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維波?洪飛?柯菁芳
摘 要:習近平總書記2016年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標志著“三全育人”大思政理念的形成。瓊臺師范學院率先在海南省落實團中央“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本文從大思政視野下探究“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在瓊臺師范學院的實踐,認為其起到了轉變思政教育理念、聚焦思政教育主業、改變思政教育方式、創新思政教育內容的作用,同時也存在學生思想認識不到位、尚未形成思政教育合力和互聯網技術帶來了新的管理問題等不足,并給出相關對策建議。
關鍵詞:三全育人;大思政;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3866(2020)21-0-02
一、大思政視野下瓊臺師范學院“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實施概況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6年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標志著大思政理念的正式形成。在此背景下,2018年7月團中央、教育部聯合印發《關于在高校實施共青團“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的意見》,明確“各高校要把共青團‘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作為‘三全育人綜合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2]瓊臺師范學院于2017年9月在海南省率先實施“第二課堂成績單”(以下簡稱“二課”)制度,并被全國學校共青團研究中心納入“二課”制度研究樣本學校。截至2020年6月,注冊人數14 679人,活動數量14348個。
二、“二課”制度在思政教育中的作用
(一)轉變思政教育理念
傳統思政教育理念,在教育參與者上認為主要是思政課專任教師和輔導員,在教育內容上認為主要是思政課本知識和個人道德修養,在教育的過程上側重于課堂教學和課后談心談話。通過實施“二課”制度實現了從傳統思政教育理念到“三全育人”大思政教育理念的轉變。首先,通過制度規定,要求學生從入學初到畢業都必須積極參與活動,并在學分獲得的設計上以學期為單位,防止集中在某個學段搶修學分的現象出現,實現了全過程教育。其次,通過制度明確學校黨委、二級院系、各職能部門等參與主體的責任,促使教師、管理人員等做到全員育人。最后,在課程開發方面,設計了思想政治素養、社會責任擔當、實踐實習能力、創新創業能力、成長履歷、文體素質拓展、技能培訓認證七大模塊,實現了德智體美勞全方位教育。
(二)聚焦思政教育主業
作為思政教育工作骨干的思政課專任教師和輔導員,在傳統思政教育工作中多陷于繁重的教學科研和各種事務性工作,難以聚焦思政教育主業。“二課”制度的實施,有效改變了上述問題,推動聚焦“立德樹人”思想引領主責主業。比如“二課”制度規定,學生每學年在思想政治素養模塊至少要修滿0.5學分。該模塊包括“愛國修德”“誠信教育”等活動,形勢與政策、理想信念等主題報告會,黨團學習、“青馬工程”培訓經歷等,優秀黨員、團員等榮譽稱號,五四紅旗團支部、文明宿舍等獎項。涵蓋愛國主義教育、黨團知識教育、素質教育、勞動教育,有效起到了思想引領作用。實施兩年多來,在七大項目模塊中,思想成長模塊占66.1%,高居第一,不僅實現了思想引領對象的全覆蓋,還創新了工作方式方法,提升了質量效果,并涌現出“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研習社”等精品項目。
(三)改變思政教育方式
傳統思政教育方式是典型的管理式、講授式。在師生關系上,教師往往將學生視為管理對象,而不是平等的教育主體;在教育方法上,教師往往多以傳統的說教方式將相關內容灌輸給學生。這種教育方式的弊端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而愈發明顯,通過“二課”制度改變了思政教育方式。在制度的設計目標上“實現共青團組織實施的……自我管理服務等第二課堂活動的科學化、系統化、制度化、規范化,實現高校學生參與共青團第二課堂可記錄、可評價、可測量、可呈現的一套工作體系和工作制度[3]。”借助互聯網技術,各個模塊的課程內容都可以由學生自主開發,實現了從管理對象到參與者的轉變。同時課程也大大增加了青年學生喜歡的各種文體活動、志愿服務等,而不是以往的講授課堂,學生的學習往往是自主式、體驗式的。
(四)創新思政教育內容
