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帆/哈爾濱金融學院
高校是直接給社會輸送人才的地方,隨著企事業單位對人才的要求不斷提高,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滿足不了社會對人才要求的需要,為了給社會輸送真正實用型的人才,許多高職院校都不斷轉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引進先進的教學理念,這也對教師的教學提出了較大的挑戰,作為當前就業前景不錯的金融學來說,更需要與時俱進。針對傳統教學方式的不足,以翻轉課堂為主流形式的課堂被越來越多的老師所采納,而這樣的翻轉課堂是慕課實現的主要方式。本文就基于慕課視角下對經融學翻轉課堂的教學實踐進行思考。
慕課是新出現的一種課程模式,好多人還不知道慕課是什么,慕課的縮寫是MOOC,顧名思義,M是英文單詞Massive的縮寫,其意思是大規模的,第一個O是Open的縮寫,其意思是開放,第二個O是Online的縮寫,其意思是在線,C是Course的縮寫,其意思是課程,這四個單詞的意思連起來就是大規模的在線開放課程。
慕課的英文縮寫已經很明確的表現出慕課的特點,首先就是慕課規模之大,這不是我們在學校中一個教師面對著幾十個學生的小班課,也不是在大教室中由一個教師面對著幾百個學生的大班課。它的規模大到可以同時為上萬人進行講解,最多可達到十六萬人。其次是慕課的開放性,慕課沒有人群和年齡的限制,只要你想學就可以注冊進行學習。是一種免費課程是不需要繳費的,也不受時間的限制。最后慕課是一種網絡課程,在使用慕課時,一定要有電腦和網絡,學習是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的,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暫停也可以快進或者倒退,總之可以讓學生聽明白為止。
有利于發揮學生的自主性,把學生與教師角色互換,讓學生從被動的學習變為主動地學習,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而且鍛煉了學生合理安排時間的能力。更加合理高效利用時間。在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同時也提高了教師的工作效率。不需要教師重復的寫教案,為教師節省了更多的時間去干更有意義的事情。
金融學這門科目是財經專業以及經濟類專業中很重要的一門學科,但是這門學科教學內容多理論性強,教師在講課的時候只注重于給學生傳授理論知識,忽略了這門課與實際的聯系性,此外,由于教學內容多,教師為了教學進度,完成教學計劃,基本課堂上是以自己的個人講解為主,忽視了學生的自主性,對于這種純理論的知識,在教師的講解中,學生會覺得枯燥無味,對教師講解的內容也難以吸收和消化,學生主體地位沒有得到充分體現,參與興趣不足。
經融學這門課內容多,而且覆蓋面比較廣,課程難度日益提升,經融學又是一門比較抽象的學科,圖表以及變化趨勢在教師畫出來的基礎上,學生的視覺效果不是太好,感受不到變化趨勢,其次,教師為了完成教學目標,課上沒有創造一個輕松的學習情境,這都導致了課堂教學的情境化存在難度。
金融學這門學科的教學應該與當前快速變化的經濟形勢相結合,學習是為了學以致用,而許多教師在經融學課堂教學中只注重書本知識,缺乏與實際問題的結合,對于當今社會這種經濟金額方面快速發展快速更新的信息則捕捉不到,課本上的理論知識已經比較陳舊跟不上時代的發展,這種教學方式讓學生過分依賴課本,學到的知識實用性不強。教師在講解課本時由于沒有與社會實際相結合,沒有案例教學,沒有給學生留下討論和探究的時間,導致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沒有得到很好的體現。
慕課作為一種線上視頻教學相對于我們一節課四十五分鐘甚至一個半小時的大課講解來說,確實方便、快捷,慕課內容通常都是聲音和畫面同步,有趣而且吸引人,通常有利于學生進行自主的學習。學生通過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等在線觀看或者下載相關的慕課,在學習過程中,如果遇到不懂的問題,可以倒回去進行觀再次觀看,直到看懂為止;也可以根據自己不太懂的內容自己選擇想看的內容進行觀看,做到查漏補缺;另外,慕課最主要的是學生還不受學習時間地點的限制,只要有時間有無線網絡,隨時隨地都可以開展學習,對于學生的學習來說方便,快捷。
