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資源是當前基礎教育改革中提出的重要概念,同時在新課改背景下對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建設是考察教師教學綜合能力的重要因素。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貴州農村初中英語教師需進行課程資源體系建設,推動農村地區的基礎英語教學改革,從而迎接大數據時代的教學挑戰和培養學生新的學習方式。本文將從大數據的基本概念出發,論述貴州農村初中英語課程資源開發中需要注意的問題和資源課程體系建設對初中英語教學的積極作用,最后提出大數據背景下初中英語課程資源體系構建途徑,旨在落實新課改的目標和適應現代化信息教學改革的要求。
英語課程標準指出,要在英語課程中不斷積極開發和合理利用課程資源。目前新課改教育理念深入人心,課程建設的重要性越來越明顯。在大數據的時代背景下,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教學關系發生了重要的變化。貴州作為大數據中心,具有極大的優勢,因此農村英語教師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變革的便利條件,對初中英語課程資源進行開發和建構,從而豐富教學內容和創新教學模式,最終實現英語教學質量的提升。
大數據是一個行業術語,當前還沒有十分明確的統一定義。在大數據時代的時代背景下,我們可以分析更多的數據資源,處理與之類似的各種現象的數據,而不是傳統上的隨機采樣。在大數據技術支持下,農村初中英語教師可以更好地分析學習的學習動機、學習行為和考試分數等數據,從而可以更好地服務英語教學改革。
伴隨著農村初中網絡環境水平的提升和教師網絡媒介素養的提高,農村地區學校也開始采用網絡在線教育和開放式的課堂教學,為大數據技術在農村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使用提供了現實基礎,也為初中英語教學改革活動提供了更為廣闊的思路。
農村初中英語課程資源開發要立足于學生的現實情況,充分考慮不同學生的學習風格和學習程度,注重學生的個性化教學。單一的理論教學模式不能滿足學生的英語學習需求,也不利于發揮學生的學習才能,因此在開發英語課程資源的過程中需要把握好以下幾個原則。
第一,生活性原則。從英語課程開發建設的視角出發,課程資源的選擇應該取材于學生的現實生活,從而保證教學內容貼近學生的現實需求,更加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第二,直觀性原則。在初中英語課程資源開發的過程中,教師要善于運用影視資料或創設語言情景來進行教學。直觀性的情景教學可以使英語課堂教學具體可觀,營造一種生動活潑的課堂氛圍,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有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
第三,主體性原則。從課堂學習的主體因素來考量,在進行英語教學資源開發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調動學生的英語學習積極性,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建立班級英語角,鼓勵學生制作英語墻報等來收集身邊的英語材料,從而實現英語學習資源的分享交流。
第三,與時俱進的原則。時代處于不斷的發展變化過程中,教育理念和教育信息資源也處于不斷更新的過程中,因此在英語教學資源開發的過程中,英語教師要緊跟時代發展步伐,不斷轉變教育思想理念和捕捉時代發展氣息,從而讓英語課堂教學資源與時俱進,貼近學生的話題。
在大數據時代,豐富英語課程資源,有利于實現英語課程標準的各種課程目標,最大限度地發揮英語課程資源的教學價值,提升農村初中英語教學質量。同時,教師是開發英語課程資源的主體力量,是英語課程資源的核心,提升教師專業素質,加強教師開發與利用英語課程資源的理論素養與技能,有利于為農村初中英語課程資源建設注入新的活力。
首先,促進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改革。伴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和新課程改革的實施,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建設成為基礎教育的重要研究課題,教學方式的創新也是此次新課程改革的重要標志。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推動了教師教學思維的轉變,同時也創新課英語課堂教學模式,建構了新型的師生關系。
其次,重新定義學生的課堂地位。受傳統英語教學理念的影響,部分教師一直是英語課堂知識的講解者和組織者,學生處于被動的地位。通過英語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建設,強化了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從而培養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在大數據時代背景的影響下,農村地區的初中英語課程資源主要有校內資源和校外資源兩種。校內資源主要包括英語教材與相配套的練習書、光盤資源和掛圖卡片;外部資源主要包括影視節目、電視節目、報紙雜志和網絡信息等。基于大數據時代開放性的學習特征及新課程教改的指導,英語教師要構建內容豐富和特色鮮明的英語課程資源,發揮學生小組學習和探究式學習的優勢,培養學生的英語自學能力,從而創新英語課堂的教學模式。
創新開發英語教材的內部資源。英語教材資源是重要的課程資源,在英語教學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在大數據技術的支持下,英語教師要善于將教材的電子資源、活動手冊、掛圖及多媒體光盤等資源進行重新整合和利用。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英語程度和具體的教學需求,通過網絡平臺或多媒體資源進行合理編選和播放,幫助學生充分利用這部分教學資源,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情感和開闊學生的英語文化視野,從而提高英語課堂的教學效果。
積極開發校內英語教學環境資源。校內英語教學環境資源的開發可以為英語教學活動提供良好的支持,因此,校內英語教學環境資源的開發和建設也是英語課程資源體系建構的重要組成部分。校內英語課程教學資源主要包括圖書館、英語語音室、多媒體和校園英語文化景觀等。英語教師要積極通過學校教學資金支持進行英語教學設備的購置和建設,為大數據時代下的英語課堂教學提供良好的硬件環境支持。
善于利用社會英語教學資源。初中英語課程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掌握必要的英語知識和擴大學生的文化視野,因此英語教師的教學資源不應該局限在課本之內。英語教師要善于利用校外的課程資源,滿足學生英語學習的不同需求。為了切實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交際能力和運用能力,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社會實踐活動,從而在具體的社會實踐活動中鍛煉自己,如到周邊的旅游景區當小志愿者或者結合景區的內容用英語和游客進行交流,從而體現英語學習和交流的樂趣,增強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和社會實踐意識。
合理利用大數據網絡資源。在大數據的時代背景下,網絡開放式學習和網絡學習資源的合理利用成為學生英語自主學習的重要途徑。因此,英語教師要善于利用大數據環境和信息網絡技術為學生創建必要的英語學習環境,通過網絡英語學習資源的自主學習,幫助學生建構個人的英語體系結構,從而實現現代信息技術和初中英語教學的融合,促進基礎學科的教學質量。
在貴州農村地區初中教學中開發和創建課程資源,從條件性英語課程資源和素材性英語課程資源的分類的角度進行研究,對英語課程資源體系進行構建。不僅是新課改對英語教師提出的教學改革要求,也是大數據時代背景下鄉村英語教學改革的必然要求。英語教師只有轉變英語教學思想,充分利用大數據技術下的資源優勢,構建初中英語課程資源體系,才能滿足學生的英語學習需求,實現英語課程教學改革的實施和教學質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