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珊
【摘?? 要】 文章在分析農村電商運營人才的基本現狀與需求的基礎上,設計有針對性的、系統性的“校企村”協同農村電商人才培養體系,滿足農村電商發展的迫切需求,助力鄉村振興。
【關鍵詞】 農村;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校企村協同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2096-1073(2020)11-0069-70
[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mand of rural e-commerce operation talents, this paper designs a targeted and systematic "school-enterprise-village" cooperative training system for rural e-commerce talents to meet the urgent demand of rural e-commerce development, rural revitalization.
[Key words] rural areas; e-commerce; personnel training; school-enterprise-village coordination
伴隨著農村經濟的不斷發展,網購逐漸融入到家家戶戶的生活中,新媒體平臺在農村地區的活躍用戶逐漸增多,人們可以足不出戶購買到心儀的產品,直播平臺帶貨流量大、門檻低隱藏巨大的商機,而如何將農產品通過電商渠道銷售出去,使農村的產、供、銷更好的與線上銷售平臺結合,成為制約農村電商發展的關鍵因素,而與之對應的農村電子商務人才培養顯得極為重要。
1? 農村電商運營人才現狀與需求
1.1? 現狀分析
現階段特色電商小鎮的打造,急缺網店運營、美工、帶貨直播等專業人員。很多農村地區的特色農產品想線上平臺銷售,農民們卻不會操作,導致農產品滯銷、積壓,造成經濟損失。針對以上問題,需要一大批熟悉農村電商運營的專業人員進行規劃設計和操作管理。
由于農村條件艱苦,現有電商運營專業人員不愿意到農村工作,農村現有電商運營人員能力素質不足,這是導致農村電商人員缺失的兩大主要原因。這對農村電商人才的培養帶來新的機遇與挑戰,各高職院校要適時抓住機遇,構建農村電商運營人才培養體系,滿足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需要。
1.2? 農村電商運營人才培養體系構建意義
農村電商運營人才培養體系的構建,有利于幫助農民學習電商銷售的知識及技能,在農村貧困地區體現的尤為明顯,有助于電商扶貧助農。高職院校電商專業生源有一半約來自農村,通過構建農村電商運營人才培養體系,有利于農村提供更多就業崗位,增加大學生創業機會,緩解就業難的壓力。
2? 農村電商運營人才培養需求層次分析
農村電商運營人才培養包含網店運營、美工、客服、物流等基層操作人才及選品、數據分析等高層管理人才。
基層操作人才主要負責網店運營的各個實操環節,要求他們具有專業的理論知識和實操水平,熟悉當地農產品電商發展的護體情況,結合農產品實際特征,掌握農產品電商運營方法,保證農村電子商務的運營與發展。
高層管理人才需要掌握數據挖掘分析等更為廣博的知識、豐富的經驗和與時俱進的學習能力。能夠將農產品運營與新媒體平臺相結合,能夠根據各村各鎮特色設計農產品電商運營的模式,根據不同季節、市場行情、宏觀政策、當下熱點及時進行調控,保障農村電子商務平穩高速運營。
3? “校企村”農村電商人才協同培養模式構建
3.1? 模式簡介
“校內學習+企業培養+農村實踐”這種校企村協同培養機制需要由政府統籌,由高職院校、企業、農村共同實施有針對性的電商運營人才培養策略。
3.2? 角色分工
在“校企村協同”培養機制中,地方高職院校負責對農村電商運營人才專業知識進行培養。一方面,在校生通過學習電子商務基礎理論知識,掌握美工、網店運營、客服、電商物流等專業技能,理論教學與企業實訓培養相結合,為農村不斷輸入專業的電商運營人才。另一方面,可以組織在校大學生對農村學員進行一對一幫扶,將他們的知識技能源源不斷的輸入農村電商領域,實現合作共贏。
企業作為“校企村協同”培養機制的一個重要環節,承擔提供實訓崗位與響應政府號召建設農村電商站點的責任。要為高職學生提供實訓機會,使得在校學習到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具體實踐中,在企業規范化的管理和運營模式下,培養高職學生的電商運營專業能力、職業情操。對農村電商站點的建設,政府可以提供相關福利政策支持,引導有實力、愿意發展農村電商運營的電商企業完成。
