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世鵬
摘 要:體育課程是我國素質教育實施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組成要素,而有效體育教學是中職生綜合素質持續提升的重要保障。中職體育教學改革勢在必行,教師要在實踐過程中以學生為主體,在路徑創新過程中多層次深化改革體育教學,在實現高質量教學過程中培養中職生終身體育意識,在鍛煉思維能力中發展中職生體育素質,實現其全面發展。
關鍵詞:體育教學;改革路徑;創新
中圖分類號:G71?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0)32-001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32.005
在我國教育體系中,中職教育占有重要位置,在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背景下,人們對中職體育教學的關注度大幅度提升,但在多層面因素影響下,中職體育教學現狀并不樂觀。在素質教育改革背景下,中職院校要在分析、總結問題基礎上不斷探索新思路、新路徑,在理論銜接實際過程中有效改革、創新體育教學,促進各層級的學生在把握體育知識、體育技能、戰略戰術,促使團隊合作、問題解決、創新實踐等能力發展的同時,使身體素質、心理素質等持續提高,從而使體育教學與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同步實現。
一、更新教學理念與目標,深化體育課程設置
中職體育教學的教育理念是引導中職體育教學工作開展的導向,更是中職體育教學質量的保障。對于中職體育院校來說,首先需要擺正中職體育教學的意義,充分重視中職體育教學工作。要打破傳統老舊的體育教學理念,立足于社會發展對于中職院校學生的實際需求,充分借鑒國際以及國內優秀的體育教學理念,讓學生能夠在體育學習中真正有所收獲,而不是將體育教學作為一項輔助學科進行表面化的教學,使體育教學為學生建立終身體育意識服務,積極響應教育主管部門的號召,以提升學生的身體綜合素質水平為出發點,讓學生在體育鍛煉中全方位成長,激發學生的創新活力,強化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
體育學科高效教學的順利實現建立在合理化教學理念、教學目標引導以及對課程的優化設置上。在改革創新過程中,中職院校要引導教師把握體育教學新要求,在更新教學理念基礎上,科學轉變教學目標,要在優化體育課程設置,明確體育教學方向的同時展開高效教學。
在日常教學管理過程中,中職院校要通過多樣化載體、平臺等,在體育教師中大力宣傳體育教學改革與創新的必要性、重要性以及當下體育教學新理念、新要求等,在互動、交流中對其進行有效引領,從思想上深化認識體育教學革新,在解讀中職體育教學大綱中實時科學更新教學理念,將“以人為本”等現代化理念巧妙貫穿到體育課程教學中。
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在把握最新體育教學理念中以學生為核心,在把握教材內容中更新體育教學目標,符合素質教育客觀要求,科學引導各階段體育理論與實踐教學,從根本上改變體育教學現狀。在此過程中,中職院校要在堅持因材施教原則基礎上,科學把握當下社會對相關技術型專業人才知識、能力、素質等層面的要求,在落實生本教育等理念中優化體育課程設置,在和學生專業學科聯系基礎上科學設置專業必修課程,專業選修課程以及公共選修課程,在把握體育短跑、長跑、跳遠、跳高、籃球、足球等體育運動項目基礎上,合理構建體育課程教學體系,科學設置課程各部分內容,聯系各層次體育教學內容的同時以模塊化形式呈現出來,規范化指導日常教學。
與此同時,中職院校要注重校本課程設置,把握當地體育運動項目以及文化特色,在整合、應用多方面資源過程中要科學設置體育校本課程,展現體育學科魅力,在教學理念、教學目標以及課程設置深化中提升體育改革以及創新效果。
二、整合體育教學內容,完善體育教學方法
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二者進行深化是中職體育教學改革與創新中不可忽視的關鍵性環節,也是改進體育教學質量以及促進學生素質發展的必要基礎。教師要以學生為導向,合理整合教學內容的同時完善教學方法,在內容、方法協調統一中深化體育教與學環節,促使學生在主體地位中提升知識層次與能力素養。
教師要從班級學生體育知識層次、學習能力等方面入手,科學解讀課題內容的同時對其進行有效整合,在落實因材施教、層層遞進、由易到難等原則基礎上有序展開體育課題教學。教師要以班級各層次學生為基礎,理解、把握教材中課題基礎知識、重點內容、難點內容,通過網絡收集、整理一些和教材內容難易度相同的音頻資料、視頻資料等,將其巧妙引入體育教學課堂,和教材內容有機整合的同時豐富體育課堂教學內容,在文字、圖片、聲像等結合下直觀、生動、具體呈現出來,促使各層次學生輕松、高效理解課題知識,在遷移中完善構建短跑知識結構體系。
