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衛民 王 冉/無錫市立人高級中學
班主任管理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在班級里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促使學生在和諧的班級氛圍中健康成長,由此可見班主任是班級管理工作中的引導者、組織者和直接的領導者,并且在班級管理工作中發揮這至關重要的作用。只有做好班級管理工作,學生才能在班級生活和學習中健康成長,才能促進學生能力的全面發展。因此,本文將與大家一起探究班主任管理工作時的一些對策,供大家參考。
高中階段的教學需要,幫助同學們養成正確的學習方法,教師不可能時時刻刻陪在學生的身邊,更需要同學們在長期的學習當中保持自我管理。因此,班主任在日常的班級管理工作當中,不應該給同學們強制性的要求,反而應該讓同學們進行有效的自我管理,要明確自身的定位,給同學們更多自由發揮的空間。當前的高中階段班主任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以下幾個方面:
對于高中階段的班主任來講,受到傳統的應試教育的影響,而且大部分班主任都只是過分的注重學生的成績,忽略了同學們個性和能力的發展。而且大部分班主任都會保持與學生長期對立的狀態,所以有很多學生都認為班主任就是班級管理的獨裁者,自己的意見沒有受到尊重,相反,不配合各位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所以班主任的教學既定計劃也很難按時完成。而且在這樣的管理體系之下,學生一直都處于一種被動的狀態,同學們的自主性無法得到發揮。所以要想提高班主任工作管理效率,首先應該轉變自身的角色定位,應該把更多的機會還給學生,并且做好服務學生的工作,要從管理者的層面轉移到參與者的層面當中,才能和同學們建立更加和諧的師生關系,讓教師和學生在工作中能更好地相互配合。
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應該注重與學生公平的相處,而同學們在學習中難免會呈現出成績的好壞,但這并不能夠代表同學們的能力是不夠的。所以如果只是按照成績作為學生好壞劃分的標準,這樣的評價依據是不充分的。雖然隨著新課改的實施,各位教師已經轉變了教學評價的單一化模式,然而,對于某些班主任來講,仍然還是過于注重同學們成績的發展,無形之中也讓成績成為了管理工作的考核標準之一,不僅不能幫助同學們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相反,還會讓同學們受到成績的束縛,讓同學們為了考試而服從管理。以成績論英雄無法保證,同學們能培養出健全的人格,而且也過分的忽略了學生能力的發展,這對班主任來講是影響管理工作的最重要的障礙之一。
班級管理工作中一個很關鍵的部分就是紀律和文化,只有嚴格落實班級紀律才能更好的規范班級學生的行為,幫助學生明確什么事情是可以做的,什么事情是不能做的,進而達到讓學生明確是非的目標,所以建立和落實班級紀律和文化是提高班級管理工作有效性的重要方式之一。[1]為了讓學生嚴格遵守班級里的紀律,我們首先可以做的事情就是在制定班級規章的時候參考學生的意見,這樣在師生共同參與下制定的班級規范更能體現以學生為中心的管理思想,也更能讓學生信服。另外,在班級紀律與文化的落實過程中,我們需要平等對待學生,不論是學習好的學生還是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都應該遵守班級的紀律。以筆者之前的一個經歷為例子,班級里曾經有一個學生,他的學習成績很好,上課也很認真,但是他有一個不好的習慣,那就是隨地扔垃圾,這個習慣對班級衛生的維持有不好的影響。筆者曾與學生交談過這個問題,這位學生也認真的悔過了,但是在交談之后還是發生了隨地扔垃圾的事情,后來與學生進行深入的交談發現,其實他不是故意這么做,只是下意識的行為。雖然這個學生隨地扔垃圾的行為不是故意所為,但是基于他違反了班級紀律,筆者最后還是讓這位學生寫了一篇檢討以示懲罰。
班主任是班級管理工作的主要領導者,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自己首先需要遵守班級和學生的各種規范,并且在任何活動中都要積極參與,這樣才能做到榜樣作用,產生潛移默化的功效。因此,我們在進行班級日常管理的時候需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力求以自己的正確行為影響這些高中學生。比如在保持班級衛生這方面,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學生需要做到不隨地扔垃圾,同時在地上看見垃圾的時候要撿起來扔進垃圾桶。為了幫助學生養成這個意識,除了要先告知學生這個規范、在日常管理中重視這件事之外,我們還需要以身作則,在班級里看見有垃圾的時候要及時撿起來扔進垃圾桶,學校舉行各種活動散場的時候要及時將班級場地上的東西撿起來,這樣長此以往就會讓學生了解這是一個正確的事情,是學生需要遵守的,學生就會漸漸的開始養成不隨手扔垃圾、遇到垃圾及時撿起來這個好習慣。除此之外在一些活動中我們也需要積極的參與其中,為學生形成榜樣。比如校園除草活動,這個活動是組織學生去花圃中除草,一方面是讓學生體會勞動人民的辛苦,另一方面也是為這些高中學生提供一些放松和鍛煉的機會。但是很多學生不愿意參與這樣的活動,為了提高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我們需要與學生一起除草,這樣學生就會在班主任的帶領下發自內心的接受除草活動,體會除草活動的意義。
定期與學生進行溝通是保證班級環境和諧、向上的有效方法,也是促進師生關系變得和諧、友好的前提條件。現階段很多的高中生學習壓力很大,但是這些壓力學生并不愿意說出口,同時家里的一些困難學生也不愿意傾訴,為了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我們需要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觀察學生的情況,爭取與學生進行及時的溝通。比如,筆者班級里曾經有一位學生,這位學生調皮搗蛋,不好好聽講,還總是在上課的時候制造噪音或者做出一些其他的事情影響課堂教學,筆者與他交流過幾次,但是都沒有好的結果。之后筆者為了完全了解這位學生去做了一次家訪,后來才發現這位學生的一些行為都是因為他的父母長期不在家,導致他缺乏安全感,只能通過一些影響課堂紀律的方式來吸引他人的關注。了解到這個事實之后,我立刻采取了行動,在后續的多次交流中不斷的鼓勵他、夸贊他,讓學生感知到筆者對他的關注和愛護,在這樣長期的交流中這位學生也開始對筆者敞開心扉,將學習上以及生活中的一些問題與筆者分享。
隨著新課改的全面推進,高中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應該把更多的管理機會交換到學生的手中,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才可以保證,同學們有更高的學習效率和自我管理的效率,讓同學們能夠更加全面的發展和成長。這樣的管理方式也能更注重學生的人性以及個人價值的完善。一方面,各位班主任,應該適當的弱化自己的獨裁者的角色,把管理工作更多的機會給學生,讓同學們能夠實現自我管理,讓同學們的積極性得到充分的發揮。而另一方面,教師也應該成為同學們管理工作的引導者和服務者,同學們在管理中遇到的問題可以由教師來解決,但是主動權還是在同學們的手中,同學們能夠正視自己的問題,也可以更好地發揮自己的長處,成為其他人的榜樣,這樣的管理才是真正有效果的。
綜上所述,班主任管理工作在高中時期對學生的學習、生活和發展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能幫助學生在高中時期塑造出健康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我們需要在實際的管理工作中遵守班級和學校的規范、爭取以身作則、與學生進行有效的溝通,這樣才能實現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高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