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 潘娟
摘要:目的:研究心理護理和健康教育對強直性脊柱炎患者的臨床護理效果。方法:篩選本院2018年7月到2020年7月期間收治的80例強直性脊柱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數字隨機法將患者平均分成兩組,一組是對照組(常規護理),一組是觀察組(心理護理和健康護理),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心理狀況和關節功能評分。結果:護理前,兩組患者的心理狀況和關節功能評分基本相同,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的焦慮、抑郁評分低于對照組,關節功能評分低于對照組,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給予強直性脊柱炎患者心理護理和健康教育,可以有效緩解患者焦慮、抑郁的不良情緒,改善患者關節功能,保持較好的身形姿態,提高患者生存質量。
關鍵詞:強直性脊柱炎;心理護理;健康教育;焦慮;抑郁
【中圖分類號】R47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0)08-144-02
強直性脊柱炎是臨床上比較常見的一種慢性疾病,主要病變位置是脊柱,在青年男性群體中比較高發,發病后可累及到骶髂關節等部位,影響到患者日常的身形姿態和腰身活動。如果不能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還可以引發內臟以及其它組織發生慢性疾病,例如進展性風濕病,損傷多個器官,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與工作[1]。心理護理和健康教育對于強制性脊柱炎患者而言,可以通過多種手段去幫助患者改善不良情緒,提高患者護理依從性,樹立強大信心,進而提高治療效果,提升生活質量,先將具體研究過程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本院收治的80例強直性脊柱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2018年7月-2020年7月),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其中對照組40例患者,男患者31例,女患者9例,年齡在22歲到45歲之間,平均年齡(32.15±1.45)歲。觀察組40例患者,男患者32例,女患者8例,年齡在23歲到45歲之間,平均年齡(31.85±2.14)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臨床資料基本相同,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對照組
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方案,在患者入院后對其進行入院注意事項宣導,介紹病情、療區基本情況,囑咐患者按照醫囑進行服藥,注意日常飲食、運動,觀察患者情緒變化和癥狀改變,及時調整護理方案,提高護理水平。
1.2.2觀察組
觀察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強化心理護理和健康教育。(1)心理護理。強直性脊柱炎的治療過程比較長,并且對患者身心造成的影響較大,患者容易出現焦慮、抑郁的不良情緒,造成過重的心理負擔,影響疾病治療。因此,在護理患者的時候,護理人員首先要與患者建立良好的關系,通過語言和行動去獲得患者的信任和認可,從而更好地了解患者的情緒變化以及疾病發展情況,優化護理方案。其次,護理人員要全面了解患者的經濟情況、家庭背景、疾病史、興趣愛好等,以便很好的找到患者出現焦慮、抑郁不良情緒的原因,給予其針對性的護理方案。例如,護理人員可以通過與患者進行交談,向其介紹疾病情況,并介紹以往成功治療的病例,開導患者,讓患者獲得治療信心。最后,護理人員要端莊儀表,保持親切和藹的態度,認真完成自己的護理工作,積極幫助患者消除心理壓力和負擔,改善其不良情緒。(2)健康教育。很多患者對于強直性脊柱炎并不了解,對于疾病的發病機理、危害、治療原則和護理事項等都缺少足夠認識,所以需要護理人員做好健康教育,包括疾病知識宣教、健康飲食教育以及康復運動教育等。首先,護理人員要將強直性脊柱炎的病因、危害、癥狀表現以及治療方案等進行詳細介紹,讓患者知道該病雖然目前無法治愈,但是通過臨床治療可以延緩病情發展,改善生活質量。其次,對患者進行健康飲食教育,指導患者多吃一些高蛋白、高纖維的食物,加強營養物質攝入,避免食用生冷、油膩以及刺激性食物。最后,護理人員要指導患者進行康復訓練,幫助其掌握正確的運動方式,提高關節活動能力,提升個人自理能力。
1.3評價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心理狀況,使用焦慮(SAS)和抑郁(SDS)評定量表,分數越高心理狀況越差,滿分100分。
對比兩組患者關節功能水平,使用BASFI評定量表,包括平臥起、坐立直立、彎腰執筆、登臺以及觸及高位五個評價項目。
1.4統計學處理
使用SPSS22.0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和計數資料分別用均數±標準差和數或率的形式代表,用t和卡方檢驗,P<0.05,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心理狀況比較
兩組SAS和SDS評分比較,觀察組優于對照組,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1。
2.2 兩組關節功能比較
兩組關節功能比較,觀察組優于對照組,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2。
3討論
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危害較大的慢性疾病,以目前的醫療技術還無法治愈,會造成患者脊柱強直和纖維化,累及臟器和其它組織等,進而影響患者的正常行為活動,并且會引起局部疼痛,具有較高的致殘率,并且治療過程漫長,患者會產生一些焦慮和抑郁的不良情緒,影響疾病治療[2]。心理護理和健康教育可以幫助患者正視自己的病情,了解疾病的病因、表現、癥狀、治療方案以及護理注意事項等,可以提高患者治療信心,積極配合護理和治療,提高治療依從性,以此保證治療效果和預后效果,有助于患者關節功能改善以及情緒改善,提高日常生活質量[3]。
本次研究表明,兩組患者護理后的心理狀況和關節功能水平相比,觀察組均優于對照組,數據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心理護理和健康教育起到了較好的臨床應用效果。
綜上所述,給予強直性脊柱炎患者實施心理護理和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改善其焦慮、抑郁情緒,提高關節功能水平,有助于疾病治療和癥狀緩解,臨床應用效果顯著,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馬曉紅.強直性脊柱炎心理護理和健康教育的臨床應用體會[J].中外醫學研究,2013,11(30):122-123.
[2]曹文娟. 心理護理聯合功能鍛煉對強直性脊柱炎患者心理狀態、功能改善的影響[J]. 當代護士:綜合版,2019,026(009):119-121.
[3]黎明霞,楊雪梅. 強直性脊柱炎的心理護理[J]. 心理醫生,2018,024(027):199-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