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飛寧
曾經有一位名人說過,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卻各有各的不幸,而我在這里想說,好的班級是相似的,而大部分的班級卻各有各的特色。我明確了班主任工作是一項塑造學生靈魂的工作,是一個長期、曲折的過程,尤其在新課改的形勢下,怎樣更新教育理念探索出一條更加行之有效的育人之路尤為關鍵。以下就班級管理膚淺的談幾點個人的看法。
一、關注班級管理中的創新意識
1.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班干部只能由少數同學擔任,為了讓全體同學都能參與班級管理,充分調動每一位同學的主人翁意識,我們采取了“值日班長輪換制”來配合班委工作。每天的值日班長由同桌兩人同時擔任,共同協助班委開展工作,同時值日班長也應獨立開展一些創造性的工作。除對班級的日常紀律、衛生、學習等情況作好記錄外,還應根據當天具體情況安排班級工作,如:排解同學糾紛,安排課外娛樂活動等。值日班長輪完一遍后,即由全班同學選舉產生“優秀值日班長”予以表彰,以調動同學們工作的積極性。就是要一切措施、條件都是為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個性張揚而選擇設計的。還要讓學生能夠與教師一起選擇、設計和完成多種教育活動,做到主動參與、全體參與和全程參與,提倡學生做班級的主人,以積極的姿態投入到教育過程之中。
2.積極創設創新氛圍
創新教育不是競爭性教育,而是合作性教育,是一種以學生為主體、以師生合作為基礎的不斷優化教育環境的民主型教育。這就要求教師要具有平等民主的作風,以平等、寬容、友善、引導的心態對待學生,讓學生的身心自由地表現和舒展開來。教師要培養學生對自己創新能力的自信心和獲得創新成就的勇氣,積極鼓勵學生去探索,選擇新途徑和新方法處理問題,善于激發學生不斷創新的欲望和需要,促使學生的心理處于不斷追求創新的“臨界”狀態。
3.提倡學生的質疑
提出一個疑問,就是創造的開始。提倡學生質疑,能培養學生既尊重教師,又不迷信教師的敢想敢說的創造精神、批判精神,使他們成為創造型、開拓型的人才。這需要教師在班級管理中做到幾點:1、是鼓勵學生對管理質疑,激活學生的生活熱情和內在潛能。2、是鼓勵學生敢于打破“常規”,敢于標“新”立“異”、敢于用前所未有的方法去解決所遇到的問題。這樣才能使學生的創新能力得到煅煉,使學生的創新意識得以升華。
二、關注班級管理中的弱勢群體
每個班級總有一部分學生,由于生活的經歷,周圍的環境,以及自身的接受能力等各方面因素,造成了學習上的困難,他們的共同特點是:上課不專心聽講,聽不懂;作業不能及時完成或應付了事,不會做;考試發呆,不會考,但不管怎樣,他們還要一次一次地參加各種測試,還要長在成人,將來還是要面對社會,面對生活……怎樣對待這部分學困生呢?應該用新課程標準的新理念來善待他們。1.人人學有價值的課程;2.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課程知識;3.不同的人在不同的課程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三、關注班級突發事件的處理方法
1.加強交流,妥善處理
加強各方的聯系和配合是處理好突發事件的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是妥善處理事件的重要因素之一,關系到處理事件能否達到預期的教育效果,關系到師生關系能否溶洽的問題。如加強老師之間的交流,有利于發揮老師集體的智慧和經驗,對學生的問題作出合理的處理,對問題的解決達成共識,增強對學生的說服力;加強師生間的交流,有利于了解學生的心理和想法,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依此進行分析,做出一個公正、客觀、合理的解決問題的方案,做出一個令學生信服、滿意的回答。
2.發揚民主,相互尊重
這是處理好突發事件的一個平臺,只有在這個平臺上處理,才會使教育變得富有感染力。如學校一再規定學生勿戴墨鏡進校上課,可偏有個同學還戴一副墨鏡,于是我走過去詢問究竟,他說有眼疾,并將墨鏡摘下,我一看愣住了,一雙通紅通紅的眼睛正膽怯的望著我,雖然他壞了學校的“規矩”,但我還是表揚他上課很積極,當這位同學戴回墨鏡的時候,我發現這時的同學上課似乎變得更有精神了。我想這是尊重的力量,當你尊重學生的時候,也一樣會贏得學生的尊重。
四、關注班級管理中的兩個策略
1.樹學生成長的志氣
在我的班中不會有學生因學習成績不好而受輕視,因為我會為他樹志氣。我班辦有“班級月報”,每月向家長匯報班級任何一方面有突出表現的學生,這比口頭表揚讓學生和家長重視。每次出報之前,我會讓學生自己申報表揚項目。對于受到校級、區級表彰的學生,除學校表彰之外,我還有兩種補充做法:一是家長會上大張旗鼓地宣傳,并獻花給他的父母。二是把照片和事跡存入班級榮譽冊,將其照片做成電腦背景,使其形象每天都在大屏幕上出現。
2.了解學生成長的煩惱
記得有一名優秀的女學生對我說,每到大考她就緊張得不行,為此她很煩惱。我首先對她的實力進行了肯定,告訴她越放松就會發揮得越好,并介紹了一些放松的方法。在不久的一次考試時,我來到她的考場外,招手叫出她隨意聊幾句,并一再暗示她是最棒的。那次考試她成績出奇的好。在考試總結中她記錄了這件事:“最讓我感動的是老師場場不落,她的鼓勵給我無窮的信心……老師是我最可信的朋友。”以后考試時我再問她是否需要我這個朋友再次助陣,她笑了,說自己已經找回了自信,今后就不再麻煩老師朋友了。
總之,作好班主任工作,一定要根據學生的特點,在關心、關懷的基礎上,傾聽學生的心聲,真誠地欣賞學生的長 處,贊美學生的優秀品質,就一定能夠帶領學生,完善人格,走向人生的新境界。
學生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產品,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上必須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以學生為主體,培養他們的自主管理能力,唯其如此,班級才能朝著健康的軌道發展,學生的素質才能真正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