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依慧,曾亞平,徐曉瓊
(湖南農業大學人文與外國語學院,湖南 長沙410128)
2020年伊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給人類帶來了極大的挑戰,該病毒傳染性極強,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和人員接觸傳播。從2019年12月底至2020年1月25日,短短四周左右就波及了整個中國地區,并且至今仍在全世界蔓延。為了宣傳防護知識,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肆虐,全國各地出現了五花八門的抗疫標語。話語是一種社會實踐,具有社會性,它從各個方面反映社會現實和價值關系。這些標語不僅對穩定各地疫情起到了促進作用,也折射出了極大的語言研究價值。由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為2020年突發事件,目前尚未有大量學者在話語分析方面對其做出過多研究。因此,本文擬從評價理論態度系統中的情感系統、判斷系統、以及鑒賞系統三個方面分別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系列標語做出辯證分析。
評價系統(The Appraisal Systems)是對系統功能語言學的新發展。在上世紀九十年代,Martin 和White首次提出了評價理論。評價理論在話語分析中最初的應用是對報刊話語做出了系統分析。經過二十多年的逐步發展與完善,評價理論已經延伸到語篇分析、話語分析和翻譯評介等學術領域。
評價理論的內容分為三大系統: 態度系統、介入系統和級差系統,它們又分別次系統化,如圖1所示。三大系統中,態度系統主要指說話人對人物、事物、人類行為或情感的價值資源,該系統又細分為情感系統、判斷系統和鑒賞系統三個子系統,其中,情感系統是整個態度系統的中心。判斷系統指在法律法規或者道德倫理層面對人們的行為做出道德評價;而鑒賞系統則主要從韻律和用詞方面對文本做出美學賞析。

評價理論三大系統(參見 王振華,2001: 15)
筆者在網絡上搜集了抗擊新型冠狀病毒防控標語60多條,這些防疫標語不僅強有力地宣傳了防護知識,其本身也具有一定的評價功能,尤其在情感表達,社會倫理以及音節韻味上具有深層含義。因此,本文將通過評價理論中態度系統下的三個子系統對新型冠狀病毒標語進行正反兩面的分析。
情感系統指的是語言使用者對行為、文本/過程及現象做出的感情反應。也就是說,這些防疫標語向社會傳遞了一種什么樣的情感,而民眾看到這些標語是否能準確地接收到預想中的情感。下面以三條標語來分析新型冠狀病毒標語中體現的積極情感與消極情感。
正面標語1:少吃一頓飯,親情不會斷。少喝一頓酒,感情仍長久。
分析:由于疫情發生于春節期間,而按照中國的習俗,人們會在年初訪親會友,如果新年不拜年,親朋好友難免會心生芥蒂。該標語中的“親情”和“感情”,可以直接令民眾做出情感反應。而“親情不會斷”“感情仍長久”則表達了在這種非常時期,就算不串門,不聚餐,彼此之間的感情也不會受到損害。這樣一來,對于重視春節習俗的中國民眾來說,尤其是對于年紀稍大的長輩們來說,心中都會多一份理解和釋懷,因此,這則標語傳達了一種積極正面的情感,不僅能在疫情期間讓人們自覺少串門,少聚會,也能夠有效地促進人際交往的和諧。
正面標語2:省小錢不戴口罩,花大錢臥床治病。
分析:這則標語有力地宣傳了不戴口罩就會感染的事實,一針見血地直擊那些抱有僥幸心理而不戴口罩的民眾。顯然,買口罩的成本比花錢治病的成本要低得多,因此,這也能讓廣大老百姓們自覺備好口罩,尤其是經濟狀況不佳的家庭,他們更會打消“省下買口罩的錢”之類的心理。從情感系統上來看,這則標語有效地宣傳了正確的價值觀和生命觀,讓人們自覺做好防護措施,珍惜生命。
反面標語1:不戴口罩就出門,這個雜種不是人。
分析:疫情期間,不戴口罩出門的后果不堪設想,口罩成為了人人必需品。因此,新型冠狀病毒標語中必須強制人們戴上口罩出門,這一點無可厚非。但是,這則標語中用到“雜種”這個詞太過粗魯無禮。此外,“這個雜種不是人”并沒有直接有效地反應“戴口罩”的必要性,反而以一種罵街的粗鄙話語為標語文化注入了低俗不雅的負面源泉。因此,這則標語并沒有傳達正確的文明觀,反而容易導致人們口口相傳,更易于給青少年傳播負面信息,進而影響社會文明環境。
判斷系統是根據倫理道德的標準來評價語言使用者的行為。判斷系統主要涵括社會評判和社會約束。也就是說,判斷標語是否能夠有效地阻止社會大眾進行一些不利于社會發展的行為,是否能夠讓社會大眾對自己的行為做出正確的判斷。下面以三條標語來分析新型冠狀病毒標語中體現的社會評判和社會約束。
正面標語3:隱瞞癥狀不上報,黃泉路上提前到。
