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英 彭心怡
〔摘 要〕我國目前的環境狀況不甚理想,各類污染問題頻發,包袋在生產制造過程中同樣對環境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基于各類環境問題的出現,筆者以環保作為設計理念,著重對包袋設計過程中材料的選擇進行了重新思考,并且在實踐中從實用型包袋的結構和材料方面進行創新研究。
〔關鍵詞〕包袋;創新設計;實用型;牛皮紙;綠色發展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不斷深入,生態文明建設地位和作用日益凸顯。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大計,走向生態文明新時代,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內容。習近平總書記在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發表演講并回答學生們提出的問題,在談到環境保護問題時他指出:“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動形象地表達了黨和政府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鮮明態度和堅定決心。改善環境質量,補齊生態環保短板,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在這樣一個時代背景下,要求設計師在追求創新設計的同時也應該考慮用怎樣的方法來引導一個綠色發展理念的設計。
一、實用型包袋設計的要素
包袋作為最古老的物品之一,是伴隨著人類誕生和社會的變化而發展起來的。最早的包袋主要是利用天然的獸皮制作而成。隨著骨針的出現,使包袋的縫制更為精致,并且在造型結構上也更加多樣化。當人類紡織業發展擴大后,包袋的材料也隨之多樣化,除了皮革材料,各種材料包袋層出不窮,如Burberry的麻質包袋、Prada的尼龍包袋和三宅一生的聚酯包,其功能也從單一的實用性發展到實用性與裝飾性相結合。
根據包袋產品的設計風格與用途,不同的包袋款式結構和材料的選用都是不同的,例如,日常生活用包的結構一般采用半硬或軟體造型,選用質感柔軟的材料,以充分體現自然的風格;而時裝包的造型一般采用硬體造型,選用利于塑形的材料,并且與時裝風格一致。在實際設計中,首先要根據設計理念完成作品的款式造型設計及材料的選用,再進行下一步的結構分析和部件結構制圖工作。
在現今的包袋設計中,包袋的實用性與結構相關,因此在各種時尚夸張的包袋設計中,對包袋結構的關注成為每位設計師的設計焦點。包袋在功能上的實用性除了與結構有關以外,還與包袋的材料緊密關聯。大多數消費者都希望自己的包袋在使用壽命方面能表現得更加優異,特別是那些購買了高價位奢侈品包袋的消費者,那么材料上的耐用性成為設計師的又一個關注點。再者,包袋的容量以及承重能力也是部分消費者的重要需求。也就是說,包袋在設計過程中的實用性特征主要表現在它的結構、材料、容量以及承重能力這四個要素上。
二、對綠色發展設計理念的理解
綠色發展是以人與自然和諧為價值取向,以綠色低碳循環為主要原則,以生態文明建設為基本抓手,在傳統發展基礎上的一種模式創新,是建立在生態環境容量和資源承載力的約束條件下,將環境保護作為實現可持續發展重要支柱的一種新型發展模式。對于設計而言,綠色發展設計理念就要求設計師重新審視現代設計,在設計階段就以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為宗旨,將環境因素和預防污染的措施納入產品設計之中。在設計、生產和使用過程中,不僅要減少物質和能源的消耗,減少有害物質的排放,而且要使產品及部件能夠方便分類回收并再生循環或重新利用,強調保護自然生態,充分利用資源,以人為本,善待環境。
因此,一個從全方位貫徹綠色發展理念設計的產品設計內容應該包括綠色材料的選擇設計、綠色制造過程的設計、產品可回收性的設計、產品可拆卸性的設計、綠色包裝設計、綠色物流的設計、綠色服務的設計、綠色回收利用的設計等。在綠色發展理念設計中,從產品材料的選擇開始就要考慮資源的消耗和對環境的影響,以尋求和采用盡可能合理和優化的結構和方案,將資源消耗和環境負影響降到最低。
三、牛皮紙材料在綠色包袋中的創新設計實踐
說到包袋材料,我們想到的大多是由各類皮革制成的包包。現在市面上常見的包袋材料大概有以下幾種:真皮、牛皮、人造革、PU。真皮是所有天然皮革的統稱,是使用動物的皮毛經過特殊加工處理的。牛皮分頭層皮與二層皮,它的粒面細致,皮層厚,強度高(如圖1所示)。人造革是最早發明用于代替皮質面料的代用品,它是用PVC加增塑劑和其他的助劑壓延復合在布上制成。PU是一種人造的合成材料,具有真皮的質感,結實耐用(如圖2所示)。在這些材料光鮮亮麗的背后,實際存在著許多隱憂。例如,在生產中,由于使用大量的皮革作為制作包袋的材料,對環境造成的污染是巨大的。所幸,市面上已有部分科技公司和時裝品牌在環保問題上有所作為,對環保材料在設計中的運用做出了實踐(如圖3、圖4所示)。
