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瑞闖 蘇文光/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
高職院校勞資管理工作作為高職院校人事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管理的質量與高職院校的行政管理、教學科研和學生管理的質量密切相關,優秀的勞資管理制度是高職院校穩定的基石,也是發展的保障。高職院校勞資管理工作主要是各項福利待遇及分配、上級薪酬政策的解讀與落實,具有強烈的政策性、專業性與多重性。如勞動人事合同簽訂、工齡審核、薪酬待遇的核算與發放、正常薪級工資的晉升、職務變動后待遇的調整、社保公積金的繳納、退休手續、勞動糾紛處理等,不僅與學校整體利益相連,與教職工的切身利益同樣密切相關。因此,勞資管理工作的質量對于每一位教職工的工作積極性,乃至學校的正常運營與發展都會產生重要影響。勞資管理相關人員需要具備耐心、細心和責任心,同時要富有精益求精的積極精神來落實相關工作。基于勞資管理的工作的性質和對勞資管理人員的要求,在高職院校勞資工作中推進精細化管理的建設,加快勞資工作精細化管理的進程尤為重要。
(1)具有較強的政策性與原則性。勞資管理工作是在依照國家有關政策和規定的基礎上進行實施的。具有較強的政策性和原則性。高職院校勞資關系制度,須嚴格遵照國家或所屬省市規定的政策執行。因此,高職院校勞資管理人員必須對國家有關政策和所在省市的相關規定有充分的理解和掌握,同時在工作中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按照政策辦事,處理每項事務都要做到有據可依。
(2)連續性與時效性。首先,我國事業單位工資制度,工作政策變化頻率較高,曾經歷了1985年、1993年、2006年的改革、調整。當前的高職院校績效工資制度改革也在持續推進,受這些政策調整的影響,各高職院校要根據國家和所在省市的政策制定符合本校的調整方案。其次,學校教職工的情況都是處于不斷變化當中的,如崗位、職務、職稱、工作年限、社保繳費基數、年度考核等等,這些都和教職工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因此,高職院校勞資管理人員必須實時掌握全校人員的情況變化,并根據他們的相應的變化隨時調整相應的薪酬待遇。
(3)復雜性與多樣性。高職院校勞資管理業務繁多復雜,涉及類別可分為工資發放標準和制度的構建,人事工資結構的調整、教職工職稱職務變化的工資調整以和社保,職業年金,公積金,個人所得稅的代扣代繳等。高職院校勞資服務對象呈現多樣化和層級性,教職工種類增多,適用的工資結構有所差異,如有在編人員、聘用人員、人事代理、勞務派遣等,以上人員的工資結構和管理規范標準不盡相同,對不同類型職工的薪酬分配也不同。同類人員在不同崗位執行的工資標準也可能根據實際的工作內容產生合理性差異,綜上,高職院校勞資管理工作有復雜性、多樣性和特殊性。
高職院校勞資管理工作是和教職員工的切身利益有關的工作。高職院校勞資管理工作是否到位,關涉到教職員工作積極性、科研水平和教學質量方方面面。將精細化管理的理念運用到勞資工作中,會較為明顯的提高勞資管理工作的質量。
(1)有利于勞資工作的科學管理。由于勞資工作政策性比較強,管理過程彈性小、自主性差,大而化之。近年來隨著工資制度的改革工資政策復雜多變,工資結構繁雜,各類津貼、補貼項目較多,在工資政策的運用上也會出現不少的問題。工資政策的運用沒有結合自身實際,存在政策理解不精、不細、不實等問題。這就需要采用精細化管理的理念與方法,加強業務培訓,提升管理素質,優化人員配置,職責細化、任務明確,使所有業務人員能夠人盡其才、揚長避短,強化業務素質,通過精細化關系把復雜的事情變簡單,變規范,進而使規范的事情程序化,程序化的事情標準化,最終達到科學管理之目的。
(2)有利于勞資管理工作更加規范化。精細化管理的核心在于實行強有力的制度,規范業務人員的行為,特別強化責任的落實,形成良好的執行力習慣。高職院校勞資管理工作服務范圍較廣,層次、類型多,工作繁瑣、零碎。同時,工作的連續性、時效性很強。如:每年薪級工資的調整、社保繳費基數的調整、職稱聘任的時間等基本是固定的。若沒有一套完整、規范的辦事流程來規范業務人員的行為很容易產生工作遺漏、處理不及時等影響教職工的切身利益的事情,也會給管理人員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勞資業務人員只有按規章、規則、程序、規范辦事才會使自己的工作在政策范圍內高效的落實。精細化管理強調“精確、細致、深入、嚴化”,使工作更規范、更科學也有利于提高勞資工作的服務質量為學校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3)有利于提高勞資管理的工作效率。高職院校勞資管理部門所承擔事務復雜、多樣,有時還會遇到比較緊急且重要的事情需要處理,緊靠工作人員機械的記憶這些工作很容易出現遺漏,也會增加工作人員的負擔,工作稍微出現差錯就會帶來很多的麻煩,也容易引起意想不到的后果。所以,在勞資管理工作中引進精細化管理的理念,將勞資工作精細化、流程化,明確各崗位人員的職責、職權,這將對勞資管理工作起到極大的幫助作用。精細化管理強調各崗位人員各司其職、責任到人,避免工作出現遺漏、推諉,這將大大提高勞資管理的工作效率。
精細化管理在高職院校勞資工作中可以有效地發揮其內在的優勢來提升勞資工作的質量、效率。將精細化管理的精髓運用到高職院校勞資工作當中可以結合高職院校實際從以下方面進行:
(1)崗位職責精細化。崗位職責精細化即明確各業務人員的崗位職責,強調工作過程的每一個環節都要精確落實到位,只有如此才能避免工作中出現紕漏、錯誤。高職院校勞資工作中很多對外報送的數據,如新入職人員的工資核定,由經辦人、復核人、審核人三道程序后報送財務處發放其相應的工資待遇。經辦人需在新教師入職時整理、審核相關材料在其提供的材料基礎上核定其工資待遇。復核人對經辦人核定的結果進行效驗,這個過程并不是簡單的重復經辦人的所做的工作內容而是有針對性的,最后由審核人在宏觀上對核定結果進行終審。在此過程中相關負責人責任明確、各司其職,最終保證結果的準確性。
(2)工作流程精細化。工作流程及細化即將工作流程規范化,既有以工作內容為主導的橫向工作流程,又有以時間邏輯為抽線的縱向流程。橫向的工作流程為工作的開展提供宏觀指導,縱向的工作流程為工作的開展提供具體的行動指南。同時,在工作流程中明確各個環節的條件要求、判定標準。規范高職院校勞資管理工作流程,有利于工作執行效果和辦事效率的提升,也有利于實現勞資管理工作的精細化。
(3)工作標準精細化。工作標準的精細化也就是指嚴格工作標準。嚴格工作標準對于規范勞資管理人員開展業務工作,規范崗位要求具有重要的作用。勞資管理工作政策性較強的特點,決定了各項工作都必須有政策依據并嚴格遵照執行。在勞資常規工作中,執行者依據崗位要求明確工作內容的標準從而做到有據可依、有規可循,管理者也可根據崗位要求進行監督考核。有利于業務人員有效履行崗位職責,有效避免錯誤、失責。
高職院校勞資管理工作復雜而重要,牽涉到教職工的切身利益。做到精細化管理是必要的,也是需要持續在實踐中推進加強的。當然,從事勞資工作的業務人員需要有良好的職業素養和敏銳的洞察力,要能根據政策不斷變化及時調整相關業務的執行標準,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