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雨齊
摘 要:伴隨著電子科技時代的快速發展,我國已經進入了高速信息化時代。在當前的高校中,網絡新聞發展迅速,以其傳播的便捷性、廣泛性和時效性等特點逐漸成為高校輿論宣傳工作的主體。在網絡新聞主導的大環境下,學生對于新聞的需求越來越大,網絡新聞已經成為高校學生接收新聞信息的主要途徑,對學生的各項發展和個人生活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新時期加強高校網絡新聞的宣傳引導力,為學生構建良好健康的網絡環境十分必要。本文針對當前高校網絡新聞發展的現狀,首先闡述網絡新聞的優勢及其傳播特點;然后分析加強高校網絡新聞宣傳輿論引導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意義;最后結合高校發展的實際情況,對高校如何采取有效舉措加強網絡新聞宣傳輿論引導力,提出自身的幾點建議和想法。
關鍵詞:高校;網絡新聞;宣傳輿論引導力
中圖分類號:G647;G21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3866(2020)21-0-02
當前互聯網的普及給各行各業的發展都帶來了全新的活力,同時也為大眾的日常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在信息化時代,大眾接收信息的方式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以前只能在報紙、電視或者廣播等傳統媒體中接收新信息,其時效性差,耗時長。在新時期網絡科技的發展大大豐富了大眾接受新聞信息的渠道和方式。對高校學生來說,傳統媒體新聞已經跟不上時代發展的腳步,當前網絡新聞已經占據了學生接收信息的主體地位。高校學生是我國未來重要的人才,也是社會主義建設的主力軍,而新聞輿論宣傳工作對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培養完美人格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所以,高校必須要重視網絡新聞宣傳輿論引導工作。
一、網絡新聞的特點
網絡新聞的出現改變了傳統媒體的局限性,與傳統媒體相比,網絡新聞具有以下新特點。
(一)網絡新聞的海量性
網絡新聞和傳統媒體相比,最大的特征就是其傳播性非常廣、信息資源量非常大。在網絡新聞中,人們可以隨時隨地找到自己想要查找的相關新聞信息,其操作過程簡單,非常便利和快捷。并且在網絡新聞的大環境下,新聞不再受任何外界條件的約束和限制,每個人都能通過各大網絡平臺傳達新聞信息,在新聞信息傳播的過程中,每個人都變成了新聞的有效傳播者。所以在信息傳播如此快速和方便的條件之下,新聞的數量不斷增長,從而網絡新聞形成了其海量性的特點。
(二)網絡新聞的開放性
在網絡時代,各種信息資源都呈現出交流共享的發展模式。多樣性的海量信息在如今的互聯網上隨時都能找到,實現了資源信息的共享。對于每個網絡用戶來說,因為所有的資源信息都是開放性的,用戶可以非常快捷地接收和回復信息,也能快速地發布信息。并且在網絡時代的影響之下這種信息交流共享的范圍已經逐步擴大到全世界的各個角落,極大地延伸了新聞信息傳播的范圍,從而網絡新聞形成了其開放性的特點。
(三)網絡新聞的交互性
在傳統媒體中,新聞的人群定位是非常清晰明確的,只有專業的新聞人才才能成為新聞的制作者和傳播者。而網絡新聞給所有人都提供了當新聞制作者的機會,因為在網絡新聞的背景下,每一個人都能成為新聞的創作者和受眾人群。
對網絡新聞來說,每個人都能在自己的網絡渠道中發表自身的看法和建議,這些看法和建議也能實時地傳達到新聞受眾中,使得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不斷縮小,增加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從而網絡新聞形成了其交互性的特點。
二、網絡新聞的優勢
網絡新聞與傳統媒體相比較,有非常大的不同,它一方面拓寬了大眾接受新聞信息的渠道,另一方面也促進了我國信息化的發展和進步。
(一)網絡新聞傳播速度快
以往傳統媒體的新聞制作過程是一個十分復雜艱辛的過程,它需要經過采訪、編輯、制作、審核等多道程序,才能呈現最終新聞信息的播報,所以觀眾往往需要等待較長的時間,看不到第一時間的新聞信息,其新聞信息傳播的實效性比較差。而網絡新聞主要是靠互聯網進行信息的傳播和擴散,在互聯網平臺中,信息資源可以非常快速地傳達到任何一個地方,讓觀眾能及時得到新聞信息,并對其深入地了解和認識,網絡新聞傳播的速度非常快。同時在當前網絡新聞發展的良好背景下,新聞發生的第一時間就能夠通過各大網絡平臺實時的播報出來,而不是只局限于傳統媒體中,也不需要再經過傳統媒體制作新聞時的復雜過程。因此最大程度提升了網絡新聞的傳播速度。
(二)網絡新聞的交互性更強
在網絡時代的大環境下,大眾對于新聞信息的播報更想要呈現一種互動模式,自身想要充分參與進去。這就要求新聞行業不僅要把新聞內容及時有效地傳遞給大眾,并且還要積極獲取大眾的意見和建議,實現與大眾之間的良好互動。在傳統媒體時期,大眾接收外界新聞信息的方式是比較被動的,主要是通過電視、報紙、廣播等渠道,而且在新聞內容的選擇上也比較缺乏自主性。而在新社交媒體時代,大眾可以通過電子網絡多種渠道快速便捷地獲取到海量信息,并且在獲取方式上也是雙向和主動的,在這種大環境下,大眾不會再選擇單一被動的方式接收信息,更中意于互動化的交流平臺。并且對傳統媒體來說,不管是電視、報紙還是廣播等傳統媒介,都沒有一個良好、科學、完整的觀眾反饋機制,因此觀眾很難參與新聞的互動交流,相關媒介也就無法有效的收集觀眾的想法和建議。網絡新聞就完全解決了這個難題。在網絡新聞中,觀眾可以積極發表自己的意見和想法,并且這些意見也能實時反饋給新聞的創作者和其他關注此新聞的觀眾,從而形成良好的反饋和互動機制,大大提升了網絡新聞的交互性。