“村”作為“校企村協同”培養機制的最后一環節,應當充分發揮其對農民生產及電商運營的指導作用。鎮政府和村委會在“校企村協同”農村電商培養機制中任務較為重大。一方面,村委會可以加大農村電商宣傳推廣力度,由鎮政府引進成功的農村電商創業團隊對各村進行巡回分享,讓村民更為直觀的感受電子商務可以帶來的收益。另一方面,基于農村環境的特殊性,村委會可以為農村電商運營人才的培養找尋到相關人員的幫助,包括具有農產品生產技能的人員、熟悉當地風俗習慣及特色農產品的人員、了解當地道路交通網絡的物流從業人員。
3.3? 觀念轉變
學生在高職院校學習期間,很多學生沒有意識到專業知識學習的重要性,學習態度不端正,缺乏學習熱情,出現專業知識不達標等問題。這就要求學生要加強自身的專業技能學習,鍛煉專業知識應用能力。學校需要重視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鼓勵學生走進農村,改變學生對農村地區的歧視,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工作態度,發現農村電商創業的潛力與機會。
學生家長對農村電商推廣工作的認識不正確。許多家長認為,農村條件艱苦,學生在農村就業沒有發展前途。這不僅會影響電子商務專業招生,同時影響電商專業學生的就業創業選擇。學校要加強對農村電商發展現狀及新媒體平臺運營的宣傳,要讓家長認識到在農村從事電子商務運營推廣工作的巨大發展潛力,保障電子商務專業的生源。
4? 校企村電商人才協同培養模式效果分析
由政府主導,整合學校、企業、村鎮三方資源,構建學校、企業、農村協同培養的電商人才模式,三方可對現有資源整合利用、各盡所長、各取所需,共同培養農村電商運營人才,促進農村電商的發展。
第一,有利于地方高職院校的發展。地方高職院校通過與企業、村鎮的合作,建立友好關系,能促進學生和老師專業技能的共同提高。對于高職院校來講,電子商務專業安排課程時,可以根據企業和村鎮電商發展的實際需求,對專業課程、校本課程、實訓指導等課程體系進行整合,使課程實用性更強,同時高職院校可以在合作企業進行某些實訓課程,不斷豐富教學形式,創新合作實踐,增強學生的興趣,不斷提高電商學生的專業能力。
第二,有利于促進電商企業的發展。對于合作企業的發展來講,一方面,企業與高職院校合作,可以了解該校電商專業人才的培養現狀,需要補充哪些專業技能,可以及時有效反饋給合作的院校,合作院校可根據企業的需求,針對性改變專業課程體系,有目標的進行電商人才培養。另一方面,“校村企”協同培養模式下,當地特色農產品及其高值加工品可為當地電商企業提供良好的選品,同時可對農村在職電商職工提供定期的培訓,提升員工的學習能力和專業技能水平。
第三,有利于專業技能人才的培養。學生通過在校的理論學習和企業的實踐訓練,可以找到自己較為擅長的領域。通過校企村合作,可在短時間內培養出電商專業技能較強的學生,通過進一步的選拔培養,逐步打造基層操作人員和中高層管理人員。同時,在村鎮電商實際操作過程中,會接觸到專業的電商從業人員,可以使學生的溝通交流能力得到訓練,團隊協作精神得到提升,使學生們能體驗實際工作中的艱辛與快樂,為學生今后的就業、創業、職業發展規劃奠定基礎。
第四,有效緩解農村就業問題。城鎮遷移的大背景下,從農村走出來的大學生不愿回家鄉發展,同時很多農民背井離鄉,放棄農村生活選擇到大城市謀生,卻因缺乏專業技能,進退兩難,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農村缺少優質的就業崗位、農村就業崗位薪資低。面對這一現象,大力發展農村電商,通過校企村協同培養,帶動農村學員創業就業,將當地特色農產品通過新媒體平臺等電商渠道推廣出去,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民生活質量,緩解農村就業難問題,助力鄉村振興。
第五,有利于提高地方農村電商發展水平。通過學校、企業、農村三者互相合作,在更大的范圍內、更高的層次上,培養農村電商運營人才。從而打造電商特色小鎮,促進農村地區電商品牌化、區域化、規模化發展,進一步提高地方農村電商發展整體水平,帶動地方旅游采摘業、民宿觀光業的發展。
5? 結束語
“校企村”農村電商運營人才協同培養體系的構建,積極響應“互聯網+現代農業”的時代要求,是一個惠及農村、高校、企業,促進電子商務和經濟發展的人才培養項目。本文提出了“校企村協同”培養的架構,并明確培養體系的模式、角色分工、觀念轉換和效果分析。這有利于推動電商企業、高職院校、農村電商的發展,提升電商專業人才素質、緩解農村就業問題,助力鄉村振興。
參考文獻:
[1] 趙文奇.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問題及對策研究[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6(6):86-87.
[2] 韓丹丹.村校企協同培育農村電商人才[N].中國教育報,2016-04-19(006).
[3] 劉亢,寧如.校企合作背景下農村電商人才創業能力培養研究[J].商場現代化,2017(16):38-39.
(編輯:李曉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