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斐
摘 要:新媒體的出現帶來了巨大的變化,包括信息傳播形式、信息采集渠道等,也由此影響到眾多行業的發展。對于教育事業的發展而言,與新媒體技術關聯密切的專業尤為如此。文章以平面設計專業為例,對新媒體環境下中專平面設計的教學改革問題進行了分析。首先,對當前平面設計的發展情況進行了分析;其次,提出了基于新媒體的中專平面設計教學改革方向,包括教學內容的改革與教學觀念的改革等。
關鍵詞:新媒體;中專;平面設計;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6-0905(2020)23-00-02
新媒體環境下,人們獲取與接受以及傳遞信息的方式及渠道均發生了轉變,也由此促使人們的審美觀念及價值訴求隨之出現變化。而此種變化下,對平面設計從業者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平面設計人才可在中專、高職、大學等機構進行培養,而文章選取中專作為研究方向。對新媒體視域下平面設計的教學改革之路進行了分析。
一、新時期平面設計的發展情況
(一)平面設計范疇逐步拓寬
在新媒體時代下,促進了網絡購物、線上交流、電子閱讀等多種網絡產品的發展。這些內容逐漸融入生產生活各個方面,對于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具有著重要影響。在此種發展趨勢下,平面設計專業的覆蓋范圍也不能夠局限在現實生活中,應該進一步延伸到網絡環境中[1]。另外,還在客觀層面上要求開展平面設計教學期間,要動態性關注網絡的發展方向,借由此來強化平面設計教學的專業化特征。
(二)平面設計的重心偏移
在網絡信息時代或新媒體時代前,平面設計專業發展中,其重心在于對單個圖形的優化,集中強調的是極致的優化與處理,所關注的是靜態與單個圖形標志的處理。在新媒體環境下,用戶的審美觀念以及價值需求均發生轉變,更渴望獲取到獨特的視覺體驗,追求著動態的變動而構建的立體形象。基于屏幕閱讀的發展,平面設計工作的重心應該打破傳統思維模式,用創新的理念滿足用戶個性化的需求。
(三)平面設計要求有所提升
新媒體屬于信息技術經濟全球化快速發展的產物,極大地促進了網絡經濟的發展。在網絡經濟逐漸發展成為主要經濟模式后,有越來越多的產業面臨著全新的機遇與挑戰。在新媒體技術的發展下,更多的網絡產品進入到線上推廣環境,對比傳統經濟環境下切實存在的事物而言,虛擬化的交易平臺更關注為用戶營造強烈的視覺體驗。為此平面設計應該做出創新,相應的教學也需要實現改革,促使從業者能夠設計出可展現出個性化特征的作品,達到吸引用戶的效果[2]。
二、基于新媒體中專平面設計教學改革路徑
(一)加強教學內容設計的針對性
所有學科教學期間,均應該具備內容豐富、設計科學、素材明確等特征,而中專平面設計學科也同樣如此,只有如此才能夠達到激發學生想參與學習興趣的效果。國內中專平面設計專業中,學生所需要學習的內容涉及素描、計算機輔助圖形設計、字形設計等,為此認為其專業性更強,對于學生的學習能力及態度等均具有較高要求。在教學期間教師多直接進行知識的講解,并不會對課程做出科學性的設計,不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此,在教學內容的設計上應該做出改革。例如,新媒體環境下,中專中多會組織形式多樣的網絡活動,學生也可參與其中,但有某些活動中所涉及的專業涵蓋了不同年級的學習內容。為此,教師可將教學內容進行科學設計,將應用范圍較大,對學生理解能力要求不高的內容設置到一年級或二年級,促使其更具有實踐操作意義。
(二)迎合時代發展調整教學觀念
平面設計教學的核心目的是,向社會輸送優秀的技術型人才。當前新媒體網絡表現為低齡化發展趨勢,為此,教師在教學期間需要掌握學生追求奇特個性的特征,充分理解新媒體時代下信息傳播的高效化。在中專平面設計教學中,教師需要遵循迎合時代發展、以人為本等教育觀念,明確新媒體技術的發展趨勢,靈活應用各種新媒體技術,由此來促進教學模式的轉變[3]。另外,還需要借助于互聯網技術以及電子計算機技術設計仿真模擬訓練,促使學生能夠在學習期間受到理論知識與實踐訓練的雙重培養,最終成為符合企業發展需求的人才。
(三)將理論與實踐結合推行全新教學模式