此外,在講解體育課題知識點中,教師要注重體育教學方法的優化完善,引入情境教學法,在多媒體圖文并茂、動靜結合過程中生動、形象呈現短跑知識點,構建和諧、寬松的課堂教學環境,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教師可以在具體情境中解說體育運動項目、動作示范等,科學設置課堂問題,讓學生在問題思考中理解課題知識。同時,教師可以引入小組合作學習法、分層教學法,科學劃分學習小組的同時結合小組學生知識層次、能力素養等,在綜合把握課題內容中分層設置課堂實踐練習任務,要求各小組學生在觀看多媒體呈現的短跑動作示范全過程中進行有效聯系,在互動、交流中相互糾正不標準的動作,實時把握接力跑要領。教師要根據各小組學生實踐練習以及實踐任務完成情況,合理完善課題教學內容,在知識深化講解中便于學生正確把握體育知識。隨后,教師可以在深化教學方法中進一步深化體育運動項目實踐環節,豐富課堂短跑形式的同時,引領班級學生進行不同層次實踐,優化已構建的短跑、長跑、籃球、足球等知識體系,促使體育課堂教學在內容整合、方法優化中更加高效。
三、銜接體育課堂,強調體育教學實踐
教學實踐是促進中職生全面發展的有效手段,在改革與創新中,教師要在課堂銜接中科學延伸拓展,強調課堂內外體育教學實踐,引導班級學生進行多層面體育實踐,在運用體育基本知識、基本技能、戰略戰術中鍛煉思維、發展能力,提升體育教學有效性以及實效性。
教師可以在課堂體育銜接中強調體育教學實踐,改變傳統過分強調理論教學的現狀,滿足各層次學生體育學習客觀需求,使其在體育實踐中都能有所進步。教師要在知識講解、動作演示的基礎上引導班級學生進行多樣化體育實踐,在多層次互動、實踐中科學把握重要知識、動作要領等。
同時,教師可以針對課內教學實踐情況,在把握體育運動項目基礎上開展多樣化的課外體育實踐活動,延伸拓展課內教學實踐。教師可以在明確各體育項目實踐任務、要求、注意事項后,讓學生自由選擇體育運動項目,巧用跳高+跳遠、跳高+短跑、跳高+跳繩等多樣化形式,豐富體育課外實踐內容,引導班級學生參與其中,使學生在親身實踐中巧用課堂上掌握的理論知識、基本技能、戰略戰術等,鍛煉團隊協作、問題解決、實踐等能力,從而使得身體素質、心理素質也得到提升。
教師可以在觀察、適時引領等過程中深化把握教與學的情況,進一步優化課后開展的體育實踐活動,深化設置實踐任務的同時,對各學習層次的學生進行針對性引領、指導、輔導,強化其體育思維、能力,培養其良好的品質。教師也可以在聯系課堂內外基礎上優化體育理論與實踐教學,在教與學的無縫銜接中全面推進體育教學改革進程。
四、優化體育教學評價,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教學評價是對各階段體育教與學現狀的客觀折射,而體育教學的持續改進以及高素質專業人才的培養離不開師資保障。中職院校要在改革、創新中優化體育教學評價環節,全方位、系統化評價的同時綜合把握體育教與學情況,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增強體育教師綜合素質,在實踐中優化教與學,展現體育教學革新成效。
在教與學革新過程中,教師要注重體育教學評價優化,將自評、互評、師評等方法有效融入其中,科學設置實踐任務的同時引領班級學生實踐,從各項體育運動項目基礎知識、動作要領、基本技術、基本戰術等層面入手,多層次客觀點評班級每位學生。教師要將自評、互評、師評巧妙引入體育教學評價環節,明確評價要求、指標、標準、要求等,多元化客觀評價學生的課堂表現、參與情況、興趣度、互動情況、動作要領掌握情況等,在歸納、總結、分析的基礎上優化體育理論與實踐兩大環節教學,確保每位學生在體育實踐過程中鍛煉身體的同時提升體育能力以及素質。
在此過程中,中職院校也要立足體育教學革新要求,深化績效考核、學業測評等環節,全面、客觀評價各專業體育教與學情況,針對體育教學中呈現的新問題以及新情況,針對體育教師綜合素質高低,深化各階段的崗位培訓,在理論銜接實踐過程中引領教師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進行不同層次實踐,在夯實理論基礎中持續提升自身各方面能力,在專業成長過程中持續改進體育課程教學,不斷提高體育教學水平的同時,促進專業學生綜合能力與素養發展,促使體育教學改革以及創新在強化體育師資隊伍建設中全面推進,在持續提升效果中呈現中職體育教學與專業人才培養的新高度。
五、結語
總而言之,在建設發展過程中,中職院校要在深入了解社會動態變化中明確相關行業領域人才要求,結合當下體育教學新要求、新觀點、新任務等,在關注全體學生、關注學生全面發展中深入探究體育學科教學現狀,通過多種可行的路徑,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教師應在問題解決中創新教與學,在持續改進中提升體育課堂教學水平,引導學生進行高效實踐,促進其能力、素養發展的同時提升其就業核心競爭力。同時學校要提高專業人才培養層次,促進我國當下中職教育事業和社會經濟同步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鄧紀綱.試論中職體育教學改革的創新與實踐[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7(9).
[2]王紅強.深化教學改革培養創新能力——淺談中職體育教學中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亞太教育,2016(11).
[3]汪晗.以新課改為背景談中等職業學校體育教學方式[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8(26).
[4]陶玉鈴.芻議如何結合中職學校特點對中職體育教學改革[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