在此次設計實踐中,主要圍繞包袋設計的實用性與綠色發展理念之間進行思考,旨在設計制作出兼具實用、審美的綠色包袋作品。在實用型包袋的結構設計方面,作品從容量的角度考慮了三款造型,包括:矩形外輪廓加拱形手柄帶,具有強大收納功能的開放式軟體造型手提包;倒梯形結構,體量小巧的封閉式硬體造型馬鞍包;矩形扁平結構的半硬錢包。三款實用型包袋的造型設計雖然容量大小規格不一,但是根據使用的場合不同,有著不同的功能特征。
在材料的選擇上,經過反復試驗,最終均使用了既符合綠色發展理念,又能夠很好實現造型設計的普通牛皮紙和水洗牛皮紙。通過調查研究發現,牛皮紙在當今由皮革類材料主宰的包袋材料市場中會是一個嶄新又獨特的存在。牛皮紙柔韌結實,耐破度高,能承受較大拉力和壓力不破裂,而且牛皮紙自然的褐色會使包袋看起來溫馨、懷舊,正好符合當下時尚界的審美。隨著包袋使用時間的增加,牛皮紙材料會變得更加柔軟,更加服帖,且會出現皮革般的紋理,像人的皺紋一樣,蒼老而有韻味,記錄著每個使用者的歲月痕跡。另外,相比皮革類的包袋,牛皮紙材料的包袋價格也會更為親民。因此,更廣泛消費者都能通過購買和使用牛皮紙材料的包袋來滿足日常生活的需求和審美需求,同時也能將對環境保護的價值觀更好地融入生活中。
在具體制作實踐中,第一款手提包雖選用的是普通牛皮紙作為包袋的主體材料,但是,考慮到普通牛皮紙的單獨承重性有所欠缺,所以采用了防水防光的特殊面料作為襯里。同時,為了能讓肩帶承擔起整個包體承重的任務,選用了植鞣革作為肩帶材料。植鞣革是用栲膠作為主要鞣劑鞣制而成的植鞣皮革,它的各項測試指標都已經達到了國際衛生組織的標準,既不會對環境造成污染,又不會對人體皮膚和健康造成傷害。包身和肩帶的連接件選用了黃銅螺絲釘,裝釘后穩固且與包的整體造型風格十分和諧,并且牛皮紙的“柔韌”與黃銅螺絲釘的“堅硬”形成了視覺上的對比,產生美感(如圖5所示)。
通過第一款包袋的實踐,確定了設計觀念的可行性,同時在綠色材料的選擇上又有了更深入的思考。由于普通牛皮紙受潮后水分進入纖維,與纖維的空隙撐大了間距,吸水部分就會膨脹起來。所以,普通牛皮紙制成的包袋不適宜在大雨的天氣使用。在第二款包袋實踐中選擇了防水和耐磨性能更優異的水洗牛皮紙材料,解決了以普通牛皮紙為材料的包身受潮膨脹的問題。此外,由于水洗牛皮紙材料的承重能力和強韌度更勝一籌,在襯里的處理上采用直接對水洗牛皮紙進行縫制的方式。整個包袋主要由前面皮、后面皮、包蓋、包底組成,肩帶繼續選用植鞣革材料,使用黃銅螺絲釘連接肩帶與包身,延續包袋承重的任務(如圖6所示)。
第三款扁平半硬錢包的材料繼續選用更加耐磨且具防水性的水洗牛皮紙。錢包整體工藝上同樣采用手工縫制。不同之處在于,在包身兩側的承裝空間的基礎上,增加了一個可拆卸的零錢袋設計,并且用磁扣來增加產品使用的靈活性和實用性(如圖7所示)。
四、對綠色發展理念設計的再思考
在圍繞綠色發展理念進行實用型包袋創新設計實踐過程中,材料的環保性始終貫徹設計始終,打破了使用高新面料的慣例,尋覓到一種既容易得到,又易于塑形的牛皮紙材料。因此,在實踐成品上,貼上了被撕毀的標簽作為裝飾。與其說是裝飾,不如說它代表著一種思想:在我國箱包行業日趨成熟的今天,我們是否可以從千篇一律的大眾化材料中跳脫出來,搜尋到更加符合綠色發展理念卻又不失實用性的設計。撕毀的標簽不僅是一種設計理念的表達形式,更是對消費者眼中包袋材料的刻板印象的打破。這種嘗試有可能成為流行先驅,雖一時不會被所有消費者所接受,但也是實現綠色發展理念的一種引導。
(責任編輯:楊建)
參考文獻:
[1]史海亮.淺談包袋設計[J].藝術教育,2006(08):123-123.
[2]徐玉梅.淺談天然材料在包袋中的設計應用[J].大眾科技,2010(10):141-175.
[3]黃娟.可持續設計觀在包袋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藝術科技,2015(04):11-12.
[4]王立新.箱包設計與制作工藝[M]. 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5.
[5]胡偉專,宋治國.結構與加工工藝對紙材料的影響[J].設計,2018(05):30-31.
[6]張璐.新生“袋”環保主題的空間視覺化研究[J].設計,2018(13):144-145.
[7]高月霞.基于可持續設計理念的時尚包袋設計研究[D].北京:北京服裝學院,2018.
[人才項目]本文系2019年江蘇省高校“青藍工程”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