀察學生的行為表現可以很好地發現學生在操作過程中思維變化以及劃分問題,以便為接下來的指導工作提供一定的方向。學生通過分水果可以初步對于除法這個內容進行了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礎之上,老師就可以帶領同學們列豎式來進行除法運算,放慢速度,讓同學們都說一說豎式每一步的具體意思是什么。
二、開展小組合作探究實現高效生動教學
傳統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往往堅持以教師教為主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雖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系統完整地向學生傳授知識,但是也會致使學生被動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不高的現象。所以在構建新型師生關系的過程中,教師需要立足于本班學生學習的具體情況,高效率的開展合作探究活動。引導同學通過合作的方式來增進學習配合,開展組內生動有趣的學習活動進一步激發探究數學問題的欲望,在合作探究的過程中不斷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教師的鼓勵和引導之下,獲得小學數學核心素養。
在學習《圖形的運動》這節課的過程中,為了帶領同學們更加深入的理解軸對稱圖形的一些特征,也為了進一步引導同學們增強知識體驗,教師可以引導同學們開展自主探究以及合作探究相結合的學習活動。通過多媒體來為同學們展示預習題目,“長方形有幾條對稱軸,正方形有幾條對稱軸”“電梯上升屬于什么現象?”。給出問題后要留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思考結束之后,可以引導他們分小組合作探究尋找答案。在這個過程中小組內部可能會存在一些不同意見,尤其是“數一數對稱軸”這個問題。教師可以帶領同學們在小組合作探究的基礎之上,動手折疊長方形或正方形。通過折疊比照來尋找究竟這兩種圖形有幾條對稱軸。通過這樣的形式,既可以引導學生合作解決問題,也可以有針對性地開展高效率學習。
三、利用網絡平臺溝通增進師生數學交往
信息化大背景之下的新型師生關系,構建完全可以使用網絡平臺來進行。尤其是在疫情當下,教師無法和學生面對面地開展教學與學習的工作。所以這個時候如果能夠恰當的使用網絡平臺,那么就可以很好地起到學習溝通的作用。通過調研發現,目前以釘釘、云視訊等等為代表的網絡平臺,可以很好地發揮網上教學的作用。利用云端教師可以隨時隨地十分便捷地和學生進行溝通交流,解決數學問題、暢談人生理想、加強思想引導。所以,新興的網絡平臺也可以為新型師生關系的構建助力。
在學習《乘法》這一節課內容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找規律活動來引導同學們增強對于乘法運算的有效認知。教師在黑板上為同學們展示問題,“20x3表示()個()相加,可以看成()個十乘3等于()”。引導同學們思考如何回答這個問題,在思考的過程中發現了怎樣的規律。教學活動結束之后,教師可以在釘釘作業本中為同學們發布找規律的小問題,同學們通過完成作業上傳作業來和教師進行交流。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通過釘釘直播解疑答惑的形式來解答同學們的疑問,在直播的過程中更加方便有效地聯系學生,增強他們對于疑難問題的解答。在這個過程中,借助于網絡平臺師生之間可以形成較為密切的新型師生關系。
四、教學內容貼近生活課堂內外增進交流
在構建新型師生關系的過程中,教師需要通過一定的方法策略來拉近教學活動和學生學習活動之間的距離,引導同學們在生活化的學習體會中,增強對于數學知識的理解,在生活化的題目練習中進一步感知數學知識就在我們的生活之中。所以,數學教師需要利用課堂之上以及課堂之外的時間聯系現實生活,組織生活化的數學知識體驗和數學題目練習,帶領同學們在生活中感知數學知識,在生活中應用數學知識。在感知應用的過程中,通過引導和幫助,新型師生關系就可以得到良好的維護和發展。
在學習《千克、克、噸》這一章節內容的過程中教師為了進一步引導同學們感知重量單位,可以在本單元學習開始之初帶領同學們開展“稱一稱”的生活化小活動。教師告訴同學們生活中,我們常用千克和課來表示物體的重量,但是1千克到底有多重、1克到底有多重,需要同學們撐一撐來進行感知。教師為同學們準備生活中常見的公平秤和天平秤。分別引導同學們逐漸放人蘋果或者硬幣,當放12個蘋果在托盤的時候指針顯示l千克,這個時候教師可以吧這12個蘋果放在袋子里讓學生感受重量。將一元硬幣放入托盤的時候指針顯示為9克。除此之外,為了進一步增強師生關系的融洽,教師還可以為同學們布置和家長一起買菜的小任務,引導同學們通過生活化的體驗活動來增強對于知識的理解。
隨著現代教育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建立在教學和學習基礎之上的師生交往途徑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拓展。利用多樣化的溝通交流方式,不僅可以促使教師增強以人為本的教學觀念,平等友善的對待學生,而且也可以進一步增強師生之間親密友好的教學與學習關系。進而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及個性特征開展有針對性的教育活動,在這個過程中才能夠逐漸形成尊師愛生民主平等的新型師生關系,才能夠真正促進學生樂于學習,促進教師寓教于樂。在相互理解信任的基礎之上,合作完成學習任務,增強對于新型師生關系培養的認知。
參考文獻
[1]張海萍,小學數學教學中新型師生關系培養策略的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20,17(02):170.
[2]馬小俊,小學數學體驗式教學模式下師生關系的研究[J].學周刊,2019(34):33.
[3]王曉晶,數學教師課堂反饋行為與小學師生關系研究[D].湖北師范大學,2019.
[4]許加樂,小學數學活動中師生“雙邊關系”的價值尋繹及策略研究[J].知識文庫,2016(22):118+123.
[5]張海煥,小學數學有效課堂下的師生關系的探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6(06):156.
[6]田延燕,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J].中國校外教育,2010(19):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