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朝貝/鄭州科技學院
近年來,高等教育廣受關注,媒體聚焦放大高等教育中的一些問題,引起了很大的社會輿論。在這樣的情況下,2018年9月,教育部發布《關于狠抓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精神落實的通知》,指出要改變大學教育“嚴進寬出”的積弊,不能給大學生太多“茍且”的機會和情面,要求取消清考等一系列寬松措施,嚴格畢業生畢業標準,對于不合格大學生要堅決清除,提高大學教育質量。同時,在2018年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上,也提出“以本為本”的教育理念,即高等教育要立足本科教育,建設一流本科,培養一流人才,提高本科畢業生的教育質量。在這樣的新形勢下,對于各大高校而言,就要認真貫徹落實相關的通知要求與會議精神,對教育管理工作不斷創新優化,確保能夠推動高校教育質量持續提升。
教育管理是一項綜合性、系統性的工作,涉及到諸多環節的不同內容。要想做好教育管理,就要對主要的管理內容形成準確把握。
專業教學管理。教學是高校教育活動的核心所在,針對各個專業的教學活動,必須要落實管理,讓教學活動有效進行,取得預期目標,這樣才能提高教育的質量。專業教學管理,涉及到課程安排、教學計劃制定、課堂構建、學生出勤、教學質量評價等環節。
教師管理。教師是高等教育中的重要一環,也是教學工作的執行者。教學活動是否可以嚴格執行,教學質量能否取得理想效果,和教師具有莫大關系。教師管理,涉及到教師業務考核、教師聘任、教師隊伍建設、學術科研等方面。
學生常規管理。在高校當中,學生除了接受專業課程教學之外,還會參與到很多其他事項當中,比如宿舍生活、文體活動、日常娛樂、德育教育、安全等等。雖然這些方面和專業學習并無直接關系,但是卻存在很多間接關聯。比如文體活動對學生的思想與精神會產生影響,從而影響到專業學習。
教學軟硬件設施管理。高等教育的開展,離不開軟硬件條件的支持,不論是針對專業課程,還是文體活動,都需要相應的設備輔助。尤其是專業課程學習中,學生需要有效展開實踐,這就需要場地、設備等。做好這些方面的管理工作,能夠給學生創造良好的實踐條件,從而促進學生的專業發展。
除了以上幾點主要的管理內容之外,還包含一些其他的管理內容,如后勤保障、檔案管理等等。對于教育管理者而言,就應該對這些管理內容準確把握,通過有效策略開展落實教育管理,為高等教育在新時期取得新發展保駕護航。
教育管理要想取得理想效果,需要嚴格執行落實管理,尤其是在嚴進嚴出的全新形勢下,更需要讓教育管理嚴格落實,從以往的寬松模式下脫離出來。不過,從目前實際來講,嚴進嚴出的理念提出還不夠,不少高校對這一理念還并未有效貫徹,在教育管理上依然較為寬松。比如,在教學管理方面,對于學生的出勤管理就不重視,部分學生出現逃課、代課的現象。學生逃課不參加專業課程學習,這樣就會導致自身的知識掌握水平低,不能形成較高的專業素質。再比如,一些學校目前依然保留清考,給一些學習不達標的學生提供低難度的考核,盡可能讓全部學生都能順利畢業。這樣的做法,表面上看起來“人性化”,實際上卻拉低了教育質量,也會讓部分學生對待學習不認真。
在高校教育管理的實施中,目前還要一個顯著的特點,那就是較為將精力放在了教學管理方面,而對于學生的常規管理,重視程度不足,并未在這方面下功夫,導致學生的非專業成長存在問題。比如對于文體活動方面的管理,現如今很多大學生在日常休閑中,將時間都花在了電子產品上,玩手機、打游戲已經成為大學生的常態化娛樂項目,很少參與文體活動,這就導致學生的文化素質與體育素養發展受到影響,難以實現綜合性提升。再比如德育教育方面,往往只是將重點放在了理論課教學當中,未能在課余設置德育活動,也沒能對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實施德育管理,這就會影響到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發展。
