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苗苗/楊凌職業技術學院
信息化教學是指運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環節的數字化設計,使得教學內容、教學資源與教學環境得到優化,提升教學效率。在城市景觀設計中運用信息化教學方式,為城市景觀設計提供了更多的參考資料,使得城市景觀設計更能滿足城市發展的需求。
城市景觀設計的目的,一是為了城市人群提供更多的生存空間和生存體驗,使得城市人群可以在城市化過程中享受城市化所帶來的便利,反映了城市經濟及文化發展的水平。二是為了使城市的景觀更加具有鮮明的特色。它不僅可以根據城市的歷史及自然景觀面貌去進行城市景觀的整體發展設計,使得城市化的建設更加富有美觀性,還可以把城市的文化融入城市景觀設計中,提高城市的文化底蘊,為城市的經濟和政治發展做好了文化輔助[1]。
平衡性是城市景觀設計的一大特點,它要求城市景觀設計在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基礎上去進行科學地城市景觀規劃,不僅滿足了城市人群對于美的追求,還保證了城市自然環境不受破壞,使得城市與自然環境之間共同發展。
城市景觀設計師隨著城市化發展進程及科學技術的發展而不斷發生轉變的,它不僅反映了一個城市對于美的追求,也反映了一個城市經濟、政治、文化的整體面貌。城市景觀設計總是依據時代的發展,不斷的進行設計理念的創新,為城市人群營造良好的城市生活環境,使得城市人群以更好的心態去進行學習、生活和工作。
城市景觀設計的理念和技術,也是隨著時代和科技的發展不斷進行轉變的。目前,我國城市景觀設計教學理念存在落后的現象,教師不能根據城市發展要求、時代要求、城市人群對于美的追求去進行教學理念的轉變,導致學生學習的城市景觀設計知識,不符合時代發展的需求,學生畢業以后,不能運用自己學習的知識去進行城市景觀設計,不利于學生工作的開展[2]。
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得人們的學習、生活和工作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我國教育行業也在不斷結合信息技術的特點進行教學方式的轉變,使得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變得更加豐富、全面。目前,很多教師并沒有運用信息技術去進行城市景觀設計教學中,導致城市景觀設計教學的信息化程度低。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運用信息技術去進行城市景觀信息的收集、整理和設計,已經成為當下較為普遍的一種方式。教師運用信息化進行城市景觀設計的教學,可以直觀地為學生展示城市景觀設計的知識,增加學生對于城市景觀設計學習的興趣,從而幫助學生進行知識和技能的全面掌握。
教師要想運用信息化進行城市景觀設計教學,就要對自己的教學理念進行轉變和提升,不斷認識到信息化對于城市景觀教學的重要性,把城市景觀教學的內容與信息化進行結合,使得城市景觀設計教學內容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同時,教師還要對自己的信息化軟件運用能力進行提升,懂得如何使用信息技術手段去進行城市景觀設計教學的所有環節的數字化轉變,運用計算機和互聯網去進行城市景觀設計教學資源的收集,使得城市景觀設計教學的內容更加具有趣味性和全面化,幫助學生學習更多的實用性知識。
教師還要學會運用信息技術去進行城市景觀設計教學方式的完善,使得所有教學環節都達到信息化的程度,引導學生養成運用信息技術去進行城市化景觀設計信息的收集與整理工作的習慣,不僅可以提高城市景觀設計教學的效率,還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探究性。
例如,教師可以運用新媒體藝術去進行城市景觀設計教學,教師在運用新媒體藝術的過程中,不僅可以對城市人群的審美思想進行了解,還可以不斷對自己的藝術水平進行提升,從而引導學生去了解城市的審美發展趨勢和構建發展趨勢,滿足了城市景觀設計中對于美的需求。新媒體藝術是依據信息技術發展而衍生出的傳播方式的新形式,它把信息技術與傳統的藝術進行結合,運用計算機去進行藝術形式的創作與繪畫,使得現代藝術的發展逐漸轉變為數字化和信息化的趨勢。
教師運用新媒體藝術去進行城市景觀設計教學開展,可以轉變傳統的城市景觀設計的理念,根據社會、時代、科技的發展,進行城市景觀設計的數字化創新,使得學生可以學習更多的城市景觀設計知識。教師可以運用信息技術去尋找有關于新媒體藝術與城市景觀設計相結合的案例,通過案例對學生進行新媒體技術在城市景觀設計中應用的具體講解,提高學生對于新媒體藝術和信息技術的理解,引導學生學會運用信息技術去進行城市景觀設計創作,使得學生可以設計出更多符合時代和科技發展需求的城市景觀作品。同時,教師也可以結合新媒體藝術的特點,帶領學生去進行現代城市發展與城市人群對于城市景觀設計的需求,讓學生明白人們經濟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使得人們對于生活品質的要求也在不斷提升,新穎、夢幻的城市景觀作品,已經成為城市人群所接受的普遍形式,單純的城市景觀設計已經不能滿足城市安全對于審美的需求,帶領學生去進行城市景觀設計的綜合學習,并運用信息技術去進行城市人群審美需求的收集和整理,不斷根據城市人群的需求去進行城市景觀設計創作的創新,使得城市景觀作品可以在視覺、聽覺、觸覺等方面都得到全面的提升,滿足城市人群對于景觀作品的需求,使得信息技術與城市景觀設計得到全面的結合,促進城市景觀設計的進一步發展[3]。
人類所有的活動都是依據自然的基礎上產生和發展的,自然為人類的生存和活動提供了各種資源和條件。教師在進行城市景觀設計教學時,要把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理念傳輸給學生,讓學生認識到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對于城市化發展的重要性,引導學生在進行城市景觀設計時,要遵循自然發展的條件,減少城市景觀設計對于生態環境所造成的破壞。教師可以運用信息技術去收集因城市景觀設計而破壞自然生態環境的案例,運用視頻、圖片的方式,帶領學生去了解城市景觀設計的不科學性,對自然生態環境所造成的惡劣影響,并為學生講解自然環境的破壞又給人類造成的影響,不斷加強學生尊重自然的理念,使學生可以自然和城市和諧發展為基礎,去進行城市景觀設計的創作,促進自然與城市的可持續發展[4]。
綜上所述,教師運用信息化教學方式去進行城市景觀設計的教學,不僅可以對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進行創新,使學生認識到信息技術對于城市景觀設計的重要性,轉變學生的設計理念與設計方式,提高學生對信息技術的運用水平;還可以提高城市景觀設計教學的效率,滿足了新課程標準對于城市景觀設計教學的要求。因此,教師應該不斷對自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進行提升和轉變,認識到信息化教學方式的重要性,把信息化教學方式與城市景觀設計教學進行結合,提升學生的城市景觀設計知識和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