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丹/桂林電子科技大學信息科技學院
學生對創新創業項目的興趣空前高漲,高校中創新項目的數量也在與日俱增,又由于項目的申報、項目的實施以及項目的審核評判等過程的工作量巨大,創新項目的管理成為了一大難題。因此,探尋一種能夠快速處理這些大量的項目任務的方案勢在必行,也是推動高校創新創業活動開展的關鍵。
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的管理在八十年代之前和之后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八十年代是一個分水嶺。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以及世界經濟大融合的趨勢,創新創業項目管理在八十年之后就開始走向快速發展的階段,在一定程度上為我國的經濟發展提供了動力。楊軍毅提出在教育培訓計劃中結合項目管理機制,能夠解決傳統培訓模式中存在的缺陷,為項目活動的教育形式提供新思路。項目管理理念在教學中的實踐也取得了初步成效,因此,在大學生創新創業活動項目中融合項目管理理論的技巧,在理論上是可行的。
高度教育對學生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要求較高,多數高度教育都是在培養學生的工作能力,隨著社會的變革,需要更多具有創新精神和意識的人才來推動社會的發展,于是高校教育也更加注重學生的創新素質培養,針對教育體制、教育方式和教育目標等多個方面來提供學生的創新能力。因此,開展大學生創新創業活動項目是各高校培養社會棟梁的必然選擇,是符合時代需要的一種教育模式,更是符合國家實現民族復興任務的需要。在各大高校,教師利用創新創業活動來引導學生進行創新性發展,這種教育形式不僅能夠教會學生如何進行創業、創業的一些普遍思維與技巧等,還能夠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創新意識,鼓勵學生將自己的創新想法付諸實現。但是創新項目的開展過程十分繁瑣,任務量與信息量均十分大,高校要想達到創新創業活動的計劃效果,就必須采取更加科學的管理方式。目前,項目管理理論在許多領域都所實踐,其在運用過程中,也能夠切實地推動項目進程,加快項目落地生根。因此,將項目管理理論運用到大學生創新創業活動中,必然能夠使得創新項目加快實施,而基于學生發展的需要和高校項目管理的需要,項目管理理論的導入成為了創新項目未來發展的必然。
在大學期間,多數學生的創業意識缺乏,認為只需要將當前專業的理論技能掌握好,先做好提升學歷的準備便可以了,完全無需過早的進行創業計劃。而有的學生在創業初期盲目自信,未能做好長遠規劃,在新鮮感褪去之后便開始應付了事,一旦遭遇困難便放棄。甚至有的學生過于謹慎,認為學生創業容易失敗,因而不敢輕易嘗試。創新創業的過程本身就是異常艱辛的,學生時期的創業失敗與否對學生而言都是一種收獲,即使是失敗,創新創業的過程中也讓學生的各方面能力都得到一定的提升。
由于學生對創業缺乏認知,認為創業大賽即創業,如果創業大賽獲得成功,就代表創業成功。當前高校為提升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往往會與社會各大高校聯合,舉辦類似于“互聯網+”這樣的創新比賽,該比賽項目也得到了許多高校的認可。因為這些賽事為大學生了解創新創業知識、掌握創業技巧、開展創業事宜等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平臺,也為社會企業提供了許多創意項目,是一項多方得益的活動。但比賽過程無論如何激勵,都只是創新創業的過程模擬,真實的創業環境是十分復雜的。在比賽中,創意項目成功與否全由評判專家來定論,而創業時,成功與否的標準是由廣大用戶決定的,其中有許多因素是無法掌控的。
在學生對創新創業沒有系統性的了解之前,多數人認為創業就是創立新的企業,這個過程中不僅需要考慮產品的研發、制作、銷售等問題,還需要考慮企業的資金運轉、人才的管理、市場環境等問題,是非常復雜的。這也導致許多學生對創新創業望而生畏,不敢進行創業的嘗試。在創業的概念中,于既有的企業中進行新產品的開發、新業務的拓展、新生產路線的構建都屬于創新創業。學校所指的創新創業多半是指后者,在大型企業的支持下,學生能夠擁有資金保障和技術指導,創業成功的機率會大大增加。此外,在校期間的學生進行創業,學校多半會給予許多資金和技術上的幫助,協助學生創業成功。而作為一名高校畢業生,在入職后經過自身的努力去發展新的業務,為企業創造更多利潤的過程其實也是創新創業的過程。