教學的終極目標是促使學生將學到的知識應用到現實問題的處理中去,為此,認為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程度及實踐操作能力與其自身的努力存在著重要關聯。基于此,教師需要對學生給予合理的引導,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積極性。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構建起良好關系,營造輕松的教學氛圍,促使學生得以投入其中。理論與實踐結合是平面設計專業教學改革的重點方向,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操作能力。
在實踐教學方面,平面設計屬于操作性較強的專業,學校方面應該強化對實踐課程的關注,以職業作為導向,設置相關課程[4]。有眾多中專院校建立綜合實驗室,為學生提供實踐鍛煉的機會。為創建真實的數字媒體實驗環境,可積極引入在線模擬技術,借助于軟件的仿真性,模擬真實場景,便于學生上機操作。此種操作能夠有效解決硬件設備不足的限制。學生在練習中也能夠不斷提升實踐操作能力,降低項目操作中的失誤率。
(四)經由線上線下整合提升教學水平
當前學習平面設計的學生,自小便已經受到網絡技術的熏陶。為此,具有熱愛網絡、熱衷信息等特征,需要在平面設計教學改革期間,充分考量學生的興趣,遵循以人為本的原則,為學生設計具有趣味性以及高效率的教學方案。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網絡技術的廣泛應用促使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不會受到時間與空間的局限,可憑借互聯網平臺實施信息互動[5]。在此種環境下,需要平面設計專業教學者迎合時代的發展,借助于新媒體技術創建線上聯合線下的課程模式。例如,教學期間應用微課資源實現學生的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以及操作的能力。也可指導學生在網絡平臺尋找資源,延伸學習時間與教學資源范疇,提升學習效率。
(五)為學生提供校企聯合實訓基地
校企合作模式是近年來各職業院校發展中比較關注的改革方向,此種模式的應用有助于培養符合社會發展需求的人才。平面設計專業的對應企業包括廣告公司、影視制作公司、傳媒公司等,學校可與這些企業進行合作。首先,中專平面設計專業學生可直接到企業實習,參與項目設計,企業可結合自身需求為學生提供相應的崗位。其次,可將合作企業中的優秀資源引入到學校,促使學生能夠在校園內接觸到社會文化,培養企業團隊合作精神,開發自身潛能,為后期就業奠定良好基礎。
三、結束語
新媒體在出現起短時間內實現了廣泛覆蓋,此種發展趨勢對于平面設計人才的培養也帶來了一定機遇與挑戰。為此,認為推行平面設計專業教學的改革勢在必行。而改革的方向應該包括教學觀念、教學模式、課程內容設計等方面,只有實施深化改革才能夠確保中專院校培養的人才更符合企業用人需求。而在此期間對于學生的職業規劃也具有其必要性,教師可在日常教學期間滲透職業發展方向的講解與引導。
參考文獻:
[1]邵文杰,余蘭亭.基于翻轉課堂的應用型創新能力培養改革與實踐——以網絡與新媒體專業數字圖形設計基礎教學改革為例[J].美術教育研究,2018(13):157,159.
[2]陳彥羽.新媒體時代背景下高職院校的視覺傳達設計教學改革[J].數碼世界,2019(04):129-129.
[3]鄭莉.平面設計課程模塊對學生應用能力培養支持的研究——基于廈門理工學院軟件工程學院新媒體工程(方向)的教學改革實踐[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8,331(03):65-66.
[4]孫湛.淺談新媒體時代背景下高職平面廣告設計課程改革[J].美與時代(上),2018,772(11):112-114.
[5]王艷梅.新媒體語境下地方高校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學的思考[J].大眾文藝,2019,459(09):23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