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永飛
我國現有教育與教學模式正在受到數字化信息技術的巨大沖擊,移動設備、碎片化學習、視頻學習已成為普遍趨勢,特別是最近興起的“教育云”和微課程已使課堂景觀、教學方式、學習方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信息化背景下的學習,讓課堂更豐富生動。曾經的學習,老師在講臺上講,學生緊盯黑板,不時低頭寫筆記,整個課堂就老師的聲音,學生容易感覺枯燥乏味。當電子白板投影儀等教學設備引入教室,老師們常用ppt展示課件,更有用心的老師利用其他軟件制作教學材料,只為讓學生更多參與課堂,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我記得以往一張黑板,一支粉筆,再加上自己整理的教學資料就是當時的教學工具。當時想,如果教室有電腦投影儀等教學設備,會更好開展教學活動的。
在信息技術背景下,各種教學方式、教學觀念、教學管理等等一系列的新理念在不斷的出現并普遍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課堂內,信息技術使得教學更為生動、豐富有趣;課堂外,學生可以通過觀看相關的視頻,自己進行有效的學習。這種課上課后的有效結合有助于我們開展自身的學習和發展。在傳統教育里,學生獲得知識的途徑主要通過教師、課本、課外讀物,尤其是對課本知識的掌握更多的是靠教師在課堂的講解,學生掌握知識的多少取決于教師傳授知識的多少。
網絡信息延伸了課堂的有限空間,學生可以從網絡上獲得大量與教學內容有關的圖片、影像、文檔等相關資料,大大豐富了內容,擴大了視野,具有獨立性、自主性、趣味性。移動教學設備能使學生在學習上真正實現時空的超越;可以增強學習者的學習興趣,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使教員對象進行擴展,能使更多的人接受更好的教育;使學習者真正實現終身學習。移動學習與固定遠程學習相比,具有靈活簡便的特點。移動學習的便攜設備突破了有線連接所帶來的束縛,學習者不再被限制在電腦桌前,可以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進行不同方式的學習。移動學習除具備了數字化學習的所有特征之外,還有它獨一無二的特性,就是它不受空間和時間的束縛,可以自由自在、隨時隨地地進行不同目的、不同方式的學習。學習環境是移動的,教師、研究人員和學生都是移動。信息時代的到來讓我們的學習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它打破了學習的空間和時間的局限,我們可以通過多種形式來學習,可以說我們的學習方式會被完全改變。但我們也應注意的,再利用網絡學習時我們應注意方式,別在網絡中迷失了自己。
另一方面,信息技術在一定程度上也摧毀了許多學子,比如由于我國目前網絡監管力度不夠,網絡上傳播的各種不良信息,網絡上傳播的各種不良信息難以消除,影響了很多青少年的成長;還比如在學校,手機的普及使得學生們想法設法的用手機上網娛樂而不是認真地聽老師講課等等,影響了人才的質量等。
因此,我們在使用網絡的時候要學會判別是非對錯,用辯證的眼光去看待網絡或許更有利于我們自身的學習和發展。雖然信息化已逐漸深入教學,在使用過程中,仍然有很多問題,城市較農村偏遠地區使用更頻繁,即使農村偏遠地區有相關硬件設施,但老師缺少相關實用培訓,不會使用,或者使用會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準備,覺得麻煩。只是在上示范課時才使用。目前,信息技術帶來的負面影響是不可忽略的。網絡學習變得越發普遍,線上微課學習和線下傳統學習相結合,結合自己情況,安排學習時間和方式,讓學習不再固定于教室和時間。這是信息化時代的產物,即使已過學生的年齡,也能方便及時學習自己想獲得的知識或技能,并能在大數據時代下,時實展示學習效果,比如檢測項目的設置,學習情況記錄等。
網絡信息技術使得教育的內容得到優化,教育方式不再單一,教師與學生的交流方式也不僅限于面對面交流了。在學生學習方面,學生可以在網絡上尋找自己所需要的知識,主動學習,學習內容豐富多彩,與此同時,可以和老師、同學在線交流,學習效率有所提高等等。
任何東西都有兩面性,?想要只享受信息技術帶來的好處的話,現在的我們自己就只能靠個人的自我約束能力,控制自己不去吸納不良信息,學會挑選適合自己的、良好的信息。信息技術不僅提供了更多的學習資源,也豐富了我們的學習方式,提高了學習質量,加快了知識更新速度。但是也會讓部分學生失去學習自主性,依賴互聯網,反而會使學習能力下降。因此,只有正確使用好信息技術,加強自身修養,才能發揮信息技術在教育與學習中的積極作用。
網絡教育具有豐富的教學交互手段和突出的教學交互功能,可以為學生與教師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進行教學互動和協作學習提供網絡學習交互環境和平臺,學生通過教學交互獲 得需要的教學資源、學習指導和支持服務。信息技術不僅提供了更多的學習資源,也豐富了我們的學習方式,提高了學習質量,加快了知識更新速度。但是也會讓部分學生失去學習自主性,依賴互聯網,反而會使學習能力下降。因此,只有正確使用好信息技術,加強自身修養,才能發揮信息技術在教育與學習中的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