由于高校管理人員對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的重視程度不高,導致學生的創新項目質量不高。首先表現在為了快速完成項目申報,學生進行的研究都趨于淺顯,缺乏深入而實質的研究,許多學生的項目一兩周便可以完成。諸如此類的項目并沒有實質性的意義,多數是在網頁中查詢資料,然后拼湊出項目的整個過程,學生的真正創意點并沒有得到落實,因此,項目質量低、實踐性不強。
多數高校為了減少任務量,往往只注重項目的結果,對于項目在實施過程中的具體環節,并沒有采取措施去進行考核。這就導致學生出現一些投機取巧的行為,有時學生的研究根本沒有進行,只是剽竊他人的成果,然后經過加工進行申報。此外,對項目過程疏于管理,導致項目經費濫用,項目的外出研究安全也沒有保障,項目的實施質量自然得不到保障。
由于缺乏對項目過程的考核,教師在評審時往往只看答辯時的效果。而答辯時一般采取申報人口訴項目研究經過,再結合PPT展示的方式,教師根據項目申報書中的內容以及申報人的講述來評判項目是否合格。這種評價方式完全取決于立項人的臨場發揮能力,一般書面報告搶眼、答辯過程流暢的學生就能夠取得較好的評價結果,但是實際上的研究結果卻未必真如匯報時那樣。如此一來,有些付出很多的學生得到不到合理的成果,這讓學生疲于真實地去實施研究,更愿意采取一些投機手段。
高校對學生創新創業項目的信息管理極度缺乏,只有立項與結項的記錄,針對學生項目的具有進展、費用花銷、活動過程等都沒有相關的檢查與記錄。教師對學生的審評與指導也不夠到位,學生遇到問題時,很難得到解決,因為教師的責任歸置不夠具體。又由于每個學生在項目中的任務不同,所掌握的知識結構也不全面,使得項目實施起來難度高,實施的真實性也不高。
多數學校的創新項目會分兩個級別的管理,這種兩級管理模式的目的是規劃具體的責任。第一級是高校中的創新創業學院,主要負責學生的立項申報、結項審核等工作,第二級是各學院處,負責指導學生進行項目,但是第二級的工作時常出現問題,無法很好的為學生開展創業活動服務,導致學生的項目實踐不科學,甚至無法正常完成項目研究。
為了使學生創新項目能夠保質保量的順利進行,首先需要高校各管理機制相互配合,形成全面的管理體系。例如,學校的教務處負責制定項目規劃,對學生提出具體的研究要求,財務處負責核對學生項目的花銷明細以及提供經費支持,學工辦與校黨委團委對創新創業活動進行大力宣傳,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該活動中,創新創業學院和各學院則負責活動中每個項目的實施,在責任明確、工作任務清晰的情況下,創新創業活動項目才有可能順利開展。此外,高校還需要靈活調動基礎的項目活動設施,讓學校盡可能的去滿足學生的研究需要。當然,項目的高質量進行離不開教師的指導,因此要格外注重教師對學生的技術支持,要求學校各教師積極參與到學生的項目研究中,對學生進行科學的指導。
高校應當讓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規劃納入教學計劃中,讓各學院的培養計劃里都包含創新創業的理論和實踐課程。但是每個學院需要根據學生專業特點,學生興趣特點以及教師資源配置等因素制定科學的培養方案。例如,學院可以根據專業特色來制定與未來工作相關的創新項目活動,結合創新方法、項目理論、管理投資等活動,讓學生進行選讀。在教師資源方面,首先要對本院的教師進行嚴格的管理,讓他們認真監督學生完成項目研究,定時匯報學生的研究進程,對于工作認真的教師,可以采取一些獎勵措施。其次,當院內教師資源不足時,學院可以去聘請一些知名企業家、校外知名教師和成功校友等來對學生進行一些指導或者是經驗分享,這不僅能夠促進學生增長創新意識,還能夠讓學生更多的了解社會狀態,做一些更有實際意義的項目研究。
項目管理中十分重視對過程的監管。對項目的實施過程進行監管需要一定的管理設備與設施,多利用現代化技術對項目進行定時監管,能夠督促學生積極開展項目研究。例如,搭建創新創業訓練活動的大型網站,讓學生將所有活動過程都記錄起來,進行信息化管理。從學生立項開始,到后面的訓練開展、活動過程、評價結項等,所有的環節都將記錄在網絡監管體系中,通過簡便的概況呈現出來,這讓教師在審評項目時有據可依,也就能夠更加科學的審判項目的質量。
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活動多半會以項目的形式進行,因此項目管理理論剛好適用于該訓練活動,項目管理理論能夠為高校學生項目的提供科學的管理機制,讓學生創新項目在更加真實、可行以及有意義的前提下進行??偟膩碚f,高質量的學生創新創業活動能夠培養出更加適應社會發展的有用人才,是高校滿足社會要求的一個途徑,因此,需要科學的管理機制來確保活動的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