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霞
摘要:話語(Discourse)作為一種社會實踐形式,是一定時代、一定環境下社會發展的必然產物。話語同概念、規則、邏輯等要素共同構成學科知識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政治學研究領域,話語不是簡單的傳播思想和文化的語言表達工具,而是與意識形態和價值觀念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權力體系。馬克思主義認為,政治話語作為一種政治實踐,是政治思想的直接現實。黨建話語體系是指中國共產黨的黨建思想理論和知識體系的話語呈現或表達形式,用以表達中國共產黨人的思想觀念和價值追求。面對新時代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的新挑戰新要求,黨建話語體系建設應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探索中國化馬克思主義黨建話語體系構建的有效路徑。
關鍵詞:新時代;黨建話語;體系建設
新時代黨建話語體系有其特定的核心取向,這個核心取向就是人民至上,其實現機制是通過實踐形成的全息性系統機制。而研究黨建話語體系核心取向的實踐路徑,就必須對相關研究現狀進行全面的審視和客觀的評估,把握黨建話語體系核心取向實踐路徑的主要問題和內容,厘清研究思路,從現實維度系統呈現黨建話語體系核心取向的全息性實現機制。
1、新時代黨建話語體系建設的重要性
黨建話語作為中國化馬克思主義黨建理論體系構成的基本要素,記錄和指導著中國共產黨領導革命、建設和改革以及加強自身建設的全過程。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共產黨以新時代“究竟需要一個什么樣的執政黨,怎樣才能建成這樣一個黨”為主線,在推進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的實踐中,努力探索構建中國化馬克思主義黨建理論體系,而構建這一體系的關鍵環節就是推動黨建學科化發展。然而,目前黨建學科化發展的現狀與構建中國化馬克思主義黨建理論體系的要求尚存在一定差距,黨建學科的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研究內容、研究方法等方面相對滯后,黨建話語體系建設已成為制約黨建學科化發展的瓶頸之一。有研究者指出,目前黨建話語體系呈現三種傾向:一是完全采用“文件、領導講話”的話語表述,話語體系僵硬且缺乏現實吸引力;二是完全照搬西方政治學的話語表述,面臨“水土不服”的窘境;三是完全采用馬列原著中的話語表述,落入“自說自話”的地步。黨建話語體系建設中暴露出的話語原創性不足、學術性欠缺、創新性不夠等突出問題,已嚴重限制了黨建學科的學理化發展程度。因此,黨建話語體系建設必須順應新時代中國化馬克思主義黨建理論體系的發展要求,找到學理性和政治性之間的話語接口,以原創性的黨建話語表述為新時代黨建學科化發展注入新動力,以強有力的黨建話語表述為黨建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提供學理性的支撐和有說服性的表達。
2、推進新時代黨建話語體系建設的有效路徑
2.1以歷史發展為主線的研究思路
研究內容應該從中國共產黨建設實踐歷程展開,梳理中國共產黨自身建設的發展歷史,從正反兩方面論證人民至上核心取向與黨的建設之間的互動關系,明確人民至上是中國共產黨建設的宗旨,只有當人民至上核心取向與黨的建設緊密結合,才能保證黨和國家事業興旺發達,反之則會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出現挫折和困難。同時,將黨建話語體系核心取向的實踐路徑與西方資本主義、前蘇聯式社會主義的相關方面進行比較分析,闡釋以人民至上為根本宗旨的中國共產黨是工人階級的先鋒隊、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對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對保持和增強社會主義制度生命力,豐富馬克思主義政黨理論與實踐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
2.2構建黨建話語提出機制
話語是記錄時代的載體。鄧小平指出,“馬克思有他那個時代的語言,我們有我們時代的語言。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語言,新時代總有新語言”。從黨建話語體系發展歷程看,黨建話語的推陳出新都是我們黨堅持把馬克思主義政黨學說的基本原理與黨的領導和建設實際相結合、依據不同時代的實踐需要而產生的。黨建話語提出機制包括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橫向聯動等生成方式。黨的中央領導機構和中央領導人提出的黨建新話語與黨內法規、規范性文件發布的黨建新話語,共同構成黨建話語提出機制中最權威、最有效的黨建話語。地方和基層黨組織以及黨員、領導干部在黨的建設探索實踐中生成的黨建話語,經過不斷的總結概括和長期的實踐檢驗,被黨中央采納推廣后也會成為全黨的黨建新話語。黨建研究領域的專家學者是黨建話語體系建設的一支重要力量。
黨建話語重構是指黨建話語表述沒有改變,但對其話語結構和內涵進行重組和編碼,生成新內涵新精神。比如,“革命”自提出以來沿用至今,在不同語境下其內涵和意義差別很大。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革命”指黨領導全國人民為奪取全國政權而進行的武裝革命斗爭;在社會主義革命時期,“革命”指對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革命”指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強調“改革也是一場革命”;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時代,“革命”指黨領導的偉大社會革命和黨的自我革命,即“兩個偉大革命”。
參考文獻
[1]郭軍,韓小謙.黨建視閾下新時代意識形態話語權建設的四個著力點[J].廣西社會科學,2019(12):36-41.
[2]顧榮.黨建學科化建設要求學術及話語體系創新[J].上海黨史與黨建,2019(10):51-54.
[3]施一峰.高校黨建文化品牌引領黨外人士意識形態話語權的作用研究[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8,34(07):107-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