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秀寧
《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提出了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這一全新理念。這一理念促使當前的教育教學發生“革命性”變革。
那么如何促進信息技術與初中英語教學巧妙地達到深度融合,從而實現《英語課程標準》中提出的總目標,提高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呢?筆者認為主要應從以下方面入手:
一、課堂篇
(一)突出學生主體地位,讓學生參與信息技術的制作和運用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只有在學生積極主動參與下,才能實現知識和能力的轉化。因此讓學生參與到信息技術的運用中,樹立學生的主人翁意識。
在外研版教材七年級上冊module 4 healthy food unit 3, 優秀生就參與到了課件的聽力訓練環節的設計中。讓兩個學優生錄了一段兄妹之間有關家中食物的對話,為了錄出良好的英語視頻。這兩個學生充分利用課余時間進行練習,他們表示通過這個活動,意識到自己需要多練習口語。
讓學生參與課件的制作,激發了學生的學習內驅力,這也就真正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二)通過多媒體信息技術,刺激學生的多種感官,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研究表明,多種感官共同參與教學,可以提高學生們的學習效率。信息技術的一大優勢正是可以調動學習者的多種感官。
例如,在外研版七年級上冊module 3 my school unit 2 單詞的學習中,通過展示學校各種場館的圖片,刺激學生的視覺,來幫助學生記憶相關單詞。在外研版七年級上冊module 1 my classmates unit 1 Nice to meet you 的導入環節,通過歌曲whats your name? 刺激學生的聽覺,視覺來激發學生興趣。在外研版七年級上冊module 2 my family unit 2的導入環節,播放央視公益廣告 家庭- family,激發學生的情感,完成該課的德育目標。在外研版七年級上冊module 4 healthy food unit 2,通過聲音來突破本節課重難點---不可數名詞和可數名詞的區分。在核對“true or false(判斷正誤)”這道題的答案時,課件在顯示答案的同時,還伴隨yes/no的聲音。這調動了學生的聽覺和視覺。
(三)與時俱進,高效利用鴻合白板,希沃白板中合適的工具
鴻合i學,希沃白板的教學生態有著軟硬聯動、即時互動、海量內容三大亮點。我在常態教學中經常使用它的書寫功能,大小屏互動,倒計時工具等多種功能,有效地提高了教學效率。
例如,在外研版八年級下冊module 4 unit3,進行寫作練習時,用手機分別拍下不同層次學生的作文,然后上傳影像,達到大小屏互動。運用屏幕書寫功能評價學生的作文,同時要求學生改正自己的錯誤。這樣節約了時間,還以其新穎性,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
在外研版七年級下冊module 4 healthy food unit 3的對話接龍小組活動中,利用倒計時工具,給每個組1分鐘,公平透明地開展小組競賽,通過這個活動使得全班學生都高效地參與了對話練習,這個活動很受學生歡迎。
(四)通過微課和云盤實現翻轉課堂,拓寬英語學習渠道
微課是基于問題解決,針對英語教學中的某一個問題或一個知識點展開教與學,靈活、合理利用信息技術,在較短的時間內幫助突破重難點。
例如外研版八年級下冊從module 2到module 4,這三個模塊是遞進式的學習現在完成時,所以在module 4 unit3的現在完成時復習環節,通過微課和微練習題有效地對這三個模塊的現在完成時進行了總結。節省了課堂時間,使師生在課堂上有更多的時間應用于交流與互動,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在微課錄完后,放到班級云盤,供學生自學使用。我校地處郊區,家長文化水平相對較低,不能很好地輔導孩子的英語學習,微課和云盤的配合使用,就解決了家長的這一后顧之憂。
(五)VOKI和錄屏軟件的配套使用為學生聽力保駕護航
VOKI能生成大量的視聽資源,再通過喀秋莎的錄屏功能,把聽力錄下來,生成一個動畫視頻。即可以按實際課程需要生成聽力資源。
例如在外研版八年級下冊module 7 unit 2, 聽力訓練環節,播放VOKI和喀秋莎生成的聽力材料,為后面的寫作做鋪墊。
二、課外篇
(一)通過微信,教會家長使用“有道”詞典等軟件,使得家長能輔導孩子
學生在預習課文或者朗讀課文時,經常會遇到不會讀的單詞,而家長文化水平又有限。所以我錄制了一個小視頻發到班級群里,教會家長如何使用有道詞典,讓孩子掌握正確讀音。現在我學生的家長們不再為這個問題發愁了。
(二)手機和音標掛圖結合,助力音標學習
初一第一學期的一個重要教學目標,是讓學生掌握音標。在學校學完音標后,要求學生回家及時復習音標,跟著音標掛圖跟讀音標,同時用手機拍下來,發到微信群里。通過這個方法,絕大部分學生都掌握了音標。
(三)“英語趣配音”,“微信群”助學生的口語一臂之力
有相當一部分中國學生口語比較弱,郊區農村學生更是如此。為了提高學生的口語,給家長們介紹了“英語趣配音”軟件,要求每個孩子每周至少配一次音,并發送至微信群。現在很多學生喜歡上了配音,每星期至少完成三次配音。該軟件真正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
現代信息技術通過視聽結合聲圖并茂,動靜相宜的表現形式,生動形象地展示教學內容,擴大學生視野,開闊學生眼界,能極大地活躍課堂氣氛,充實和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有利于開發學生智力,培養和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理解能力、創新思維能力。
在以后的教育教學工作中,繼續探索如何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優勢,促進教學。但是運用信息技術教學的同時一定要切合實際,不可把它上成一堂表演課與作秀課。
總之,有效地把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深度融合才能提高英語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