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茹吉梁/浙江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自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正式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創新創業活動逐年升級。作為這一新時代的高職學生,不僅要順應社會趨勢,提升自身創新創業的能力,更要學會直面創業過程中欣喜、興奮、膨脹、低谷等周期性或突發性的情緒心理問題。研究新時代高職學生在創新創業背景下情緒管理,一方面切實輔助學生在創新創業活動中磨練提升情緒管理;另一方面,有利于高質量完成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目標,為社會培養適應新時代要求的高素質人才。
2018年國務院推出《關于推動創新創業高質量發展打造“雙創”升級版的意見》再次為“雙創”落地發展提供綱領性指南,激發潛在的創新基因。全雄偉老師歸納總結出新時代創新創業背景下高職學生應該在以下六維能力結構,即“目標管理能力、溝通談判能力、創業韌性、決策魄力、執行能力及創新學習能力”不斷提升,來適應并成功實踐創新創業項目,同時這也是新時代創新創業背景下社會對高職學生提出的素質要求。
這六維能力中都和情緒智力息息相關,目標管理能力需要強大的自律性和恒心;溝通談判能力需要察言觀色,調節眾多角色關系;創業韌性需要強大的越挫越勇的情緒控制能力;決策魄力需要綜合分析,果斷的判斷力;執行能力需要調動資源,高壓前進的動力;創新學習能力更是需要不斷挑戰突破的探索過程。朝氣蓬勃尚處于青春期的高職學生涉世未深,但又熱情飽滿,在創新項目創業道路上各種未知因素帶來的困難,伴隨的就是不斷波動的情緒。情緒管理的好,一切順利;管理不好,一盤散沙。
高職學生情緒智力總體較好。孫淑芬研究指出,85.66%的高職學生顯示情緒智力得3 分以上,這就表明高職學生在整體水平上,情緒智力處于良好狀態。許翠娟(2019)發現高職學生能夠“很好察覺”到自己的情緒變化的比例占到49.3%,可見高職學生的情緒認知還是很好的。即使是在情緒低谷期,進行情緒管理方式上,仍然有3.7%的高職學生會有尋求專業心理咨詢幫助,34.8%的高職生會選擇向朋友傾訴,其它看書、運動、看劇、音樂等轉移注意力方式約占到45%,還是非常積極應對情緒管理的。同時調查結果顯示89.7%的高職生積極主動選擇“希望”有正規情緒管理輔助介入,并有意愿接觸系統指導和教育。但是在創新創業背景下,高職學生還是面臨以下顯示問題:
通過文獻梳理、高職在創學生訪談并參考專家調研結果可知,當前高職學生無論源于自給自足減輕家庭負擔、參加實踐接觸認識社會、構建優質人際圈,還是貢獻社會實現自我價值等各種創業動機,可以看出其創新創業欲望非常強烈。主要人群表現在大一大二較低年級,他們從之前繁忙學業重壓走出,對社會充滿好奇,精力充沛,自我中心爆棚,相對自由時間增多,同時社會大力倡導創新創業,市場眾多項目的利益誘導,促使很多高職學生投入其中。但隨著閱歷增多,更加務實,風險、成本、能力以及困難、社會潛規則等,眾多不可規避的現實因素會腐蝕掉創業激情,這就出現情緒波動。正處青少年期,荷爾蒙分泌較高,遇到創業中的暫時性瓶頸很容易出現激動、憤怒、悲觀、抑郁等不良情緒,嚴重會出現沖動性行為,如果不能很好的控制管理情緒,在持久的創業過程,每一次決策的正確性都是會考驗高職生的不僅是智商,更是耐力和堅韌性,不能持久的冷靜理智調節團隊成員的分歧,審時度勢分析龐雜的社會關系,就會引發系列情緒,如謾罵、發怒甚至暴力,致使團隊解散。
在各級別的創新創業大賽中,高職學生會碰到各種等級水平的競爭對手,競爭團隊,越是高端賽事,接觸高水準的對手概率越大,這時智商差距、知識架構與知識儲備就會顯現,學術水平帶給高職學生的信心打擊浮出,導致自卑、低落、緊張、退回安全區等情緒癥結。如果這種情緒無法調整,往往在創業過程、創新創業大賽中高職學生被自己打敗。智商、知識儲備往往與課堂成績、閱讀積累等相關,可以借助后天習慣養成、時間利用等積極彌補,但是在賽事和創業過程中,情緒的處理、調整和有效管理相當大程度起著決定性作用。
創新創業過程中,需要參與人積極主動,團結凝聚團隊成員,和利益相關者協調日常事務,均需要有強大的溝通能力。但是高職學生相比本科院校學生在初高中等之前學習經歷過程中,往往學習成績較差或者由于家庭原因生活中缺少重視,這些內在經驗會束縛形成自我設定的封閉舒適圈,即使學習很好,但是孤傲,對再學習缺乏熱情,沒有責任意識。這類高職生在創新創業過程中很容易進入惡性緊縮的人際圈,情緒進一步封閉,有可能沉默自閉,有可能徹底爆發,這就必須引起管理人士高度關注,輔助其引導學生重構強大內心,學會正確表達情緒,從而順利完成創新創業項目,避免惡性事件發生。
高職學生中積極參與創新創業活動的參與者具有相對較強的學習能力,內心的強大是情緒管理的最高境界,應積極引導他們自覺主動系統借助書籍、專家講座、系統課程、社會實踐等學習如何調節情緒,來順利渡過在創新項目、創業過程中由于眾多不確定性因素帶來的焦慮,以及在協調眾多供應鏈成員如供應商、零售商、消費者等,企業員工,投資人以及相關管理部門等多方利益關聯者,加強他們自我情緒管理和激勵能力,從而更加專注、自律、高效推動項目步步為營,時刻保持工作熱忱,同時激勵團隊保持高昂情緒。
1、設置理論課程
誘發性事件只是影響情緒的一個因素,除此之外根植于內心的認知信念對情緒會用更深刻的影響。所以通過設置相關理論課程,高職學生,提高理性認知水平以及識別情緒能力,來改變調整高職學生在創新創業過程中遇到的對高職學生傳統偏見、社會陰暗面的承受力、項目技術資金團隊瓶頸等外界因素造成的壓力以及情緒周期性波動,輔助學生從外界獲取援助力量和關懷。
2、協辦豐富多彩的社團協會
當個體被誘發性事件激發情緒反應出現的剎那,大腦皮質瞬間啟動興奮點,如果沒有另一興奮點代替,這一興奮點即刻爆發波及開來。所以,高職學生在創新創業過程中遇到情緒低谷或瞬間爆發時,為避免不良后果和損失,須及時植入另一種興奮點,可借助學校心理咨詢輔導站、邀請專業心理人士,或者借助內容豐富多彩的社團協會活動來沖淡原有情緒的興奮點,達到轉移情緒路徑的目的,例合唱團、游泳、音樂等來實現情緒轉移和調整。
在全社會普及全納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核心精神,推動全社會包容多樣性教育,各層次教育,“沒有排斥、沒有歧視、沒有分類的教育”。給予高職學生在參與創新創業過程時人格上的平等對待,摒棄排斥和歧視,每次太陽升起,每個機會到來,所有人都是嶄新的開始,父母、親戚、朋友、路人等全社會都應給予高職生精神上的鼓勵與支持,這是他們自信的來源之一,社會的尊重和鼓勵,會輔助高職生重新審視、重新建構在創新創業過程中攻克艱難的內心,獲取社會的認可,也是高職生實現管理情緒的社會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