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旭芬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 9 自然段。
2.想象描繪的畫面,感受樂曲的美妙。
3.分辨課文中哪些是實在的事物,哪些是由事物引起的聯想,體會兩者結合的作用。
教學重點:想象描繪的畫面,感受樂曲的美妙。
教學難點:分辨課文中哪些是實在的事物,哪些是由事物引起的聯想,體會兩者結合的作用。
一、溫故知新,導入新課
1.指名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2.復習為什么彈了一首又一首?究竟是什么打動了貝多芬的心,使他要彈琴給盲姑娘兄妹聽?
兄妹情深、家境貧窮、熱愛音樂,懂音樂,月色美妙。
過渡:偉大的音樂家貝多芬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創作出《月光曲》的?這首曲子到底有多美?讓我們進入本課的學習。
二、研讀課文,重點探究 《月光曲》
1.課件出示探究問題:怎樣的情景使貝多芬創作了第二首曲子,即世界聞名的《月光曲》?
①教師啟發情感:“詩文不是無情物”,一首名曲的誕生何嘗不是如此呢?古往今來,皎潔浪漫的月光最容易催生出膾炙人口的名篇佳作《月光曲》也是如此。
②學生活動:共讀觸景生情、情景交融的段落(第8自然段),感悟交流。
點撥歸納:貝多芬彈奏《月光曲》,是出于對窮兄妹倆的同情;是因為盲姑娘愛音樂、懂音樂,成為貝多芬先生的知音;也是當時月光籠罩下的美妙環境使貝多芬觸景生情。
(出示課件)景——萊茵河畔的農家小院、燭光熄滅、月光融融、清幽雅靜。
情——兄妹情深、對音樂藝術的無限向往、貝多芬的創作靈感。
2.引導學生運用聯想和想象談談《月光曲》的內容,體會情境,感知文中第 9 自然段描繪的畫面。
過渡:如此清幽的環境,如此酷愛音樂的盲姑娘,此情此景讓貝多芬想了許多,于是他想把心中這份情感借助于這清幽的月光用音樂釋放出來。面對清幽的月光,他按起了琴鍵——聽!
(播放貝多芬的《月光曲》,學生靜靜欣賞。)
在這樣優美的音樂聲中,我們的腦海中是否浮現出了一幅幅畫面?兄妹倆身處這美妙的旋律中,他們仿佛看到了什么?
①學生讀語段,想象畫面。②交流三幅畫面
引導點撥:
A.多媒體創設情景,理解課文詞句,體會感情。
第一幅畫面:月光照耀,微波粼粼。月亮出現在哪兒? (引導學生注意“水天相接”。)。聽到貝多芬的琴聲,皮鞋匠仿佛覺得月亮從大海上慢慢升起,這是一個幽靜的大海上的月夜。你們想這時貝多芬在怎樣彈琴?(貝多 芬可能是輕輕地按起琴鍵,節奏也比較慢,此時他的心情比較平靜。)
B.第二幅畫面:月亮升高,風卷浪涌。 教師:貝多芬繼續彈著,皮鞋匠靜靜地聽著,他又仿佛看到了什么?(月亮越升越高,穿過一縷一縷輕紗似的微云。)這時貝多芬的琴聲比開始時怎樣?(節奏加快,曲調變得激昂。)
C.第三幅畫面:月光照耀,波濤洶涌 教師:皮鞋匠聽著聽著,覺得海上刮起了大風,卷起了巨浪,這情景可以用一個什么詞來形容?(波濤洶涌。)雪亮的浪花一個連一個朝岸邊涌過來……此時貝多芬在怎樣彈琴?節奏又是怎樣的?(貝多芬越彈越激動,節奏也越來越快。)
③交流語段中的“變”,指導朗讀。
交流:月亮的變化(升起——越升越高——穿過微云。) 大海的變化(微波粼粼——卷起巨浪——洶涌澎湃。) 朗讀指導:語氣由輕到重,語速由慢到快,語調由輕柔徐緩到激昂。
小結:通過剛才的交流,我們體會到畫面及樂曲旋律的變化與貝多芬的情感變化是一致的,這就是曲為心聲。它優美的旋律讓我們產生豐富的聯想,還讓我們感受到音樂家深厚的情感,這也是《月光曲》之所以能成為經典的原因。
④教師:月光下的大海千變萬化,這些景象真的在茅屋外面發生了嗎?(不是,是聯想)誰的聯想?:你從哪兒看出這是他們的聯想?(好像、仿佛)
思考:皮鞋匠所想象到的,盲姑娘有沒有想到和看到呢?從哪兒可以看出來?
預設:引導學生抓關鍵詞句來思考,盲姑娘的臉是“恬靜”的,眼睛是“睜得大大的”,可見她也陶醉在了音樂所創設的畫面中。“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從來沒有看到過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濤洶涌的大海”,“仿佛”指哥哥看陶醉在琴聲中的妹妹,從妹妹專注而平靜的神情中產生的感覺。他感覺到妹妹也和自己一樣,被琴聲帶到了月光下的大海。這是一個多么寬闊自由的天地,又是多么光明、美好的景象,這正是兄妹倆所向往的情景。貝多芬的琴聲帶給了兄妹倆無窮無盡的想象。音樂,真的是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3.再次指導有感情地朗讀第 8 自然段,指導背誦。
可采用分層讀、賽讀、齊讀等多種形式朗讀;還可讓學生當配音演員,結合課件呈現的畫面配上文字。
背誦展示
三、讀寫結合,拓展延伸
1.引導學生體會聯想和想象在文中的作用。
(1)引導對比:可試著把聯想部分去掉,看文章會變得怎么樣。
(如果把聯想部分去掉,文章會顯得太平淡,沒有那么深刻感人了。)
(2)指導讀和寫。
教師:讀這類文章時,要搞清楚哪些是敘事,哪些是聯想,從而很好地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我們在寫作時,也可以嘗試著把現實和聯想結合起來。不僅要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寫下來。有時還要把想到的寫下來,在文中恰當地加入聯想和想象,文章就會更加充實,表達的感情也就會更加豐富、深刻。
(3)教師播放其他曲子,學生靜靜傾聽,展開聯想和想象,把想到的情景寫下來。
(4)學生配樂讀自己寫下的文字,其他同學可進行點評。
四、作業設計,鞏固提升
1.摘抄文中自己喜歡的句子,豐富積累。
2.選一曲自己喜歡的音樂,聽一聽,你產生了怎樣的聯想和想象?試著寫一寫。
3.完成本課對應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