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歡
(廣東職業(yè)技術學院,廣東佛山 528041)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按照廣東省委教育工委統(tǒng)一部署,民辦高校黨委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探索形成“3+4+5”主題教育開展模式,以全覆蓋、全過程、全方位——“3 個全面”,以學習教育突出“深”、調(diào)查研究突出“實”、檢視問題突出“真”、整改落實突出“嚴”——“4 個突出”,以理論學習有收獲、思想政治受洗禮、干事創(chuàng)業(yè)敢擔當、為民服務解難題、清正廉潔作表率——“5 大聚焦點”,保障主題教育扎實開展、彰顯特色、取得實效。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是思想建黨、理論強黨的歷程,全黨始終保持統(tǒng)一的思想、堅定的意志和強大的戰(zhàn)斗力,取得了中國革命、建設各階段的偉大勝利[1]。學校黨委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要求,把開展主題教育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精心謀劃、周密組織、工作扎實,各項任務有序推進。
一是領導奏響“首部曲”,保持學習強度筑深度。黨委班子嚴格按照學習計劃,全面落實各項學習教育要求,開展集中學習和自主學習。班子成員以普通黨員身份參加支部活動,確保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貫徹到基層。
二是全體唱響“二部曲”,開展交流研討悟真理。以黨員大會、黨小組會形式,圍繞黨中央提出的8 個專項、5 個方面和學校發(fā)展5 個專題,開展集中調(diào)研整治。黨員干部相互交流學習心得,在增進認識理解中引發(fā)思想共鳴。
三是品牌展現(xiàn)“三部曲”,打造特色活動踐初心。第一,打造“青年黨員講黨課”品牌。每月安排1 ~2名青年黨員干部上臺講黨課,在提升青年黨員政治理論素養(yǎng)中,增強廣大干部特別是青年黨員干部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第二,黨委書記、校長帶頭講黨課。結(jié)合中央精神、上級部署為全體黨員開展專題黨課輔導,以“關鍵少數(shù)”示范引領來開展學習教育。第三,開展特色黨日活動。通過開展重溫入黨誓詞、重踏紅色印記、訪談初心、主題演講、誦讀經(jīng)典、參觀紅色教育基地等活動,開展“黨知識”進鄉(xiāng)村、傳統(tǒng)文化進中小學、“防范金融詐騙”知識進鄉(xiāng)村、垃圾分類、地鐵機場志愿服務等活動,為身邊群眾做好事、做實事,以實際行動踐行了忠誠于黨、服務人民的初心,增強主題教育感染力。
學院黨委堅持把做實調(diào)查研究作為有效提升工作管理水平的一項重要舉措,一以貫之、持續(xù)用力,開展“三步走”,不斷增強調(diào)查研究的針對性和現(xiàn)實性。
第一步,深入一線聽聲音。學校黨委深入基層一線開展專項調(diào)研,形成調(diào)研課題,走訪座談干部,收集各類問題,為推動學校高質(zhì)量發(fā)展、促進改革創(chuàng)新把好脈、開好方。
第二步,面向基層聽訴求。學校黨委領導班子帶頭進辦公室、進課堂、進食堂、進宿舍,訪一線員工,問廣大師生,了解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同時開展師生座談會、“領導有約”茶談會、“學生領導共進晚餐”等形式多樣的活動,搭建學生“吐槽”平臺。通過設立意見箱、領導信箱、新媒體留言等,暢通信息渠道,廣泛吸納基層的寶貴建議和訴求,著力解決痛點、堵點問題。
第三步,成果運用促提升。每次調(diào)研結(jié)束,班子立即組織相關部門及時匯總分析問題,建立臺賬和銷號制度,做到能解決的立即解決、不能解決的立出清單,分門別類,落實到人,形成專題調(diào)研報告,研究提出具體改進措施。
主題教育過程中,始終高度重視問題檢視工作,形成“三張表”,讓檢視問題更清晰、更準確、更高效。
一是制作一份對照表,認真查找問題。學校黨委班子形成檢視整改問題、班子成員檢視剖析問題,班子成員對照黨章黨規(guī)找差距,基層黨支部召開專題會議,各級黨組織將問題納入整改落實任務,為切實落實整改提供精準靶向。
二是形成一份意見表,真心納諫求教。通過談心談話、組織召開基層干部座談會、走訪服務對象、考察基層黨建聯(lián)系點等方式,既征求黨內(nèi)黨員干部意見,又征求黨外群眾意見;既聽取基層干部意見、又聽取服務對象代表的意見。
三是羅列一份問題表,找準整改靶心。聚焦檢視反思的突出問題、共性問題,列出檢視問題清單;黨員干部個人剖析出的問題,列入個人整改提升計劃,梳理匯總成檢視問題清單,為整改落實提供精準指向。
學校黨委始終將整改落實工作作為檢驗主題教育成效的重要標準,實舉措、重效果、細整改,做到“三到位”。
一是立行立改到位。目前已整改問題47 項。其中,列入立即整改事項共26 項,如學校大門門禁管理松散、學生宿舍公共區(qū)域衛(wèi)生問題、食堂飯菜質(zhì)量價格問題等。目前,立行立改問題已全部整改到位。
二是限期整改到位。主題教育期間限期整改項目,現(xiàn)已全部整改到位。如:針對教職工薪酬待遇問題,學校參照事業(yè)單位做法實施契約年金制;針對輔導員隊伍建設問題,出臺骨干輔導員選拔及管理辦法;針對教職工活動場所問題,學校建造“教師之家”,為教職員工提供教育、健身、休閑場地等。
三是持續(xù)整改到位。建立整改長效機制,明確責任人、責任處室、整改時間,按周填報整改進展,完成整改的按時銷號,真正把“問題清單”轉(zhuǎn)化為“整改清單”“成效清單”。
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主線,通過強讀強記、常學常新,黨員干部對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有了更深的理解和領悟。大家普遍反映,通過學習教育,進一步認清了差距、明確了方向、找到了路徑,推動學習成果轉(zhuǎn)化為具體實踐的自覺性主動性進一步增強。
