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樹柏
摘要:國有企業的高質量發展需要高質量的企業文化作為支撐。國有企業建設高質量的企業文化能夠提質增效、引領潮流和服務中心。國有企業高質量企業文化需要滿足凝練、到位、可辨、顯效等特征。黨的領導、員工的參與、個性的彰顯和領域的融合應成為國有企業高質量企業文化建設應予秉持的原則。國有企業在高質量企業文化建設中應做到觀摩案例、建立隊伍、縝密規劃、精細管理和持續輸出。
關鍵詞: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企業文化;支撐
當前國有企業迫切需要高質量發展,必須在經營管理的理念思路和手段措施上滿足高質量發展目標。國有企業的高質量發展必然需要高質量的企業文化作為支撐,從而構建一種良好的文化氛圍,不斷增強企業的軟實力,實現企業價值觀的持續輸出。本文主要就如何構建高質量企業文化以滿足企業高質量發展目標展開一些探討,希望能夠起到拋磚引玉之積極意義。
一、高質量企業文化的基本內涵
企業文化是企業軟實力的體現。當前我國企業已經認識到了企業文化的作用力,均已經采取措施推進企業文化建設。然而,大多數企業在企業文化建設中還停留于初級階段,如僅僅擬定幾條口號、列出幾條標語,并未真正觸及企業文化建設的核心內容,且在企業文化建設的手段措施上也較為滯后,已經難以滿足新時代企業文化建設的需求。
有鑒于此,我們必須提出“高質量企業文化”的概念。所謂高質量企業文化,是指企業文化建設理念超前、方法新穎、效果明顯,所生成的企業文化能夠有效地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向心力,提升企業軟實力和綜合競爭力,并不斷向外輸出文化價值的一種狀態。高質量企業文化的落腳點在于“高質量”,即這種企業文化在質量上較為優越,與低層次企業文化建設存在明顯的區別。
二、國有企業高質量企業文化建設的必要性
國有企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也是科研創新、服務民生和促進經濟的中堅力量。當前國有企業迫切需要建設高質量的企業文化,其必要性體現在如下方面:
一是提質增效。國有企業在企業文化建設中要追求效益最大化,不能在低質低效階段徘徊,否則會浪費大量的成本,且無法實現企業文化建設的既定目標。高質量的企業文化突出了企業文化建設的質量要求,能夠提高質量、增進效益,有助于實現企業文化的宗旨。
二是引領潮流。國有企業的企業文化建設理念和路徑應成為一種標桿,供其他企業學習模仿。國有企業必須建立一種高質量的企業文化,從而引領潮流。國有企業可以在高質量企業文化建設中融入創新元素,打造企業文化品牌,成為企業文化建設的優秀范例。
三是服務中心。高質量企業文化需要服務高質量發展。優秀的企業文化具備一種柔性的整合能力,能夠起到聚人心、強信心的積極作用。國有企業可以通過高質量的企業文化建設服務于企業的高質量發展目標。
三、國有企業高質量企業文化的主要特征
國有企業所建設的企業文化,是否符合高質量要求,可以從如下幾個特征出發進行判斷:
一是必須凝練。企業文化需要依托一定的語言載體,高質量企業文化在語言表達上必須凝練,即需要做到緊湊簡練、言簡意賅,能夠準確無誤地表達出內涵。高質量的企業文化在語言表述上切忌冗雜、拖沓,否則無法準確向受眾傳遞信息和價值觀。國有企業在高質量企業文化建設中需要不斷打磨語言,確保精準表達,避免誤解和歧義,同時以一種高度凝練的語言表達提高企業文化的傳播力和影響力。
二是必須到位。當前很多企業在企業文化建設中陷入了一種誤區,表現為追求“大而全”的企業文化體系,導致企業文化包羅萬象,但是又無法突出要旨,其結果是企業文化在內容上并不到位,導致無法給受眾留下足夠的印象。國有企業在高質量企業文化建設中必須注意內容上的到位,不宜追求“大而全”的企業文化體系,相反要建立一種“小而美”的企業文化體系,并用這種“小而美”的企業文化體系包納企業的核心價值觀。
三是必須可辨。由于大多數企業在企業文化建設的質量上不高,導致不同的企業所建設的企業文化沒有較高的可識別性,從而出現了千篇一律的現象。如很多企業在其官網的“企業文化”一欄將誠信、包容、開放、精進等作為自己的企業文化,但是由于這些企業文化并無特色,導致企業文化建設千企一面。國有企業在高質量企業文化建設中必須注重特色型企業文化構建,使企業文化具有較高的可識別性,這是樹立企業文化的基本前提。
四是必須顯效。企業文化建設的質量高不高,主要看企業文化的效果是否明顯。企業文化的作用一般可以分為導向、凝聚、約束、激勵、調適等幾項。國有企業的企業文化還要體現出國有企業的主體特點、使命職責特別是要服務于企業高質量發展目標,推動企業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的企業文化建設質量之高低,需要具體地展開評價,可以通過設定一些關鍵指標,衡量國有企業建設的實際效果。國有企業高質量企業文化建設必須在效果上有所體現和反饋,國有企業也可以在企業文化建設中有針對性地做到質效雙提。
四、國有企業高質量企業文化建設應堅持的原則
