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文華
一直以來,初中地理教學改革面臨著種種困難,地理學科在初中教學中一直都是弱勢學科,由于學校、教師、學生、家長等多方面的問題,致使初中地理課堂改革停步不前,長此以往,不僅影響學生高中地理的學習,對學生地理素養的培養也非常不利。因此,初中地理課堂新的理念的滲透迫在眉睫,活動教學方式的普及問題應運而生。我國的新課改也受其啟發和影響,隨著新課程標準的出臺,活動教學理念被各地教師研究和引進,成為很多地理教師運用的教學方式,各地教師都逐步探索適合我國初中地理課堂的活動教學實施策略。
一、地理活動教學綜述
(一)地理活動教學的概念與特征
1.地理活動教學概念
“活動”概念在不同的領域中都有提到,在教育學領域,既有人提出是一種教學觀念,又有人認為是一種教學方法,還有人認為是一種教學方式。我認為“活動教學”是改變傳統“講授式”教學的一種新型的教學形式。通過改造傳統課堂的“滿堂灌”“一言堂”等陳舊觀念和單一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主動探索主動參與,養成勤動手勤動腦的習慣,促進學生各方面能力平衡發展的一種教學方式。
2.地理活動教學的特征
(1)活動教學的實踐性:(2)活動教學的自主性:(3)活動教學的全面性:(4)活動教學的合作性。
二、活動教學方式的效果分析
(一)活動教學實施準備
在目前的初中地理教學中,由于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活動教學的開展實施仍然困難重重。為了探索活動教學方式的有效性,本人和本班學生做了充分的調研及課前準備。本人所任教的班級在七年級上學期已經學習過自然環境各地理要素的分析方法,并且在上一章學習過“中國的地域差異”,學生具有一定的知識儲備量及分析能力。因此,本文選取中圖版七年級下冊“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自然差異作為教學內容,在密云區第五中學的兩個班級分別開展兩種不同的教學方式,初一11班采取傳統講授法教學,初一12班采取活動教學方式。通過分析課堂檢測結果及學生調查,探討活動教學的有效性。
(二)活動教學的效果分析
1.課堂檢測結果分析
通過在兩個不同的班級實施不同的教學方式,11班采用傳統教學方式,12班采用活動教學方式分別進行教學。課堂檢測選取七道選擇題,1-5題為基礎題,6-7為提高題。
分析可以看出,基礎題1-5中12班成績明顯高于11班,提高題6-7兩個班差距不是很大,總體平均分12班高于11班。從統計的結果來看,基礎題考察的是學生當堂的學習效果,使用活動教學方式的12班成績明顯高于11班。而提高題不僅要運用到學生的基礎知識,還要依靠以往積累的讀圖分析能力才能得到正確答案,讀圖分析能力是長期培養的結果,所以兩個班提高題平均分的差別不是很大。綜合在其他平行班實驗,結果也是大致相同。通過課堂檢測的結果綜合來看,實施活動教學方式的班級正確率更高一些,由此可見, ??????????????????????????????????????????????????????????????????????????????????????????????????????活動教學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的基礎學習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課堂的教學效果。
2.學生訪談結果分析
(1)訪談的問題
①在課堂活動中自己是否積極參與活動與人交往?
②是否認為本節課比以往傳統講授的課效率更高?
③能否通過教學活動完成本課的學習目標?
④活動中是否有克服困難的經驗?(口頭介紹過程及體驗)
⑤本節課結束后認為自己有什么改進的地方?
(2)訪談結果分析
通過對實施活動教學的12班,隨機抽取學生進行訪談,圍繞著以上五個問題,及時記錄整理。通過對記錄的整理分析結合課后教學反思,得出以下結論。
①通過活動教學,學生學習熱情普遍提高,在活動中絕大多數同學積極加入討論,尤其是以往課堂較少發言的同學,當堂課進步很明顯。
②同學們都能通過活動快樂地學習,也學會將地理與生活聯系在一起,在保持課堂輕松氣氛的情況下,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教學目標,。
③一部分同學介紹了自己在課堂中的心理路程,由膽怯逐漸改變,克服自己內心的恐懼,舉起手主動發言,主動參與課堂。很多同學認為下次活動應該更加主動勇敢的交流。
三、結論與展望
經過選用同一課題在水平大體相同的兩個班進行傳統教學與活動教學的對比實驗,通過課堂活躍度、課堂檢測結果、學生訪談等方面分析得出以下結論。
第一,在課堂中實施活動教學的班級,同學們的熱情比較高漲,大部分學生都主動參與進來,在設置“南北方人”的兩組角色的情況下,各自為自己組的人加油出力,在自己組的代表回答有誤時也都積極舉手補充。反之,在傳統授課的班級,學生略顯疲憊,活躍度不高。因此,在初中地理課堂中,引入活動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有利于形成他們團結合作的意識。
第二,通過課堂檢測的結果來看,實施活動教學的班級成績明顯好于傳統教學的班級,基礎題上這種優勢更加明顯,由此可見,通過活動教學的班級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更加到位,運用到能力遷移的部分也有一些優勢。因此,實施活動教學還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有利于鞏固學生初中的地理基礎知識。
第三,通過課下對實施活動教學班級的訪談,很多學生都表示很喜歡這種教學方式,重點選取了平時課上極少發言而在本堂課中進步明顯的同學進行訪談,很多學生表示突破了自己,認為自己今后要有更大的進步,這部分同學的課下作業小論文也完成的非常出色。可見,實施活動教學對班級里的“中間”學生作用更加明顯,因此,實施活動教學對整體班級的學習氛圍和長遠發展都有益。
活動教學理念提出后,廣大一線教師都開始投入實踐。大家都漸漸明白活動教學對地理學科的重要性,對中學地理教學帶來極大的挑戰與突破。但在實際中實施活動教學時,不能盲目帶到室外,為了活動而活動,脫離課堂的本質。在實施的過程中作為一個教師要做好充分準備,不僅要了解地理學科的狀況,還要根據具體的學校條件及資源、學生的學情等方面綜合考慮。本文只是以一個教學案例的實施結果來詳細分析活動教學的優點,還有很多類的活動可以投入到一線課堂中,本文并未一一列舉。本人從事教育行業時間較短,因此有很多不足,如有不當之處,敬請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