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波
摘要:說起民歌我們都會聯想很多的地方民歌,它們的風格和特點都不相同,比如南方的民歌溫婉動聽、細膩抒情,北方的民歌則是燎亮悠揚、豪放寬廣。民族唱法是我國各族人民遵照平時的生活習俗所創造出來的一種演唱風格,它可以分為少數民族歌曲演唱和漢族歌曲演唱。民族唱法包含了說唱、戲劇、戲曲、民間歌曲和民族新唱法等多種唱法,其中的民族新唱法既吸取過去中國民族唱法的精華,又結合了美聲唱法的發聲技巧,所演唱出來的聲音不僅有傳統民歌的質樸、優美,還有美聲唱法的音域寬廣。
關鍵詞:民族唱法;特點;換聲
中圖分類號:J6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20)27-0083-01
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0.27.055
一、前言
聲區是客觀存在的,當我們在演唱到某個音遇到困難時,必須要通過調節之前演唱的技巧和演唱的狀態才有辦法繼續唱更高的音,這個就是俗稱的換聲區域,換聲區一般是指演唱感到困難的音域,其中的一個音是尤為重要的,這個音就是我們所說的換聲點。管林在《論聲樂訓練》中指出“換聲點是在演唱中,或者發聲的聯系中,唱到一定的音高時,聲音突然變得纖細,變得音色發暗;或者聲音不容易唱出了,好像遇到了一個“坎”,這種現象,習慣地稱它為——“換聲點”。”
二、民族唱法中換聲區劃分
聲區和音域是從事聲樂的人員經常提起的一個問題,由于每個人先天的嗓音條件不同,所以演唱者在聲區中換聲點的位置也各有不同,但是不管演唱者的音域高低,都會在唱到某一個音的時候音色突然轉變。
我國著名聲樂演唱家、教育家周曉燕認為:“換聲區是由中聲區向高聲區過渡的一個“引橋”,是屬于“具有過渡特性”的特殊聲區,是解決各個聲區能平穩連接和聲樂演唱的重要音區。”女高音的換聲的位置在中聲區內完成,劃分為:從小字一組的降b一直到小字二組的升f,都可歸類為換聲區的范圍之內。因為每個人的先天條件不同,所以“換聲點”的位置也各有不同,如在演唱小字二組的e時音色會突然改變,演唱高聲區時會出現困難所以小字二組的e是的換聲點。在練習時,不要只盲目的練習高聲區,唱好中、低聲區是演唱高聲區的前提。從中聲區唱到高聲區要逐漸的變換手段,要沒有任何痕跡的過渡過去,在轉換時演唱者自身會感覺身體內部機能的狀態發生變換,但是聽的人會覺得演唱者是沒有任何痕跡的、聲音上下統一,保持相同的力度,相同的音量,相同的音色一直平穩的唱到高聲區。
三、民族唱法中“真”、“假”聲演唱方法
關于“真”、“假”聲的界定:“所謂‘真聲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真嗓、大本嗓,它所發出的聲音扎實有力、質樸淳厚,沒有虛浮的感覺,一般是中、低聲區較自然的發聲方式。
1.??? 真聲演唱方法。從上面的音樂教育家提出的理論可以看出“真聲”就是接近我們口常說話的時候所發出的聲音,俗稱大本嗓或者真嗓。真聲的聲區一般是低聲區和中聲區的一部分,它也叫自然聲區,是比較容易唱的聲區,在這個聲區內,女高音有一段聲音是最自如、最自然的,聲音色彩比較濃厚,它本身的音質比較多的。真聲在發聲和演唱時主要運用的是胸腔共鳴,聲帶在發聲時體積占用的范圍大,聲帶需要拉長,振動的頻率低、張力很大,呼吸一般都采用胸部較淺的呼吸方法,兩側的肋骨向外擴張,胸部向前向上挺起,由腹部輸送氣息送上來,經過喉部之后,唱到上AA。一般真聲在民族唱法的音域不到一個八度,約從小字一組的C到小字一組的a,這個自然聲區的感覺接近說話。它的聲音不用經過特別訓練都可以達到,只是音質好壞有所不同,只要做到喉部基本上穩定,聲音沒有顫抖,喉嚨打開,聲音唱的順,身體沒有負擔,真聲的演唱技巧就比較科學了。但是如果不經過身體內部機能的調整再往上繼續演唱就會出現困難。
運用“真聲”演唱的歌唱家中最具代表的是我國著名歌唱家郭蘭英,她的代表作有《繡金匾》、《我的祖國》、《南泥灣》,歌劇《白毛女》、《小二黑結婚》等。她的演唱質樸,嗓音明亮結實,吐字清晰,具有很濃厚的中國民族歌曲演唱的特色,深受當時億萬中國人民的喜愛。她所演唱的《一道道水來一道道山》G調,最高音到小字二組的g;《清粼粼的水來藍瑩瑩的天》G調,最高音到小字二組的g。可以看出單用“真聲”的演唱對選曲方面會有很大的局限性。
2.??? 假聲演唱方法。假聲就像我們打著哈欠跟人說話的聲音,我們通常說“小嗓”或者“假嗓”,他在平時生活中出現的頻率不多,在演唱高音時假聲運用的頻率很高。假聲的特點是占用聲帶發聲體積的范圍很小、聲帶縮小、感覺聲帶被氣吹開、振動頻率高,張力有限、聲音有彈性、歌唱的位置高。但是假聲的運用難度很大,特別是女高音,中、低聲區唱的比較響亮,但是到了高聲區聲音就容易躲,很容易出現聲音發虛、音量不大的現象。這就是“真聲”和“假聲”的優點和缺點,同時也可以看出單純的用任何一種聲音,在中、低聲區向高聲區轉換時,都會出現“坎兒”,對民族聲樂的演唱造成困擾,所以要想使民族唱法的音域能更加的開闊,就要使用“真聲”和“假聲”結合的一種混聲演唱。這就要有很科學的發聲技巧來協調真假聲的比例,演唱換聲點時提前做好準備,一點一點的把聲音沒有痕跡的逐步帶過去。
四、結語
綜上所述,產生換聲現象的原因也可以理解為是當演唱到一定音高時,自然音域達到極限時,聲帶的振動頻率失調,沒有得到呼吸及身體內部機能和共鳴腔體的相互協調,所以在演唱時就會產生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