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晶晶
摘 要: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快速發展,信息技術對小學語文教學的影響與日俱增,小學語文教學的方式也因此有了較大的改變,網絡信息技術作為新型的教學媒介進入了人們的視野。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口語交際與習作教學一直以來都是語文教學中的重中之重。隨著信息技術的使用,使得語文教師在課堂上能更好地組織口語交際與習作教學,學生感覺新奇、有意思,有了全新的學習體驗,從而大大提高了學生習作的興趣和主動性,不知不覺中提高了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和習作能力,進而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養,達到了習作課的教學目標。
關鍵詞:語文教學;信息技術;習作教學;口語交際
口語交際是現代公民的必備能力,寫作能力是人的情感表達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下,語文教師應當科學合理地運用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進行口語交際與習作教學,先“說”再“寫”,進而以“說”促“寫”。通過信息技術可以讓學生盡情體驗口語交際與寫作的快樂,激發學生觀察、表達、思維的潛能,給學生更多探索世界奧秘的機會,從而提高學生語言與寫作的能力,從而讓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和習作能力得到同步提高。
一、小學語文口語交際與習作教學的現狀
口語交際能力是現代公民的必備能力。在語文教學中應培養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使學生具有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流的素養。但是,現在的學生口語交際能力不高。如回答問題時不能說出完整的一句話,甚至答非所問,內心怕老師叫他回答問題或發表意見,擔心說不好同學笑話他。而習作教學中,由于小學階段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積累不足,而素材又是來源于生活,這就導致學生習作水平不高。缺乏知識積累和生活感受,作文中也就顯得空洞,缺少感情流露??谡Z交際和習作教學一直都是困擾教師的教學難題,問題急需解決。
二、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口語交際與習作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1.巧用信息技術創設口語交際與習作情境
從教學實踐的現狀來看,寫話與習作教學的實施途徑主要是課堂教學。但現在的小學生缺乏觀察外界的機會,缺少真切的生活經驗和生活感受,而寫話與習作的素材往往來源于我們的生活,來源于對實踐活動的自我體驗、自我感受。教學情境能更好地啟發學生的想象力、思維。因此在學習《老鼠和大象》一課中,利用文中描寫老鼠和大象樣子的句子進行小練筆。從這些句子中積累詞語“灰溜溜”“胖胖的”“笨重”……讓學生來當小作家,學著課文中的句子來寫動物。教師在這里創設“動物”的情境,引導學生去觀察小鳥、鴨子、小兔子、山羊、馬、獅子,讓學生利用前面的詞語說一說這些動物的樣子和特點,這樣學生能夠把前面的詞語被學生內化積累,而且在表達時還加上了自己的想象。
2.巧用信息技術加強說與寫訓練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巧妙地運用多媒體技術,營造學生日常生活中的場景,在場景中訓練學生的“說”與“寫”,促進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和習作水平的提升。因此,在進行看圖寫話《猴子》這節課時,要求學生能仔細觀察動物園猴山上的猴子的動作、表情,并按一定的順序寫幾句話。于是,我運用多媒體技術,創設在動物園中參觀游玩的情境,在輕松、快樂的音樂聲中,帶領學生參觀動物園里各種可愛的動物,之后,有選擇地播放一些猴子活動的畫面“猴子吃桃子”“猴媽媽幫猴寶寶撓癢癢”“猴子打鬧”等,讓學生利用多媒體觀察猴子的動作、表情,最后定格在《猴子》這幅圖片?!皥D”是寫話的主要憑借,但“圖”是靜止的、平面的,視頻片段化靜為動,化平面為立體,不只豐富了“圖”的內容,更喚醒了學生成為“圖”中人物的角色意識,激發了學生的想象力,為后面的說、寫奠定了基礎。教師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如小猴子是怎樣吃桃子的,學生通過表達,加深了對猴子動作、表情的了解,之后的寫話與習作也就容易多了,真實多了。“想好”了才能“說好”,“說好”了才能“寫好”,這是寫話教學、習作教學的“鐵律”。
3.巧用信息技術,以“讀”引“寫”
在日常教學中,引導學生在閱讀中學習文本的寫作方法,提高寫作水平。教師可利用信息技術,在網絡平臺發布讀書資源。學生利用網絡平臺閱讀書籍,同時做好讀書筆記。在平臺上還發布自己的讀書感受和體會,和同學分享自己喜歡的圖書以及積累的好詞好句。教師每周在平臺中評選出讀書小能手,每一到兩個月組織學生進行一次網絡作文競賽,設立獎勵機制對寫得好、有進步的學生獎勵他們感興趣的圖書,激發學生閱讀和習作的興趣和積極性。通過網絡作文競賽,學生把自己的作品發布在平臺上供其他同學閱讀學習,其他同學閱讀完也能對作品進行評論,寫下自己的感受,也可以對作品提出修改意見。在這個過程中,所有學生不僅提高了自己的閱讀水平、寫作能力,而且修改能力也有所提升;不僅學習到了其他同學的長處,激發了寫作的興趣,而且在別人的點評中也知道了自己的不足。
三、結束語
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為小學語文教學,特別是口語交際與習作教學提供了輔助作用,對于語文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和習作能力的核心素養提升顯著,在未來的語文教學中,信息技術無處不在。
注:本文系江西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9年度課題《基于核心素養下的小學語文低年級口語交際有效教學的行動研究——以部編版教材為例》(課題編號:19PTYB095)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