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正宏
【內容摘要】動態生成性教學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它是指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合作和交流中形成的教師意料之外的新問題、新情況。動態生成教學策略是受多種教學和學習因素的變化而變化,比如教學環境、教學方法、學習主體等。因此,教師不同的處理方式產生的價值也具有一定的差異性,進而使課堂教學變得更加生動、動態。本文詳細闡述了初中信息技術課堂動態生成性教學策略,僅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信息技術 動態生成性 教學策略 具體分析
在新課程背景下,動態生成性教學是一種高效的、被提倡的課堂教學模式。為了提升動態生成性課堂教學質量,教師需要對教學模式進行不斷創新,加快轉變教學理念,對學生的成長與生活引起關注與重視,從而促使動態生成性教學策略在信息技術課堂的應用。由此可見,初中信息技術課堂加快與動態性生成性教學理念相結合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與教育工作質量。
一、創建良好的教學氛圍,提高動態生成性教學質量
初中信息技術課堂動態生成性教學策略可以加強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從而促進師生共同發展。只有初中生處于良好的、民主的、和諧的、平等的學習氛圍和學習環境中才能主動、積極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意見,才能積極主動的去探索知識,樹立學習的信心。在和諧的、良好的學習氛圍中,初中信息技術教師要重點培養學生的兩種意識,幫助生成性教學模式有效展開[1]。首先,要注重對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初中信息技術教師要抓住學生好奇的特點,鼓勵學生在學習中經常提出質疑,并且帶著問題去聽課和學習。其次,要重點培養學生的協作意識。初中信息技術教師要認識到學生間互動的重要性,給予學生更多的發言機會,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引導學生在合作學習中謀發展。教師在實際的教學課堂中,要培養學生的協作意識,從其他學生的發言中學習到新的知識,努力得到其他同學的支持和幫助。
二、實施彈性教案,為動態生成性課堂教學奠定基礎
在彈性教學方案設計過程中,初中信息技術教師要為學生提供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去學習,為動態生成性課堂教學提供良好的條件。同時初中信息技術教師要做好課前預設工作,正視課堂生成和課堂中出現的新問題。在具體教學方案的實施中,初中信息技術教師不僅要做好課前預設工作,而且也要對課堂教學內容進行合理安排,保證教學課堂可以順利進行[2]。在實際課堂教學中,初中信息技術教師要沿著課前預設開展工作,以彈性方案為中心,積極倡導和實施彈性教案,為動態生成性課堂教學順利進行奠定良好的基礎和前提。
在彈性教案具體實施過程中,初中信息技術教師不要拘泥于教材,也不要拘泥于提前設置好的教學內容。與其它學科相比,初中信息技術學科知識對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有更高的要求,由于知識的更新速度較快,學生必須要具備較強的實踐能力與操作能力才能更好的學習相關知識。大部分初中生在課余時間對信息技術有一定的了解,因此在實際課堂學習中會對初中信息技術教師講解的知識有一定的認知和了解。因此,教師在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需要不斷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能力,幫助學生拓展學習空間,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形成良好的課堂生成。初中信息技術教師要根據課堂實際教學情況來實施彈性教案,進而進一步優化和調整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幫助學生拓寬學習知識的渠道,激發學生的學習潛力,幫助學生掌握更豐富的信息技術相關知識。例如,在學習《加工圖片素材》時,首先初中信息技術教師要進行合理的課堂導入,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充分激發學生的想象力與創造力。在課堂教學中,部分學生對圖片加工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這時初中信息技術教師要為學生提供更多的生成空間和生成時間。
初中信息技術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為學生提供更多合作交流的空間。信息技術課堂不僅是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知識的平臺,而且也是學生合作學習和交流的重要場所。在彈性教案實施中,教師要樹立學生主體學習地位,提升課堂教學的真實性,為學生創造性的培養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例如,教師在講到《完善演示文稿》一課時,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比賽,學生可以通過比賽提升小組之間的合作意識。將班級中的學生分為若干個合作學習小組,小組成員分別承擔著不同的工作職責,他們需要積極的合作和共同的努力完成教師布置的教學任務,進而取得比賽的勝利。在合作學習中,小組成員之間需要相互幫助、相互指點,充分調動學生在課堂上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學生可以在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中提高對信息技術相關知識的學習能力,從而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促進共同進步。除此之外,初中信息技術教師要為學生個性差異提供足夠的空間。不同的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理解程度不同,其主要原因是學生的實踐能力、生活經驗和理解能力不同,因此會產生不同的學習思維,初中信息技術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化差異,順應著學生學習和發展。
三、初中信息技術教師要不斷豐富自身的專業知識,提升專業素養
教師在組織初中信息技術動態生成性教學過程中,需要及時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掌握情況,學習知識后的體驗和感受,它具有不可預測性、偶然性,因此會給初中信息技術教師的工作帶來一定的挑戰[3]。為此初中信息技術教師要不斷豐富自身的專業知識,提高教學水平,有效解決實際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保持動態性教學流程的科學性,進而提高初中信息技術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在實際教學中經常會出現各種意想不到的問題,這時教師需要正視生成性的問題,用較高的智慧化解問題。
結語
綜上所述,初中信息技術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樹立正確的動態生成性教學理念,以學生為教學中心展開教學,重視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能力,從而有效整合教學資源,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權芳蕊.初中信息技術課堂動態生成性教學策略研究[J].中學教學參考,2017(24):87.
[2]湯懷忠.初中信息技術課堂動態生成性資源的把握與利用[J].教育研究與評論:技術教育,2017(6):79-80.
[3]高玉珠,戴心來,宮云鳳.探析初中信息技術課堂生成性教學的構建策略[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9(2):18-20.
(作者單位:白銀市育才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