(三)網絡新聞制作方式的多樣化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快速發展,大眾對于新聞信息的制作方式上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和標準。在傳統媒體的新聞制作中,其制作方式有很大的局限性,主要是靠文字、圖片、播放視頻等形式來體現,這嚴重限制了新聞的多樣化發展。而網絡新聞可以把圖片、文字和視頻還有其他多樣化的多媒體手段相互融合起來,使網絡新聞在表現形式上呈現多樣化、個性化、趣味化,有效提升了新聞的影響力,從而吸引更多受眾的注意力。
三、加強高校網絡新聞宣傳輿論引導力的重要意義
在當前的信息化時代,加強高校的網絡新聞宣傳輿論引導力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其重要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
高校作為人才培養的重要教育場所,不但要教給學生專業的理論知識,而且也承擔著引領學生樹立正確思想意識的重要責任和使命。當前網絡新聞已經在高校學生中全面普及,受到了很多學生的喜愛和歡迎。但當前網絡新聞中各種新聞資訊十分豐富,也難免會出現一些影響力不好的新聞,這就需要學生有辨別是非的能力,對于質量不高、價值觀導向不好的新聞信息應及時摒棄。高校網絡新聞宣傳輿論引導工作能夠對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增強新聞信息的辨別能力、建立正確人生觀和價值觀上起到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高校應利用好網絡新聞的優勢和特點,可以將思想宣傳工作和網絡新聞緊密結合起來,借助網絡新聞大力宣傳正確的思想意識,傳播正能量的思想觀念,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輿論導向,全面提升學生的思想水平。
(二)有利于打造良好的高校形象
當前各種網絡平臺軟件像QQ、微信公眾號、微博等平臺,在高校學生中應用十分廣泛。因此,高校應充分利用好這些網絡平臺,使其對高校開展網絡新聞的宣傳建設工作起到積極地引導作用。高校作為人才的重要培養機構,其自身的良好形象對于學校和社會的發展都十分重要,其社會形象也是國家教育事業發展的重要體現。因此必須要采取積極有效的舉措打造自身良好的社會品牌形象。高校開展網絡新聞宣傳輿論引導工作,一方面能夠幫助高校建立良好的形象,增強高校的影響力和吸引力,從而吸引和培養更多優秀的生源,另一方面也促進了高校的綜合發展。
(三)有利于社會的和諧健康發展
高校是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和社會的許多方面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無論是社會還是高校,其發展都需要和諧健康的發展環境。因此從這個角度考慮,高校的網絡新聞宣傳輿論引導工作就顯得更為重要。其工作的開展能夠教給學生正確的處理人際關系和表達情感,有助于其正確社交觀念的形成,更有利于建造和諧健康的社會發展大環境,從而使得高校和社會共同發展和進步。
四、加強高校網絡新聞宣傳輿論引導力的措施
當前加強高校網絡新聞宣傳輿論引導力工作已經變得刻不容緩,如何具體地展開工作,可以結合以下幾點:
(一)緊跟時政熱點,加強輿論工作的引導力
在網絡新聞的發展形勢下,雖然海量的網絡新聞信息拓寬了學生接受新聞信息的渠道,但新聞質量也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怎樣才能在輿論引導工作中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和關注力,是高校急需考慮的問題。當前的高校群體,由于網絡新聞的良好發展,其知識面更加廣泛,對于一些國家大事、時政熱點事件投入了更多的關注力,所以高校在開展網絡新聞宣傳輿論引導工作中,也要緊跟當前的時政熱點事件,結合我國的實際發展情況,采取正確的工作方式,樹立正確的輿論導向,從而全面提升高校學生的思想
水平。
(二)結合校園熱點,加強輿論工作的互動性
高校在開展高校網絡新聞宣傳輿論引導力工作時,應注意方式方法,因為其工作的服務主體是學生,因此就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實際需求,聯系他們的實際校園生活,在網絡新聞宣傳輿論引導中積極引入校園的熱點事件,從學生的角度出發,這樣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起學生的共鳴,也能使高校網絡新聞宣傳輿論引導工作更順利地展開。
(三)加大宣傳力度,增強新聞工作的實效性
高校在展開相應的宣傳工作時,要考慮到學生的發展特點和實際情況,多開展符合學生特點和興趣的宣傳活動,在活動中多運用一些真實案例,可以開展一些具有學校特色的專題宣傳活動,以此來吸引更多的學生和教師主動參與進來,為高校網絡新聞宣傳輿論引導工作的開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五、結語
在當今網絡發展的大環境下,各大高校都應該充分意識到網絡新聞宣傳輿論引導工作的重要性,要采取積極有效的舉措,更好地發揮網絡新聞的價值和優勢。
參考文獻:
[1]劉納.淺談高校網絡新聞宣傳輿論引導力[J].中國報業,2020(4).
[2]張殷綺.論高校網絡新聞宣傳輿論引導力[J].西部廣播電視,20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