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悅
摘?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制度建設是發(fā)揮黨的制度優(yōu)勢、激發(fā)制度效能,保持黨的先進性、純潔性和生機活力的重要舉措,對于進一步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制度建設?國家治理
一、“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科學內涵
(一)“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是唯物史觀的有力實踐
人民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是社會變革的決定性力量。“事業(yè)發(fā)展永無止境,唯有不忘初心,方可贏得民心、贏得時代,方可善作善成、一往無前。”只有堅定初心使命,用好人民這個力量源泉,才能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國夢的磅礴力量,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行穩(wěn)致遠。
(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是黨內政治文化的核心要素
政治文化是“被內化于該社會成員的認知、情感和評價之中的政治體系”。黨內政治文化是黨在長期政治實踐中形成的政治心理、政治價值觀、政治傾向和政治思想等要素構成的有機整體,是政黨信仰和宗旨的體現。黨內政治文化“不僅僅著眼于描述政治、解釋政治,更致力于影響政治、塑造政治”,初心使命是黨的價值導向和精神內核,對規(guī)范指導黨組織和個體黨員的價值取向和行為方式有著決定性作用。
二、建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制度的內在邏輯
(一)建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制度是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
“觀念的轉變和人類意志的力量,塑造了今天的世界”,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執(zhí)政戰(zhàn)略的重大轉型,需要切實提高廣大黨員的黨性修養(yǎng),提升履責盡責、落實工作本領,不斷提高黨治國理政能力。建立和完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制度,是全面加強黨的建設的重要抓手,必將打牢思想根基,進一步凝聚思想共識、增強干事創(chuàng)業(yè)擔當、增強能干事會干事干成事的本領,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不竭的動力。
(三)建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制度是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必然要求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思想建黨、理論強黨、制度管黨的重要舉措,是提升黨的執(zhí)政能力、凝聚戰(zhàn)斗力的實踐需求。不斷完善健全黨的制度體系,黨才會更加堅強有力,帶領中國人民應對和戰(zhàn)勝各種風險和挑戰(zhàn),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
三、建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制度的實踐路徑
(一)建立健全理論學習制度
圍繞讀原著、學原文、悟道理要求,創(chuàng)新學習方法,采取集中學習、重點輔導、專項研討、專門座談、專題調研等多種形式,將學習與工作實踐相銜接,增強學習針對性、實效性和感染力。加大對黨校、黨性教育基地、紅色教育基地、黨史館建設支持力度,發(fā)揮楊靖宇烈士陵園、抗聯(lián)遺址教育基地作用,開發(fā)抗聯(lián)紅色旅游帶,賦予抗聯(lián)精神新的時代內涵;推動四平戰(zhàn)役紀念館提質升級,傳承和弘揚革命精神;打造偽滿皇宮博物院教育樣板,發(fā)揚東北和全國人民不屈不撓的抗日精神,打造紅色教育模式,為學習教育提供優(yōu)質培訓基地。
(二)建立健全為民服務制度
聚焦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充分發(fā)揮人民的主體地位,建立為民服務責任制度、為民服務承諾制度、為民服務工作制度、為民服務監(jiān)督制度、為民服務反思制度,并將每一項制度進一步細化為群眾及時辦事制度、聯(lián)系群眾服務點制度、服務群眾預約制度、黨員社區(qū)服務站制度、黨員服務示范崗制度等,構建和完善為民服務制度體系,以為民謀利、為民盡責的實際成效取信于民。
(三)建立健全黨風廉政制度
黨的作風建設關系到黨的人民群眾的支持問題,黨的廉潔自律關系到領導干部的基本形象。 要建立健全廉潔自律制度,教育引導黨員干部保持務實、誠實、廉潔的政治品質,自覺與特權思想和特權行為進行徹底斗爭,清廉、廉潔、誠實。進一步完善作風廉政制度,引導和督促領導干部要常掃思想之“灰塵”,牢守中央八項規(guī)定,嚴守黨章黨規(guī)黨紀,主動接受監(jiān)督,完善自我監(jiān)督,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優(yōu)良作風和廉潔操守。
(四)建立健全監(jiān)督激勵制度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制度的落實,需要有監(jiān)督機制來強化執(zhí)行力、約束力,同時還要有激勵機制來激發(fā)內在活力。要建立得過且過、懶政怠政的懲罰制度。要建立健全容錯糾錯機制,寬容在改革創(chuàng)新中出現的失誤,旗幟鮮明地為那些敢于擔當、踏實做事、不謀私利的干部撐腰鼓勁。要建立完善督導組巡回監(jiān)督制度,對“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制度的執(zhí)行,深入基層明察暗訪,查找問題,監(jiān)督糾正,發(fā)揮巡視監(jiān)督利器作用。
帶領廣大群眾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重要意義,必須在實踐中不斷探索、不斷完善,推動這一重要制度扎實落地、落到位。
參考文獻
[1]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毛澤東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