以往思政教育的內容主要是學校的思政教材,由于種種原因,導致以馬克思主義原理為主的思政教學被邊緣化,相關教材的編寫也比較滯后,因此在實際教學中學生往往覺得枯燥乏味。通過”二課”制度,能夠創新思政教育內容。一是通過“二課”制度“思想政治素養、社會責任擔當、實踐實習能力、創新創業能力、成長履歷、文體素質拓展、技能培訓認證”七大課程模塊的設計,改變了過去思政教育內容單一的局限。二是在學生參加積極性最高的“思想政治素養”模塊,課程主要為主題黨團活動、青年大學習、紅色紀念場館參觀學習、主題班會、思政知識視頻學習、思政類專家學者講座等等,既有傳統的線下課程內容也有借助新興互聯網技術的線上課程內容,極大地豐富了思政教育的內容。在這個過程中,隨著各個二級學院、團組織、學生社會對相關課程的自我開發建設,慢慢形成一批符合學生實際特點的校本課程,在課程的開發建設上也實現了創新。
三、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思想認識不到位
在實踐中發現許多學生對“二課”制度的認識不到位,只是將其看成一個獲得必修學分的科目,參加活動的動機是拿到學分不耽誤將來獲得畢業證,而不是將其看成促進自我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最近兩屆少數畢業生甚至出現了在大四最后一學期還有許多學分沒有修夠,必須在短時間內突擊搶修學分的現象。即使在對他們參加活動的相關審核適當放寬條件的情況下,依然有個別同學最后沒有修夠學分,無法畢業。以音樂學院為例,2020屆292名畢業生中,有7人沒有修夠學分,占比約2%。
(二)“三全育人”大思政格局尚未形成有效合力
目前,“二課”制度實施主要是校團委、各二級學院團總支、班級團支部。從縱向上看,校團委帶領校學生會、社聯、青協利用相關資源成為了課程開發的主力。雖然在思政教育結果上也取得了一些進步,但校團委承擔著大量服務學生的工作,難以全力投入。從橫向上看,各職能部門和二級學院目前參與的廣度深度都不夠,尤其是專任教師,除了馬克思主義學院的老師憑借專業優勢積極參與思政課程的開發之外,比如廣受學生歡迎的“思行社”,其他學院教師參與不多。由于各二級學院團總支書記均由輔導員兼任,輔導員常常需要處理大量學生的事務性工作,難以全身心投入思政課程開發。因此,“三全育人”大思政格局尚未形成有效合力,思政教育的效果有待進一步提升。
(三)互聯網技術產生的管理問題
隨著思政課程形式的多樣化,比如視頻學習、在線答題、線上提交作業等,隨之產生了新的管理問題。比如視頻學習,不少學生就是點開視頻獲得相應的觀看時長,實際并未觀看,有的甚至是一邊打游戲一邊開著學習視頻。即使是傳統的線下學術講座,由于依托“到夢空間”系統采用二維碼簽到簽退,出現了部分學生將二維碼拍照傳給不在現場的學生騙取相應簽到的現象,如果采用人工核對身份,又需要大量投入大量人力和時間。
四、對策建議
(一)抓好入學教育“關鍵期”
針對學生思想認識不到位問題,在新生大一入學時,做好“二課”制度的宣傳教育,將相關的政策、制度內容、參加方法等細致地向學生進行宣講。經過這兩年的實踐,針對新生開展“二課”制度的知識競賽是有效的措施。許多學生為了獲得獎狀和禮品都會認真學習相關知識,在競賽場上踴躍搶答,也帶動了其他同學學習和了解。除了做好宣講,另一個重要的措施就是抓住新生入學關鍵期開展豐富多彩的課程活動,一是培養熟悉了解制度的骨干,二是通過課程活動,培養同學的興趣和學習習慣,為后面的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進一步改革制度,充分調動專任教師積極性
專任教師在學生思政教育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應進一步改革“二課”制度,結合學校實際依托專任教師專業特長開發建設課程活動,其指導學生的成績可以作為職稱評審的加分。尤其注重調動年輕教師的參與,在實踐中,選派工作熱情高的年輕教師擔任二級學院團總支副書記,能有效地促進二級學院“二課”制度的實施和發展。
(三)加強審核,嚴格管理
針對利用互聯網技術弄虛作假騙取學分的行為,一方面有針對性地對在線視頻學習等進行相關的技術限制,促使學生認真學習,減少作弊的幾率。另一方面對已經查實的弄虛作假者,實行“黑名單”制度,處罰其在一定時間段內不能參加活動,同時與評獎評優掛鉤,從制度上保障學習的真實性和公平性。
五、結語
瓊臺師范學院通過實施“二課”制度,實現了思政教育理念、方式、內容等的創新,是新時期實現“三全育人”大思政格局的重要途徑。經過兩年多的實踐,也發現存在學生思想認識不到位、大思政格局尚未形成有效合力、互聯網技術帶了新的管理問題等不足,通過抓好新生入學“關鍵期”、加強制度的管理和建設,進一步創新改革充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可以針對性地解決上述問題。
參考文獻:
[1]習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N].光明日報.2016年12月9日01版.
[2]李立紅.團中央、教育部印發《關于在高校實施共青團”二課”制度的意見》[N].中國青年報.2018年7月5日01版.
[3]李立紅.團中央學校部負責同志就在高校實施共青團”二課”制度答記者問[N].中國青年報.2018年7月5日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