依據當前教育管理的發展來看,信息化管理成為顯著趨勢,依托于信息技術的顯著優勢,重構教育管理體系,在信息化模式下可以取得更加高效的管理效果。比如針對教學質量的評價,就需要依托信息技術,構建起教學質量評價的信息化平臺,對各方面工作進行數據化構建,基于具體的數據來輔助管理工作。然而,目前部分高校在教育管理當中,信息化建設水平較低,管理工作的信息化不足。如對于學生檔案的管理,還處于紙質檔案管理中,未能構建起數字化檔案系統。再比如對于學生學習出勤,也沒有構建起信息化的管理體系,還局限于教師點名的傳統模式。然而很多教師并不愿意浪費課堂時間對學生點名,一個學期可能點名不超過五次,這就會導致個別學生長時間逃課,還得不到管理。
在嚴進嚴出的理念要求下,高校需要對教育管理加強重視,要對管理工作的開展予以創新構建,形成全新的體系與模式,確保教育管理可以為高等教育提供保障,提高畢業生的整體專業素質。
對于高校教育管理,要把握嚴進嚴出的根本要求,嚴格落實管理工作,讓教育管理從以往的寬松狀態下走出來,讓大學生繃緊神經,努力進行學習。首先,要優化教育制度,對補考、重修、清考等制度重新構建。對于補考,應該直接取消補考制度,不合格學生直接重修。而對于重修,也只應該給一次機會,不能無限制一直重修某門課程。減少試錯機會,才能讓學生認真對待,努力學習。對于清考制度,則應該直接取消。到畢業時某些課程未通過的學生,不得發放學位證書。其次,要嚴格落實教學過程的管理,其中要重點關注學生出勤,要定時對學生的上課出勤情況進行統計,對于缺課較多的學生,要提出警告;如果繼續大量缺課,則可以考慮予以清退。在教學質量評價方面,要嚴格考核評價,提高標準,堅決打消學生“60分萬歲”的不良思想,不能讓學生僅僅追求60分及格,要引導學生深入學習專業知識。
除了對專業教學方面嚴格管理之外,還需要注意到大學生日常管理,要從多個不同方面出發,推動大學生綜合素養發展。第一,落實德育管理。在日常生活中,要組織一些德育實踐活動,通過活動,既可以評價大學生的思想水平,也可以對其實現德育教育,一舉兩得。第二,做好文體活動管理,刺激大學生成長。對于大學生,要定期組織體育活動與文藝活動,并且組織學生參加,盡可能讓全部學生都參與進來,讓學生從中得到端來你。第三,落實安全管理。對于大學生,還需要關注基本的安全問題,從宿舍電器使用,到其他方面的安全問題,都需要做好管理,讓大學生養成良好的安全意識。第四,優化宿舍管理。可以通過宿舍美化大賽,引導學生優化宿舍內部環境,提高宿舍日常生活的氛圍,并且在宿舍中打造學習空間,讓學生擺脫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能夠認真投入到學習當中。
教育管理的開展,還應該對信息技術實現利用,構建起信息化的管理體系,讓各方面管理工作得到高效開展。比如,對于學生上課出勤,打造信息化考勤系統,在每個教室安裝刷卡簽到系統,學生上課前通過學生卡打卡簽到,基于信息系統,就能將各個班級的學生出勤情況匯總起來,從而實現整體化的管理。再如對于學生檔案的管理,可以構建起數字化檔案管理系統,從學生進入學校那一刻開始,就生成學生檔案,然后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通過數字化手段,對學生檔案不斷充實完善。此外,還可以構建教育質量評價信息系統,將學生學習數據和教師教學數據匯總起來,基于信息技術展開分析,多維度評價教學質量,分析其中的問題,提出教育教學改進方案,推動高等教育的持續優化。
教育管理是保證高等教育取得實效的基礎,針對目前存在的問題,教育管理者需要著眼嚴進嚴出、以本為本的新要求,嚴格執行落實教學管理,并對大學生加強日常管理,還要構建信息化的管理體系,全面優化教育管理工作,提高大學生教育培養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