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紅梅
摘 要:小學體驗式教學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教師讓學生通過各種體驗掌握知識的過程,并且在實踐中利用知識可以自我充實的教學方式。通過體驗式教學,能讓學生對學習充滿期待,特別是像數學這樣的科目,體驗式教學可以讓學生感覺學數學是快樂的,增添學生學習數學的樂趣,在一定程度上還啟發學生注重生活中的實踐,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印象。體驗式教學改變以往教學中以教師為主體的形式,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增加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在體驗式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設置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小組交流共同解決問題、動手操作讓知識理解更深刻三個方面進行研究。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體驗式教學;研究
以往教師“填鴨式”的教學,對于小學生來說,課堂是相當枯燥的,沒有興趣學習。失去了學習興趣,學生也就失去了學習的動力,沒有了動力的課堂效率也會低下,學習成績也會下降。所以以教師為主的教學已經不適應小學生的發展,因為小學生活潑好動,好奇心強,教師應充分利用小學生的這些特點,創造合適的環境,幫助學生學習,取得學習的效果,那么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進行體驗式的教學呢?本文將從設置情境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小組交流共同解決問題、動手操作讓知識理解更深刻三個方面研究小學數學課堂的體驗式教學。
一、設置情境,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小學生由于自控力差,往往注意力不集中,在課堂容易走神,錯過教師對知識點的講解,導致學習跟不上,成績下降。如何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就成為教師要考慮的問題,抓住學生注意力常常要從學生心理特點入手。小學生由于年齡小,不成熟,他們感興趣的東西往往是動畫片、游戲之類。利用這個特點教師可以設置一些情境,在情境中將數學的知識融入,不僅讓整個課堂氣氛變得活躍,還能從中讓學生的思維變得活躍,讓獲取知識變得簡單。比如鍛煉學生的口算能力,教師可以提前將學生分為四組,每組人數相同或相差不大,然后利用多媒體設備讓屏幕出現大家都喜歡的一個卡通人物——阿凡提,阿凡提有四組口算題,先讓一組抽取試題,每組同學以接龍的方式回答問題,教師用秒表記錄時間,看看哪組答題都正確后用時最短,勝利的一方教師還可以給一個小小的獎勵,如給獲勝一組發一套卡通圖片。這樣以游戲的做法,在有趣味性的同時也訓練了學生口算的反應能力,教師最后一個小小的獎勵,不僅褒獎了獲勝組,也激勵了其他組為了獲取教師的獎勵,也會付出更大的努力,更快、更好地去掌握知識。
二、進行小組交流,通過討論讓學生自主解決問題
傳統教學中,碰到一些不容易解決的問題,都是教師在黑板上講,學生在臺下聽,教師一字一句將問題的每個難點都講清楚,雖然教師講得很清晰,但這是教師主動把解答的過程傳授給學生,而學生是被動地接受,沒有一個主動思考的過程,導致記憶不深,理解不透。如果教師將學生分好小組,把問題拋給小組去解決,學生通過集體智慧,將問題逐步解決,對知識加深了印象,也加強了知識的運用,并且在解決后也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比如解決應用題中的相遇問題,有兩輛汽車,一輛快車,一輛慢車,相向而行,快車每小時55千米,慢車每小時45千米,一共3000千米,相遇后快車比慢車多走了多少?這道題交給學生后,小組就會討論設什么為未知量,是設多走的路程還是時間,經過小組之間的討論得到直接設多走的路程并不容易解答,而設行走時間為未知數反而有利于問題的解答,通過學生自己體驗解題的過程,明白了方程中未知量的設法,對方程求解過程也有了一定的掌握。
三、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將知識理解得更為深刻
一些小學的數學問題,僅靠講還是不能讓學生接受、理解知識的,要利用簡單的數形結合思想。教師利用演示的方法,對問題形象地表達,從而降低學生理解的難度,達到學生對知識的掌握。但是教師把演示的過程交給學生自己來體驗,學生自己通過動手操作,在解決問題的同時,對知識的掌握也更加深刻,運用知識也會更加自如。比如,在學圖形時,可以提前讓學生準備好火柴棍,讓學生嘗試著擺一下正方形,學生通過擺放,對正方形有4條邊的記憶就會更清楚,然后讓學生連續擺放兩個正方形,在沒有擺放之前學生會認為一個正方形有4條邊,兩個正方形就是4+4=8,擺放兩個正方形需要8根火柴棍,通過親自體驗操作,發現連續擺放正方形時,兩個正方形之間有一條邊是共用的,需要7根火柴棍就能完成,學生掌握其中的奧秘后,在做題中對圖形的問題也會格外注意,這樣教師也達到了教學的目的。
總之,在小學數學課堂上,如何讓體驗式教學發揮出更大的作用,還需要各位小學數學教師多思考,多用心,多想辦法,力爭讓體驗式教學發揮出更大的效果,不僅讓學生了解知識,掌握知識,也讓學生在以后的學習中有堅實的基礎,為學習難度更大、邏輯更強的知識做鋪墊。作為小學數學教師為了自己學生學得更好,也要竭盡全力上好每一堂數學課。
參考文獻:
[1]郭琦.淺談小學數學課堂體驗式教學法的實踐應用[J].讀寫算,2018(15):63.
[2]寧秀文.淺探小學數學教學中體驗式教學法的運用[J].新課程(小學),2017(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