為了提高企業文化建設的質量,國有企業應把握一些重要的原則,確保企業文化建設的正確方向。國有企業應在企業文化建設中牢牢把握如下幾項原則:
一是黨的領導。國有企業是黨領導的企業,這是國有企業的優勢所在。國有企業在文化建設中也要堅持黨的領導。堅持黨對國有企業文化建設工作的領導可以避免企業文化建設走入誤區,也可以有效地做好企業文化建設中的意識形態工作。一方面,國有企業要遵循黨關于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重要指示,認識到企業文化也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應建設高質量的企業文化充實社會主義文化,使企業文化建設這項工作成為生成文化、弘揚文化的事業;另一方面,國有企業要在高質量企業文化建設中融入紅色元素、黨建元素,體現出黨對企業文化建設的領導。
二是員工的參與。企業文化需要實現對員工的凝聚和激勵,因此員工的參與在企業文化建設中是不可缺少的。國有企業高質量企業文化建設應充分體現出對員工的關心關愛,建設人文關懷型企業文化,還要鼓勵員工積極參與到企業文化建設中來,既要參與企業組織的各類企業文化建設活動,還要積極地對企業文化建設表達看法、提出意見和建議。當然,高質量的企業文化建設還要求國有企業建設一種具有親和力、吸引力的企業文化,重視員工滿意度,將員工的注意力吸引到企業文化建設工作中來,并形成一種良好的互動氛圍,這對于提高企業文化建設質量、發揮企業文化對員工的作用力,具有重要意義。
三是個性的彰顯。優秀的企業文化必然具備較強的可識別性,成為區別不同企業的重要標識。綜觀國內外優秀企業,這些企業都有獨特的企業文化。以我國著名的科技公司華為為例,該公司非常崇尚“狼性”,認為狼是企業學習的榜樣,要向狼學習“狼性”,狼性永遠不會過時,因此將其企業文化表述為“狼性文化”,以此增強員工的危機意識、協作意識和競爭意識。國有企業在高質量企業文化建設中也要突出個性,樹立企業文化的品牌思維和品牌戰略,要確保企業文化建設高度契合本企業的目標宗旨和管理特色,用一種高度可識別的方式推進企業文化建設,使企業文化建設與其他企業明顯不同。
四是領域的融合。企業文化建設不是一個孤立的領域,而是需要和其他領域發生密切的聯系。國有企業高質量企業文化建設應注重企業文化與其他相關領域的融合,如企業文化建設需要與干部職工思想政治工作、企業黨建和團建、企業工會建設等齊頭并進、相互交融,使企業文化的作用力延伸到相關領域,同時也確保其他領域的相關工作能夠為企業文化建設提供寶貴的素材。
五、國有企業高質量企業文化建設的實現路徑
那么,國有企業應如何有效地實現企業文化建設的高質量目標呢?筆者提出如下幾點建議,供參考學習。
一是觀摩案例。當前有關企業文化建設的成功范例已經有很多,國內外的優秀企業、知名企業都建立了屬于自己的企業文化,且這些企業的企業文化建設工作質量較高,國有企業完全可以從這些優秀范例中汲取養分。需要注意的是,國有企業對企業文化建設優秀范例的觀摩學習并不是簡單的模仿或照搬照抄,而是需要學習他人的思路和理念,將其中的精髓運用于企業文化建設。
二是建立隊伍。一支優秀的企業文化建設團隊必將能夠有效地推進企業文化建設工作。國有企業要建設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企業文化建設隊伍,加強對隊伍成員的培訓和鍛煉,要求其諳熟企業文化建設的原理,熟悉企業文化建設范例,還要對本企業在企業文化建設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和不足了如指掌。更重要的是,這支隊伍還要具備解決問題的思維和能力,能夠在問題導向的基礎上,通過企業文化建設解決企業面臨的實際問題,而不是“隨大流”或“無病呻吟”。
三是縝密規劃。企業文化建設要納入企業的戰略規劃,企業應把企業文化建設作為一項戰略性工作來抓。國有企業在高質量企業文化建設中要做到縝密規劃,認真細致地做好企業文化建設工作。從大的方面來講,國有企業要對企業文化建設的總體方向、價值立場等都要有全局性的統籌;從小的方面來講,國有企業要在企業文化建設中的標語擬定、文案策劃、LOGO制作等事項上也要做到精益求精、精耕細作。
四是精細管理。企業文化建設是一個龐大的、系統性的工程,這就要求將現代管理理念和管理技術運用到企業文化建設中來。應將精細化的管理思維和管理手段運用到企業文化建設中來,推行信息化、表格化、清單化的管理技巧,確保將企業的企業文化建設戰略規劃逐一分解、逐一細化,并逐一推進落地。
五是持續輸出。企業文化建設的本質是一個構建價值觀并輸出價值觀的過程,即企業需要用高質量的企業文化影響自身、影響員工、影響公眾、影響社會。當受眾高度認可某一企業的企業文化時,那么受眾在心理上也會高度認同該企業。國有企業要充分認識到高質量企業文化必須持續輸出優秀價值觀的重要性,因此要大力做好企業文化建設中的宣傳工作。
參考文獻
[1]宋福鋆.論新形勢下的國有企業文化建設[J].經濟師,2020(9).
[2]林倩.新形勢下國有企業文化建設活動的開展策略[J].辦公室業務,2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