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俊巧/宜春職業技術學院護理學院
“校園貸”現象已成為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最大變量”。高職院校大學生處于成長階段,容易受到不良網絡內容的影響,他們的思想與行為的變化又推動著網絡的變化,這種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共振關系是新時代校園網絡安全的特性,體現當代大學生與網絡安全之間的內在邏輯關系?!靶@貸”現象深刻影響高職院校大學生認知方式與行為選擇。因此作為現階段的高職院校必須要對校內的非法“校園貸”行為進行有效的干預和制止,以此確保學生身心健康安全。
隨著我國互聯網和金融行業的快速發展,許多金融貸款機構都在利用日益發達的互聯網行業開展“校園貸”業務,這一業務主要針對的對象是在校大學生,而“校園貸”因其有著門檻低、審核程序少、放貸快、額度自由等優勢贏得了許多學生的追捧和熱愛,但是在這些“校園貸”中很有非法和不正規的貸款企業和單位混入到了其中,這樣不僅不會給高校大學生帶來很多的創業和就業機會,同時還會給學生的不理性消費提供“支持”,導致學生心理出現嚴重的問題,使其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不斷的去挑戰法律和道德底線,最終由于過度的消費無法償還貸款金額,進而使“校園貸”公司對其進行相應的威脅和恐嚇,如近些年來網上經常報道大學生“裸照”被曝光,導致其自殺等現象,這樣不僅會給學生的心理造成嚴重的影響,同時還會威脅到校園安全和穩定??陀^上,校園貸的出現擠壓了“毛細血管”式的線下高利貸[1]。
作為現階段的高職院校不僅要傳授學生相應的知識,同時還要使學生擁有一個健康心理,以此來抵御社會中不良風氣的沖擊。但是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多種貸款方式已經在網上得到了極其廣泛的傳播,對于這些網絡貸款如果學生不能對其進行有效的甄別,就很有可能引發“校園貸”的風險。因此作為高職院校,在實際的教學中要積極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并要求學生科學合理的應用互聯網,并且教師還要教授學生辨別網絡信息真偽的能力。如果學生缺少預判、應對不當、出言不慎,將可能引起災難性后果。因此高校必須要對學生進行相應的網絡信貸教育和引導,具體操作如下:
(1)首先高職院校要將網絡借貸內容納入到校園安全教育體系當中,并在日常教學中要不斷加強對學生網絡借貸風險的教育,同時學校還要利用現代化信息手段,對學生的心理、以及消費觀念進行有效的教育和監督,以此來提高學生抵抗校園貸的能力。
(2)學校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同時高職院校還要在園中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勤工儉學機會,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抵御校園貸的能力,同時還可以幫助學生提高處事能力。作為現階段的高職院校,必須要將網絡信貸安全作為教育的核心內容,并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針對性的教學措施,這樣不僅可以幫助學生認識到校園貸的危害,同時還可以有效的防止“校園貸”在學校當中被惡性推廣,從而使學生的人身財產安全可以得到有效的保護。
(3)在互聯網背景下“校園貸”的傳播速度得到了進一步的加快,并且它的傳播也會更加隱蔽,同時在發生糾紛時取證也會相對困難。針對以上這些特點,作為高職院校必須要在校園內建立“校園貸”風險甄別與危機干預機制,并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以及法律觀念。在互聯網背景下高職院校原有的學校信貸安全教育已經無法滿足當前社會的發展需求,所以作為高職院校必須要對“校園貸”的甄別與危機干預進行有效的研究。高校網絡信貸安全教育必須要與大學生日常的網絡習慣特性相結合起來,這樣才能有效提高校園貸甄別和危機干預能力,從而使學生可以遠離校園貸的危害[2]。
