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驗惠
◆摘 ?要:長期的物理教學實踐和觀察表明,無論初中還是初中學段,物理學習一直是學生學習困難的分化點。在所有科目的學困生中人數物理學困生面積最大。歷年的中考、高考成績總是物理平均分最低。如何改變這一現象,尤其是降低、轉換中學物理學困生的數量?
◆關鍵詞:物理;學困生;成因;對策
現在基礎教育薄弱的地區,中小學多為寄宿制學校,并且有發展普及的趨勢。寄宿制中學多實行的是全封閉式教育管理,學校統一規定學生半個月或一個月回一次家。在寄宿制學校環境下,學生幾乎與家庭生活、社會生活脫離。僅僅是為了方便管理和應試教育出成績,學生被封閉在狹隘閉塞、單調枯燥、教學條件相對落后的學校小圈子里為了升學被動的學習。物理課程基本理念之一是: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這使得物理課程標準在此類學校中實施阻力很大,而且初中學段的物理學習困難惡性循環延續發展影響了初中階段的物理學習。經粗略調查統計,我們對所在的寄宿制初中生物理學困生比例高達80%左右。物理學困生的轉化工作非常迫切。
一、“學困生”形成原因分析
新課程改革以來,經過幾年的物理教學,感覺到物理越來越難教,學生越來越難學,是觀念上的陳舊?是教學手段上的單調?是學生素質的降低?有很多疑惑。這些總是讓我們教師擔憂,學生的厭學現象十分嚴重!物理“學困生”越來越多,可能原因有這樣幾個:
1、“學困生”自身的原因
(1)缺乏良好的學習方法:中學生初學物理時,覺得既簡單又有趣,大都信心十足,認為方法簡單,把定律記一記,用公式一套就行了。學習一段時間后才發覺行不通,認為物理太難。物理學科的特點是見物說理、以理論物,而達到物與理的統一,關鍵在理解思考:在對材料感知的基礎上,通過思維的加工,達到對事物抽象概念的認識,從而揭示出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學生不思或不善于思,當然得不到理。
(2)認識上的錯誤:①初學物理者與高年級的同學交往中,常常會得到“物理太難,不易學好”的錯誤認識,信心不足,懷疑自己的能力。②數學老師灌輸“數學不好,理化就差”,“數理一家”,使學生形成“我數學不夠好,物理也肯定不好”的錯誤認識,從而喪失信心。③ 讀書無用論的社會形式,讓學生形成“不讀書,照常外出打工掙錢”的錯誤認識。
(3)性格特征不利:有的學生重文輕理,對物理興趣索然,偏科太重;有的學生沉默寡言,反應慢,性格內向,有問題不敢問;有的學生獨立性差,依賴性強;有的學生迷戀于電視及網絡。這些不利的性格從深層次打擊了學生學習的信心。
2、教師的原因
(1)追求升學率,導致“學困生”增多:在新時代的今天,仍有很多學校把升學指標的完成率作為衡量教師工作能力的標準,從而導致教師不顧教育學的客觀規律,把教學目標放在少數優等生身上,形成了嚴重的“學困生”陪讀教育,使“學因生 ”更差且數量增加。
(2)不了解學生,使學生學習過程中具有難度:中學生從具體形象思維發展到抽象邏輯思維,存在一個大的躍進,他們年齡尚小,分析能力也欠成熟,并且他們已有的感性認識中存在不少錯誤,教師若不注意這些,必給學生帶來學習的困難。
(3)教學方法的不適應,使學生學習不習慣:一門新的學科或一位新的教師走進學生學習之中,面對新老師、新教法與要求,學生有一個適應過程,如果頻繁更換物理老師,則會使“學困生”越來越多。
(4)頻繁的考試,讓學生產生厭倦,“學困生”考試經常不理想,逐漸喪失學習興趣和進取心。
(5)分快慢班,搞實驗班與普通班等,使“學困生”更加喪失學習積極性和上進心。
3、新課程資源方面
新課程資源在中學表現嚴重不足,學生由于受到生活條件的限制,對于現代科學社會發展的體驗,無法與城市學生相比較,他們從小就要幫助父母做家務和農活,無法和城市孩子一樣上科技館和圖書館,無法利用多媒體上網查閱資料學習。見識面窄,對于課本所說的有些內容事例,感到無法理解,因而,逐漸對物理失去了信心,而淪為“學困生”。
二、中學物理學困生轉化策略
1.形象開路,抽象漸入
從初中生生理上的發展特點分析,他們已經逐漸地從形象思維轉變為抽象思維了,這種轉化對學生來說是一大難點。但是在轉化中學物理的學困生時,我們要重視形象思維的訓練,并作為學生學習中學物理概念、規律的基礎,而抽象思維可在形象思維基礎之上得以培訓與提高。
2.勤奮作基,方法作徑
一類中學物理學困生是因為學生本身不努力、不勤奮造成的,而有些學困生很勤奮地學習,但是缺乏必要的方法而使自己成為了學困生。要想學好中學物理這門學科,勤奮與方法這兩者是不可或缺的內容之一。
3.化整為零,化零為整
學習中學物理的過程就是“化整為零,化零為整”的過程。當學困生面對中學物理內容時,要把整體上的知識體系各個擊破,從細處學習知識內容。但是,畢竟中學物理是一門有系統性的學科,這一學科中各知識點間存在必然的聯系,通過理順這一關系,學生對知識形成網絡化。
4.重視解疑,更重激疑
對于中學物理的學困生,學生的很多問題沒有得到解決。幫助學生解決一些問題是進行學困生轉化的一項重要的工作。在平時的學困生轉化過程中,我們發現學困生的一個共同特點是:一般的學困生很難提出問題。有問題的學生往往是對某一個方面經過認真思考的。通過點撥后引導學生思考解決問題,并在思考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產生新的問題,使學生產生興趣。
5.傾情投入,師生共感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曾這樣提醒教師:“在你的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里有牛頓,在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今天,讀著先生的箴言,我們有什么理由不尊重和信任我們的學困生?學困生的轉化工作是一個教育系統工程,轉化過程是一長期的過程。這過程需要教師投入大量的精力。
三、小結
寄宿制中學物理學困生的轉化工作是一艱巨而富有挑戰意義的工作,它需要更多的教師以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這項工作中間來。在轉化物理學困生的工作中,除了物理教師的教學水平、教學觀念、教學方法等因素與轉化學困生有很大關系外,教師本人是否熱愛物理、對物理教學是否投入、教師對學科的價值體系是否信仰、教師本人能否從物理知識及教學過程中感受到美等因素都對學困生的轉化工作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