分析: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有2-24 天的潛伏期,一般為3-7天,也就是說,染上該病毒的患者不會馬上病危,而會有一段不異于常人的潛伏期,也正是因為這一潛伏期使全國疫情迅速加重。發病后大部分患者初始癥狀多為發熱、乏力和干咳等,而許多患者會誤以為這是普通的小感冒而自行處理,這就會迅速傳染一大批民眾。因此,自疫情發生以來,全國各地積極進行人員排查,組織帶有發熱癥狀的人群進行隔離,這就需要廣大人們群眾的積極配合,主動上報個人癥狀。這一標語中用到了黃泉路”一詞,雖然稍有夸張,但是新型冠狀病毒來勢洶洶,這樣的字眼能夠直接有效地規勸人們自覺上報病情,以一種道德準則規范了人們的言行舉止,讓人們能在疫情肆虐的社會環境下做出準確的判斷。
正面標語4:麻將手中抓,肺炎帶回家。
分析:麻將是中國明末清初古人發明的一種休閑益智游戲,如今,在中國十分盛行,尤其是四川,湖南,貴州等南方地區,幾乎成為了人們的日常活動。而在春節期間,各地的麻將館更是熱鬧非凡。為了阻止“牌癮民眾”們不要聚眾打牌,“麻將”也就直接進入了新型冠狀病毒的標語中。該標語形象地表達了打麻將帶來的危害,直接了當地告訴人們打麻將就會染上肺炎的嚴重后果。因此,這一標語有效地約束了人們的行為,能夠讓愛打麻將的居民們對麻將館“敬而遠之”。
反面標語2:發財想致富,舉報是條路。
分析:由于武漢為此次疫情的高發區,疫情初期,許多武漢民眾涌入全國各地,這也極大地加速了疫情的蔓延。抑制疫情蔓延需要政府和民眾的積極配合,既需要政府統籌排查,也需要民眾積極主動上報和舉報。因此,各地為了鼓勵人們舉報外來民眾,尤其是湖北地區的民眾,實行了有償舉報的行動。這條標語用“發財想致富”作為舉報的前提,確實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人們舉報外來人員或者有患病癥狀的患者,但是卻容易誤導人們以“舉報”來“發財致富”。因此這一類標語不僅不能規范人們的行為,可能還會導致人們產生不勞而獲,舉報致富的歪心思。
鑒賞系統指對話語文本進行美學分析,并且揭示話語中暗含的深層寓意。也就是說,鑒賞系統主要從話語的音韻,深層含義來進行分析。下面以三條標語來分析新型冠狀病毒標語中體現的音律美和內在美。
正面標語5:做人厚道,帶好口罩。為國為家,不聚最佳。
分析:這則標語一共只有16 個字,平均分為四個四字短句,而且兩兩押韻。“道”與“罩”押ào的尾音,“家”與“佳”為同音異形字,使得整條標語整齊劃一,具有活潑自然的語言結構和瑯瑯上口的音樂色彩。此外,該標語用“做人”“為國為家”層層遞進,傳達出一種由個人到國家的家國情懷,以真摯的情感打動聽者,讓聽者自覺“戴好口罩”、不聚會聚餐,升華了整條標語的內在含義,這種遞進美和內在美實在不失為一種高級的美感。因此,整條標語富含了言語中的音韻美,層次美和內在美,稱得上是防疫標語中的“楷模”。
正面標語6:不帶口罩你試試,試試就逝世。
分析:該標語的讀音中包含了三個shì shì。第一個shì shì 為“試試”,表示不戴口罩這個動作,第二個shì shì仍然是“試試”,但是表達的是不戴口罩這個前提,第三個shì shì為“逝世”,表示不戴口罩的后果。也就是說,如果你不戴口罩出門,就是自取滅亡。此條標語連用三個shì shì,讀起來押韻上口,用“逝世”委婉地表達了“死亡”的后果,不僅起到了警醒民眾的效果,而且也具備話語層面的美感。整條標語言簡意賅,朗朗上口,便于人們口口相傳,以一種強制性的要求讓人們戴上口罩出門,能夠有效阻止疫情惡化。
反面標語3:不帶口罩滿街走,勝似糞池自由泳。
分析:從音律上來說,這條標語中的“走”和“泳”雖然在讀音上并不拗口,但是卻算不上是完全工整的對仗,前者為zǒu,后者為yǒng,嚴格地來說,并沒有達到完全押韻的美感。此外,從選詞上來看,這則標語中用“糞池”一詞,用詞極其不雅,使得整條標語難登大雅之堂。最后,從內容上來看,這則標語將“不戴口罩的街道”隱喻成“糞池”,跟新型冠狀病毒關聯不大,反而容易讓聽者對整條標語產生排斥心理。因此,這則標語在音律上沒有完全達到音律美,在構詞和內容上更是低俗蹩腳,不禁令整條標語完全失去美感。
本文從評價理論中態度系統下的情感、判斷和鑒賞三個子系統對新型冠狀病毒標語進行話語分析,這些標語不僅有的放矢地宣傳了防護知識,強有力地抑制了疫情蔓延,而且其本身具有話語評價功能。從積極意義上來說,新型冠狀病毒標語在情感上傳達了積極正面的價值觀、生命觀以及高尚的愛國情懷;在社會判斷上有利于人們正確判斷個人以及他人的行為,進而有效地約束了大眾的社會行為。盡管新型冠狀病毒的蔓延猶如潮鳴電摯,可我們反擊力量也是銳不可擋,如今中國的疫情已得到基本穩定,其中,各地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的標語的確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防疫標語中也反映出中國人民不畏艱難,眾志成城的必勝決心。但是,我們也需要看到負面標語可能會造成的惡劣影響,相關部門在創建標語時,應該仔細斟酌標語的遣詞造句,不僅要達到情感系統、態度系統、鑒賞系統的要求,同時也要嚴防反面標語的泛濫,將不恰當的標語驅逐出標語環境,塑造出一個積極健康的標語文化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