首先,必須要認識到“校園貸”對于當代大學生的危害,然后對“校園貸”的預防措施進行有效的完善,無論是銀行機構還是個人信貸公司,都必須要嚴格按照規定進行“校園貸”操作。同時還要積極利用現代化的大數據,構建“校園貸”風險甄別與危機干預平臺,然后利用現代化的信息傳輸平臺進行有效的宣傳,以此來使學生認識到非法和不正規的“校園貸”的危害,從而促使學生可以遠離校園貸。
其次,有關部門要對非法和不正規的“校園貸”機構進行嚴厲的打擊和處罰。在開展“校園貸風險甄別與危機干預時,必須要根據高職院校大學生的實際用網情況和需求來進行,這樣不僅可以提高“校園貸風險甄別與危機干預能力,同時還可以針對具體問題進行有效的信貸安全教育。另外相關部門要積極利用有關信息網絡吸引高職院校大學生注意力,并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校園貸”風險甄別與危機干預行動中,這對提高在校大學生的校園貸安全能力有著重要的意義。
最后,要格外的重視“校園貸”風險甄別與危機干預的法律法規知識培訓,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風險防護能力,同時還可以保證高職院校大學生合法權益不會受到侵害?,F階段的高職院校屬于一種特殊的行政主體,所以必須要按照法律的規定,安排在校大學生對“校園貸”風險甄別與危機干預的法律法規知識進行有效的學習,并對學生的法律權利和義務進行科學配置,積極完善救濟制度,以此來防止貧困學生由于使用不正規的網絡貸款而產生的問題。此外,在進行校園貸風險甄別與危機干預時必須要做到相互統一,力求為服務育人而服務。
首先,學校要對不良網絡借貸平臺進行有效的監控,同時在校園內建立校園貸與危機干預工作室,并將近些年來由非法校園貸引發的安全問題展示給學生,以此來提高學生安全防護意識。校園貸與危機干預工作室必須要由專業的教師進行組建,并在校園內容建立網絡接待窗口,然后為學生提供相應的信貸幫助,并鼓勵和引導學生遠離非法和不良網絡借貸,同時還要讓學生徹底的認識到“校園貸”的危害和實質。
其次,高職院校要積極利用校園網絡進行有效的宣傳,要求學生在應用現代化網絡的過程中必須要注意遠離校園貸的陷阱,同時拒絕傳播和發布有關校園貸的消息和內容,以此來增強學生防護意識。另外,高職院校還可以利用各個班級中的微信群打造校園網絡安全化平臺,對于那些愿意接觸校園貸的學生,教師要有效的利用微信與學生建立聯系并與其進行有效的溝通和交流,然后將“校園貸”風險甄別與危機干預運行起來,以此防止學生走上校園貸的道路中。
家庭引導在“校園貸”風險甄別與危機干預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不僅可以有效的防止學生走入到校園貸陷阱當中,同時還可以提高高職院校的育人能力?,F階段的高職教師不是唯一網絡信貸安全知識傳授人員,作為學生的家長必須要積極的參與到網絡信貸安全知識傳授當中,因為家庭監督和引導才會是最為有效的行為和方式,并且作為學生的父母是家庭最大的權威,絕大多數的高校學生都會聽從父母的教會。但是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學生在網絡中可以對各種信息和資訊進行有效的了解和掌握,這樣就會嚴重的削弱父母對孩子的管理,很容易導致學生走上網絡信貸陷阱當中,無法有效的理解和認識家長對自己的安全教育。因此作為學生的家長必須要在家庭中建立起“校園貸”風險甄別與危機干預機制和責任。對學生的上網行為進行有的監督和引導,并對學生的各種行為進行有效的督促[3]。同時家庭還要與政府、學校建立統一的管理體系和制定,以此對學生的網絡行為進行有效的監督,從而有效的防止學生誤入到校園貸當中。在實際的監督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控制好學生的消費原則,對于適度的消費要給予一定支持和幫助,但是對于過度消費必須要嚴格的制止。在監督引導過程中必須要做好溝通和協調工作,從學生的實際需求出發,這樣才能將政府監管、學校教育、家庭引導等各自的優勢展示出來,從而使高職院校大學生網絡安全教育可以得到全面的推廣和落實。
本課題以本校護理學院學生為例分析高職院?!靶@貸”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并從思政教育的角度探索相應的引導策略,從根源上扼制“校園貸”在高職院校中不良影響的蔓延,維護校園穩定。研究結果可以在我校其他院系中推廣實施,同時可供同類高職院校借鑒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