作為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堅定理想信念,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傳播者[2]。通過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黨員干部對貫穿其中的堅定信仰信念、鮮明人民立場、強烈歷史擔當?shù)扔辛烁鼮樯钊氲睦斫夂桶盐?。大家普遍表示,要進一步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更加自覺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黨員干部堅持在學深悟透中汲取擔當“源動力”,在調(diào)查研究中找準擔當主攻方向,在對標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反思擔當差距,在整改落實中體現(xiàn)擔當責任,有力推動問題一個一個解決。大家普遍表示,要進一步錘煉政治品格,提高擔當本領,以擔當踐行初心使命,真正把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熱情轉(zhuǎn)化為攻堅克難的實際行動。
開展這次主題教育,是保持黨同人民群眾血肉聯(lián)系的迫切需要[2]。一大批困擾人民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得到有效解決。大家普遍反映,看到主題教育能夠真刀真槍解決問題,自己受到很大觸動,今后工作中將把群眾觀點、群眾路線深深植根于思想中、落實到行動上,著力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現(xiàn)實的利益問題,不斷增強人民群眾對黨的信任和信心。
這次主題教育,深入開展以案釋紀、以案說法、以案為鑒警示教育,教育黨員干部嚴守底線、不越紅線,汲取教訓、警鐘長鳴。大家普遍認為,要保持政治本色,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堅持公正用權(quán)、依法用權(quán)、為民用權(quán)、廉潔用權(quán),努力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tài)。
民辦高校主題教育中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主題教育開展不平衡。部分基層黨組織和支部對主題教育理解不夠深刻,把握不夠精準,“三會一課”質(zhì)量不高、記錄不全;個別黨務干部素質(zhì)需要進一步提升,學習教育仍有待加強。二是主題教育學習形式創(chuàng)新性、實踐性不足。部分支部開展主題教育的形式較為單一,理論學習的內(nèi)容、載體較為單一,時間安排不夠合理,與師生互動效果有待加強。三是二級院系黨建工作仍有待加強。整體而言,學校黨建工作目前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二級院系發(fā)揮黨的政治核心作用、加強組織建設、凝聚師生員工、加強學校宣傳及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仍有待加強。四是黨務機構(gòu)設置不齊,人才缺乏、投入不足。民辦高校在黨組織的工作部門設置、黨員干部職數(shù)配備、黨建工作經(jīng)費等方面都有其局限性和特殊性,專職黨務干部職數(shù)偏緊,一人多崗,壓力大;隊伍不穩(wěn)定,年齡結(jié)構(gòu)兩極化,人員流動性大、經(jīng)驗不足;黨團活動經(jīng)費有限,信息化建設投入不足,跟不上發(fā)展需要。
針對以上問題,民辦高校主題教育工作應該采取的措施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1)要充分發(fā)揮民辦高校黨組織政治核心的主責地位作用。
堅持黨建領航促學校發(fā)展,加強班子建設、以上率下,健全二級學院黨政聯(lián)席會議決策機制,堅決落實“一崗雙責”,充分發(fā)揮機制靈活的優(yōu)勢,大膽嘗試,進一步創(chuàng)新探索建立與民辦高校相適應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制度。立德樹人,勇?lián)姑?,做民族復興的推動力[3],著重分類推進、分層指導,解決發(fā)展不平衡問題,通過開展表彰、宣揚等方式樹立先進標桿,通過強化制度落實引導、規(guī)范后進。
(2)要服務當?shù)亟?jīng)濟社會發(fā)展,民辦高校大有可為,亦有所作為。
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民辦高校圍繞中心工作,把省委省政府“1+1+9”工作部署落細落實落具體,進一步推進產(chǎn)教融合、助力鄉(xiāng)村振興,為服務當?shù)匕l(fā)展干實事、干好事,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3)要善用巧用“學習強國”,推進基層黨建高質(zhì)量發(fā)展,進一步做好三全育人工作。
高度重視“學習強國”學習平臺的推廣與應用,積極號召師生黨員主動學習,每天通過看視頻、聽講話、讀文字、答試題等方式,第一時間了解黨中央精神以及與師生工作、學習、生活相關的內(nèi)容,形成“比、學、趕、幫、超”的濃厚學習氛圍,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把思想價值引領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和各環(huán)節(jié),真正學懂弄通、踐行悟透、做好做實,使之成為師生黨員理論學習的充電樁、助推劑,推動進一步做好三全育人工作。
(4)基層黨員渴望更加生動活潑的學習形式,民辦高校需要創(chuàng)新探索沉浸式、融入式的學習模式。
從主題教育開展情況來看,各基層黨員群眾均對“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開展給予高度評價[3];但同時也提出建議,如希望主題教育加強理論聯(lián)系實際,創(chuàng)新學習教育的形式和載體,增加師生參與感和體驗感等。在以后的學習教育中,努力充分汲取基層黨員群眾意見,進一步提高學習有效性和感染力,增強創(chuàng)新性,確保學習教育保持永恒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