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楊運梅
“語言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小學生來說,語文課程是語言學習的重要途徑之一,因此語文課程對小學生而言至關重要。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 年版)》中有這樣一句話: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學好語文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因此,無論是小學生還是成年人,都應該具備相應的語文素養。
語文課程的學習不僅僅是為了培養學生的讀書寫字能力,更為重要的是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即語言文字的運用、口語表達能力、文字書寫能力等,以此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為學好其他課程打下基礎,為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礎。語文課程的基礎性作用,決定了它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因此,小學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并培養學生的基本語文素養。
語文課程的核心素養,主要包括語言的建構和運用、思維的發展和提升、審美的鑒賞和創造、文化的理解和傳承幾個方面。語文素養的內容從低級到高級,從簡單到復雜分為六個層次:第一,必要的語文知識;第二,豐富的語言積累;第三,熟練的語言技能;第四,良好的學習習慣;第五,深厚的文化素養;第六,高雅的言談舉止。對于小學生來說,語文課程的核心素養主要體現在聽說讀寫方面。
第一,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和積極性。在培養學生語文素養時,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和積極性。筆者常用的方法是情景再現,即通過表演的方式來展示課本內容。不過,僅僅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是不夠的,教師應采取不同的有效方法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并通過淺讀、誦讀和深讀等步驟,最終達到培養學生基本語文素養的目的。
第二,營造真實生動的環境讓學生說。生活是口語交際的源泉。但是學生生活經驗不夠,因此不擅長抓住話題。教師必須在教室內外營造真實生動的環境,讓學生捕捉到適合他們的交流內容。在實際的教學實踐中,首先,每天上課前,筆者都會讓學生把自己所看到、聽到的事情加以整理,從中選出一兩條自己最喜歡的,所有的學生按一定的順序輪流講述自己的所見所聞。由于講述的內容是日常生活中他們眼里的世界、他們眼中的問題、他們眼中的美好,因此其他學生聽得更認真、有共鳴。這對每一位學生來說,既是展示自我的機會,也是鍛煉語言表達能力的機會。其次,筆者在平時工作過程中會讓學生去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如打掃環境衛生、整理班級圖書、出黑板報等,然后向教師和同學匯報完成情況。這也是提升語言表達能力的方式,所有學生在聽故事或是匯報的過程中都鍛煉了理解能力和捕捉信息的能力。
第三,加大學生課堂閱讀量,要求學生積累課外經典詩文。重視朗讀的同時,加大課堂閱讀量并積累課外經典詩文,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語文教材中出現并用于學習的文章,都是專家們認真挑選出來的,也是幾代人流傳下來的,不管是在遣詞造句方面還是思想感情的表達方面都是值得模范的佳品。因此,在語文授課過程中,除了背誦課本上的題目和片段,筆者還要求學生對課外讀物中精彩的部分進行背誦。這樣就潛移默化地使學生積累了更多的名詞佳句,還能增強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受能力,更深入了解了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做到與作者進行靈魂交流。
例如,在講《黃山奇石》這一課時,由于很多小學生沒有去過黃山,更未看到過千奇百怪的石頭,很難理解課文中的句子,因此上課前,筆者找到大量的圖片來展示黃山與奇石,解釋每一個形容詞,然后讓學生朗讀。多次的誦讀,讓學生慢慢地走近黃山。當學生對黃山有一些認識后,筆者要求學生在熟讀的基礎上把描寫黃山景色和奇石的片段背誦出來。在背誦過程中,學生不僅掌握了描寫黃山景色與奇石的美句,還對石頭有了更直觀、更深刻的理解和認識。這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識記能力,還培養了學生的感悟能力,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養。
第四,讓學生閱讀名著、寫讀書筆記。語文素養的高低不僅體現在談吐上,還表現在寫作水平上。提升寫作能力是培養語文素養的關鍵,而提升寫作能力,就要有語文積累。正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當肚子里有了足夠多的“墨水”,文雅的談吐和精彩的文章自然水到渠成。對于小學生來說,可以通過閱讀名著、寫讀書筆記來提升寫作能力。周國平先生在《假如我是語文教師》一文中就指出:“假如我是語文教師,我只讓學生做兩件事,一件是讓學生大量閱讀,養成每天讀書的習慣。另一件是讓學生養成每天寫日記的習慣。”除了周老師,古代的文學大家無不重視閱讀背誦與寫作。從四書五經作為考試科目也可以看出閱讀背誦與寫作的重要性。但是,調查表明,我國中小學生的讀書量不多,平均讀書量不到國家標準的20%。為了讓學生有更多機會學習文學名著,在教學實踐中,筆者要求學生每天至少讀30 分鐘經典名著,最少抄5 句優美語句,至少寫5 行讀書筆記,并在每天語文課前讓一位學生講讀書感悟。
總之,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需要積累與實踐,因此教師在授課過程中,一定要發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提高學生的參與度,激發學生的表現力和語言表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