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宇歡
小學語文新課改的各項標準指出:“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與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使學生具有聽、說、讀、寫的能力。”語文教師要全面按照新課改的各項要求,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語文句式、段落仿寫能力,同時將仿寫訓練與課堂教學聯結起來,有效提高學生的句式、段落仿寫能力。我經過一個學期的仿寫專題教學研究,總結了幾條如何有效地提高五年級學生仿寫能力的具體做法。
一、以文本為核心
1. 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充分感受課本中的語言文字,了解課本所敘寫的事物,使學生可以充分了解作者的寫法。此外,還需要將培養學生閱讀、觀察、積累等各方面的綜合能力作為目標,通過閱讀的方式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
2. 培養學生細心觀察的能力
在教學中,老師要引導學生分析例句的特點,如句子的句式表達、句子的構成方式、句子所運用的修辭手法等。此外,教師還要抓住教學的重點,通過不斷的訓練,使學生逐漸掌握仿寫的方式、仿寫的訣竅,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與寫作能力。
二、理解仿寫的概念
1. 明確仿寫的概念
簡單來說,仿寫就是仿照例句的句型、意境、修辭等進行模仿,并寫出新的句子,同時與例句組成一個段落。學生們有了清晰的概念后,就有了明確的思考、解題方向。
2. 學會審題
“審題”就是找重點。仿寫的句子一定要符合話題、中心主旨,仿寫時應在懂得文意的基礎上,圍繞中心,根據例句選擇仿照的題材、同樣的句式構成,忌脫離話題。
(1)審修辭,合要求。修辭是小學階段仿寫常運用一種表達手段。所以仿寫前應當教會學生分析例句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如比喻、擬人、夸張、排比等),這些修辭手法應該嚴格遵從。
(2)審詞性,重細節。分析例句中運用了什么詞性,如名詞、動詞、疊詞、形容詞等,并嚴格按照其詞性進行仿寫,否則寫出來的句子就不符合題意。
如:“風從水上走過,留下了粼粼波紋。? ? ? ? ? ? ?,? ? ? ? ? ? ? 。”有學生仿寫出以下句子:“工程師從村莊走過,留下了繁華城市?!边@個仿寫出來的句子是因為審題不細心,沒有留意到例句有“粼粼”這個疊詞,所以這個仿寫句和例句的意境不相符。如果學生留意到了詞性,用“工程師從村莊走過,留下了片片繁華”,“片片”對應例句的“粼粼”的疊詞,就可以避免這個失誤。
(3)審句式,看結構。仿寫時,很多學生時常出現思路不清、結構混亂的毛病,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將仿寫的訓練點、仿寫內容等向學生進行教授。例如:“母愛是雨中的一把傘,它為我們撐起了一片晴空?!边@個例句里把母愛比作傘,“傘”的詞性是名詞,在名詞“傘”前面有量詞“一把”,而且這把傘在特定的環境下——雨中才撐起的。通過層層剖析,學生們明確了例句的句式結構是“特定環境+量詞+名詞”。
三、實踐訓練仿寫能力
1. 化抽象為具體
五年級的仿寫內容很多都和大自然的景物有關聯,但是如果只是一味地強調要多觀察生活,留意生活中的事物,那將是比較抽象的。作為引導者,教師可以收集大量的自然圖片,將其分門別類,并通過展示這些圖片,不但讓學生去看、去欣賞,還要引導學生“說”出圖片上事物的特點。比如,是什么樣的花、什么樣的江海湖泊,這些表達就會涉及量詞、動詞、名詞、形容詞等的運用。“桃花在綻放”“一片盛開的桃花”“蔥郁的森林”“茁壯成長的小樹”“碧綠的小草鋪滿田野”“溫暖的春風輕輕地吹”“平靜的湖面”“寬闊的大海”“寬闊的大海包容萬物”“挺立(矗立)的寶塔”“綠樹環繞中的寶塔”……學生們看多了,說多了,語感才會強烈。
2. 開拓思維,豐富想象
如“綠色推開春天的大門,雷雨推開夏天的大門,? ? ? ? ? ? ?,? ? ? ? ? ? ?”這個仿寫就是考查學生是否了解事物的特點。春天最明顯的特征是萬物復蘇,綠色盎然;而夏天天氣炎熱,雷雨比較多。有了這些引導,同學們就可以從很多的事物中得到靈感,如秋天是收獲的季節,會想到“豐收、果實”等;冬天天氣寒冷,會想到“寒冷、雪花”等。經常運動會使身體健康、強壯;努力學習會使我們的知識豐富……通過這些啟發,同學們的靈感立刻來了:“……果實推開秋天的大門,雪花推開冬天的大門,運動推開健康的大門……”
3. 建立事物之間的關系
有些仿寫是考查學生是否建立了事物之間的聯系。如:“祖國是大海,我就是大海中的一滴水;祖國是藍天,我就是? ? ? ? ?,祖國是森林,我就是? ? ? ? ? 。”教師可以給出以下提示:無數滴水組成了大海;藍天上飄著朵朵白云;無數棵樹木組成了一大片森林。學生得到這個提示后,再進行仿寫:“祖國是大海,我就是大海中的一滴水;祖國是藍天,我就是藍天中的一朵云;祖國是森林,我就是森林中的一棵小樹;祖國是花園,我就是花園中的一朵小花?!边@個仿寫無論是句式還是句型、意境,都是非常完美的。
四、擴大閱讀量
學生之所以一看到仿寫就頭痛,無從下手,最大的障礙是語感差,缺乏想象力,也缺少詞匯量的積累,所以要鼓勵學生擴大課外閱讀量,儲備知識量。只有平時的“厚積”,關鍵時才能“薄發”。
仿寫作為小學高年級的一項教學重難點,要很好地完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教師要為學生創設恰當的問題情境,使學生可以在老師創設的問題情境中發現問題并提出問題,讓學生知道要“仿”什么,怎么樣去“仿”,從根本上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同時,教師還要通過多種方式引導學生感悟例句中的內容,并引導學生充分掌握仿寫句式的組成結構、仿寫所運用的修辭手法、仿寫表達的語境,培養學生在獨立仿寫的過程中,結合優美句子,創新出自己獨特的表達方式。這樣不僅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對于句式、段落結構的運用效率,同時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從根本上提升小學五年級學生語文句式、段落仿寫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