一節課的重點和難點是學生必須要掌握的內容,但是掌握起來又比較難。相對于教師的空講理論,慕課視頻中有大量的圖片、教師講解錄音、動畫、案例等,就能做到聲像兼備,一定程度上可以把枯燥、抽象的金融理論生動、具體化,比教師一般的講解更能吸引學生的眼球,更加通俗易懂。所以基于慕課的翻轉課堂在課前要求學生先進行自主學習,上課時通過教師和學生的互動和交流教學重點和難點進行突破,也不斷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有利于促進高校金融課教師進一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只有那些高質量的慕課才能收到比傳統課堂教學更好的效果,所以,慕課不是傳統課堂教學的壓縮版,它是一個有明確的教學目的和要求,內容精悍,能在5~10分鐘內集中闡明一個學生不易理解的問題的微課程。一個優質慕課的制作,需要被拍攝的教師教師擁有淵博的知識,對教材內容的深刻理解,具備扎實過硬的教學功底。
很多同學在想要踏進一門新知識之前,都會有迷茫。這種迷茫主要體現在,不知道哪種方法最有效,害怕走彎路,害怕上手沒學會而喪失信心和興趣。但是學習是沒有方法的,因為這是一件因人而異的事情,不能把別人學習好的經驗直接復制在自己身上,什么方法有效,只有自己知道。自己怎么知道?試了就知道。彎路總是要走的,跟頭總是要摔的,沒有人是靠吃現成的成功的。對于這種情況,在學習資源很豐富,獲取成本也很低的今天,慕課大多是免費的,當然,就像“試用”一樣,你也要知道,去看書看慕課看教材,到底看什么。
比如一本教材是否適合自己,可以先從目錄看起,課程的設置是否適合自己的基礎,一門慕課是不是適合自己,可以點開任意一個視頻,看看老師的授課風格適不適合自己學習,一本書是否看的下去,看一先看兩章試試,看看是不是需要硬著頭皮。歸根到底,學習這件事,本來就是一種探索。高校教師也可以推薦學生看相關的內容。
進行相關課程教學時,可以添加生活中的熱點事件,提高大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某高校教師在講述“經濟危機”課程內容時,將以往金融危機事件作為案例進行講解。以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為例,該教師借助微課視頻簡單播放該事件的相關內容。在完成內容播放后,該教師隨機點名班級學生,由被點名學生發表自身對此次事件的看法,學生可以解析事件發生原因,也可以制定相關策略。1998年金融風暴爆發的主要原因是市場資金流動緩慢,解決此類問題的根本措施是加快資金流轉速度。教師將學生引導至該層面后,借助微課播放我國增加國債發放量措施,國債是為了刺激消費,目前央行降息也是另一種刺激消費的方式,幫助學生充分理解“金融危機”的相關知識內容。 其次,大學是學生正式進入社會的“緩沖區”,在該教學階段,使學生能夠快速適應社會,發揮自身價值,通過在課堂上設置辯論賽、演講比賽、等文體活動,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教學氛圍,而且能夠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此外,基于慕課的翻轉課堂是一種先學后教的學習形式,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在學生通過慕課的學習中發現問題,然后在上課的過程中在小組和師生之間的討論下積極解決問題。
有的教師對基于慕課的翻轉課堂教學是否真正有效持懷疑態度。為了打消教師的顧慮,需要建立合理的評價體系,用數據來說話。可以從內向外分別是對翻轉課堂的課前、課中、課后三個階段進行評價,而C—I—P—P評價非常適合課前、課中、課后的評價應按照先后順序進行,所以外層與之對應的評價過程分別是背景和投入評價、過程評價、成果評價。值得注意的是,外層的C—I—P—P過程既可以全部實施,也可根據需要有選擇地進行。該模型的總體結構及構成要素的相互關系是:以基于背景評價的課前準備為前提,對翻轉課堂實施的環境及資源、學習者的學習準備和達成教學目標所需要的條件等內容,進行診斷性評價;以基于投入評價的課程開發和課前學習為保障,對翻轉課堂的師資投入、經費投入、組織保障等內容,進行可行性評價;以基于過程評價的課堂內化為核心,對翻轉課堂的教學活動設計與實施的全過程,進行形成性評價;以基于成果評價的教學效果為關鍵,對翻轉課堂的教學反饋、改進意見等,進行終結性評價。
綜上所述,對于引入慕課的時代來說,翻轉課堂是其教學方式的一種體現。構建基于慕課的經融學翻轉課堂教學環境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融入其他教學模式可以構建輕松的學習環境,引導學生進行探究能夠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設置課堂文體活動可以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通過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應用到高校思政理論課程教學中,對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有著積極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