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蒼蓮
摘要:伴隨著教育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化,傳統的知識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當前的人才培養需求,全面加強素質教育已經成為當前教學的重點。尤其是針對小學生來說,通過素質教育,是培養其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態度,并提升小學生綜合素質的關鍵。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策略分析
多數小學在進行語文課堂教學中,仍然是采用傳統的單項灌輸式教學模式,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以至于課堂教學效果不甚理想,無法滿足現代人才培養需求。因此,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必須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不斷優化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方法,全面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進而全面提升小學生的綜合素質,以實現人才的培養需求。
1 素質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分析
1.1有助于加深對語文知識的理解
在傳統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模式下,均是以單項的知識輸入為主,而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無法為學生提供一個足夠的思考空間,以至于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理解程度不夠。而在素質教育的模式下,教師通過教學方式的改變,給學生提供了更為廣泛的自主思考空間,進而加深了學生對知識點的印象,進一步提升了學習的效果。
1.2有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素質教育的最終目的就是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進而使得學生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在素質教育的模式下,使得學生在理解知識點的基礎上完成了知識的記憶,使得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更進一步地提升。
1.3有助于培養學生的人格
小學生正處于年齡成長的特殊階段,小學階段的教學方式和過程,會對小學生未來的人格形成帶來一定的影響。基于此,教師在進行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通過素質教育的實施,注重并加強了學生的人格培養,使得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良好的人格,進而促進了學生快速、健康成長。
2 素質教育背景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現狀分析
2.1教學觀念落后,形式單一
教師依然受到傳統應試教學觀念的影響,實施傳統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模式。在這種教學模式下,教師處于教學的中心地位,學生如同容器一般被動接受知識。在這種教學模式下,絕大多數時間都被教師的講述占據,而學生對知識的消化和吸收時間相對比較小,甚至部分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無法跟上教師的步伐,以至于學習愈來愈吃力,逐漸喪失掉語文的學習興趣。
2_2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教師所開展教學的每一個環節,都必須要圍繞這一中心而進行。但就目前而言.在具體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常常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一味地對課本知識進行講解,完全忽視了學生的感受等,以至于課堂教學效果不甚理想。
2.3課堂氛圍沉悶
在素質教育要求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必須要創建一個良好的、活躍的課堂氛圍。但就目前而言,受到傳統教學理念、教學模式等因素的影響下,教師并未將課堂真正地還給學生,以至于小學語文課堂沉悶,無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等,進而致使學生學習興趣低下。同時,還有一部分教師在具體的教學中,采用傳統的“獨裁式”教學模式,強調學生跟著教師的思路,以至于學生在緊張的課堂氛圍中,無法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
2.4忽視了學生的語文基礎
在實施小學語文素質教育背景下,一部分教師由于對語文素質教育理解不夠全面,以至于其在落實的過程中,出現了過度追求人文性,使得教師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常常出現故事會的現象;還有部分教師過分注重人文性,弱化了學生對語文基礎知識的理解等,進而致使小學生語文引用能力低下。
3 小學語文課堂優化策略
3.1優化教育理念
更新和優化教育觀念,是實施小學語文素質教育的關鍵和基礎。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背景下,教師必須要充分認識到小學語文傳統教學模式中存在的弊端,并充分認識到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價值,進而引導學生在小學語文課堂學習中,逐漸樹立起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并引導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學習和學會生活等。
3.2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必須要充分認識到學生之間的差異性,認識到每個人都各有所長、各有所短,在教學中只有切實做到揚長避短,積極發展學生的優勢,才能使得每一個學生都成才。基于此,教師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必須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不同層次的教學設計和教學方法,力求使得每一個參差的學生都能夠接受知識,實現其全面發展。
3.3改革課堂教學優化教學方法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教師在開展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模式下,必須要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并在具體的教學中,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將目前“要我會”的學習狀態積極轉變為“我要學”的狀態中,進而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全面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因此,教師必須要徹底改變傳統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模式,不斷優化教學方法。教師在具體教學中,可采用提出問題的方式,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以借助工具書、和學生之間進行溝通和討論等形式,對文章進行理解。
3.4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
在新課改背景下,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據此,傳統的單篇閱讀模式顯然已經無法滿足當前的閱讀教學需求。據此,教師可對單篇閱讀教學進行整合和優化,借助群文閱讀教學模式,開展閱讀教學。與常規的單篇閱讀教學不同,群文閱讀使得整個閱讀過程變得更加具有條理性、目的性,并有助于提升學生的閱讀思維,使其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這就要求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中,可結合閱讀文章的內容、風格、題材、作者等,并以其中某一項作為切人點,整合幾篇閱讀材料,開展群文閱讀教學。
4 結束語
綜上述,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傳統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當前的人才培養需求。面對這一新的形式,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教學過程中,必須要及時更新和優化教學觀念,不斷優化課堂教學方法,全面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果,并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文章以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為研究切人點,對其具體的教學策略進行了詳細的研究和分析。
參考文獻
[1]朱莉,基于微課的小學語文教學設計[J].小學生(中旬刊),2020(06).
[2]曹麗,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教育界,20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