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瑤 田丹
摘 要:本文從輔導員視角出發,在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通過和“00”后大學生日常生活接觸以及學習情況的交流,總結“00”后大學生思想行為特點,歸納影響這些行為的因素,以期探尋出“00”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應對這些思想行為特點的策略。
關鍵詞:“00”后;大學生;思想行為特點;思想政治教育策略
2018年秋季,“00”后正式作為大學生這一特殊群體進入大學校園,他們身上具有新的時代特征、充滿挑戰性,因而他們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成為了高校關注的焦點,愈發重視。作為高校輔導員,研究“00”后大學生的思想行為特點,分析影響“00”后大學生思想行為特點的因素,提供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應對策略,這對于今后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00”后大學生思想行為特點
(一)自我意識較強,集體榮譽感較弱
“00”后大學生的自我意識和思想個性化明顯,他們喜歡個性、獨特的事物,主要體現在著裝、興趣愛好、言談舉止等方面。部分學生在班級和宿舍這種集體環境中,過分強調自己的個體獨立,導致融入不進集體,團隊合作意識較差,一切以自我為中心。他們更加注重自己的內心感受,做事情會遵從自己的內心感受,當個人利益可能受到損害時,維權意識較為強烈,而不是持有無所謂的態度。當個人的觀點與團隊想沖突時,會比較注重自己的想法,不易妥協或改變觀念。
(二)功利主義較為強烈,責任意識較為淡薄
“00”后大學生比較注重利益的得失,更加傾向于做對自己有利益的事情。評獎評優中表現較為明顯,部分學生參加活動時有選擇的進行甄別,如對自己評獎評優有加分的項目,成績表現突出,而不涉及到評獎評優的活動,報名人數稀少或態度敷衍了事。這部分學生相對于活動本身所包含的價值,他們更加注重參與活動所帶來的加分獎勵。同時,“00”后大學生注重自己的內心感受和喜好,情緒起伏較大,容易忽視“學生”這一角色所應當承擔的責任和義務,更加在乎自己所享有的權利,責任意識較為淡薄。
(三)獨立思考能力較差,思維意識不堅定
“00”后大學生雖然思維活躍敢于創新,但缺乏良好的專業學習思想意識。在發表對于問題的看法和觀點時,容易受到旁人情緒和想法的牽動,不能堅持自己的想法,并下功夫探索內心追尋的答案,形成左右搖擺的心境。思維意識不堅定,體現在缺乏對知識探索的韌性和學習鉆研的精神,遇到問題容易退怯或者借助現代的科學技術手段來搜索,比如百度、釘釘、QQ答疑群等,因而沒有系統性的訓練自己的邏輯思維方式。
(四)網絡技能豐富,網絡素養薄弱
“00”后大學生從小生活在信息化時代,由于頻繁的網絡運用,大多數學生操作技術熟練。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例如網上購物、線上課程學習及網絡支付。與此同時,這些技術的革新也暴露了許多網絡安全隱患。由于他們獨立思考的意識較為淡薄,其思想行為很容易受到負面信息的影響,薄弱的網絡素養遠不足以抵御新的沖擊和考驗。這些隱患的影響歸納為下面幾點:一是自律性較差,部分“00”后大學生時間規劃沒有條理,用網時間較長,作息紊亂,耽誤學習和休息并且傷害身體;二是網絡信息的篩選能力較弱,例如對于一些app推送的信息,思想辨識能力不足,情緒容易受到影響,表現在對于某些詐騙信息沒有過濾就隨意轉發;三是虛擬世界道德責任意識較差,部分大學生在網絡上匿名發言抨擊他人、信謠傳謠。
二、“00”后大學生思想行為特點的影響因素
(一)網絡信息因素的影響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00”后大學生過早的接觸到了手機和電腦,這對于雖已成年但思想尚未成熟的學生來說,無疑是把雙刃劍。一方面虛擬空間使他們能夠快速接受信息的更迭,閱讀前沿信息,利用網絡媒介展示自我或者通過網絡媒介自學感興趣的技能,提升自我。另一方面,由于思想尚未成熟,自律性不強,部分學生陷入網絡游戲、虛擬社交,長時間的網上沖浪容易造成學生封閉自我、人際交往能力減弱、家庭關系緊張、掛科嚴重等情況。此外,長時間網絡依賴還會導致學生不容易建立自信心,內心焦慮,這些同樣也不利于獨立思考能力和價值觀的培養。
(二)環境因素的影響
人處在環境當中,影響環境的同時也被環境所改變。“00”后大學生受到的環境因素的影響歸納起來主要來自家庭環境和社會環境兩方面。首先,家庭環境對于學生的影響較為直接并且深刻。“00”大學生的家庭條件普遍較好,他們大部分都是家庭中的獨生子女,在大家庭中屬于焦點人物,過多的關愛容易導致學生自我意識強烈、責任意識淡薄。同時,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獨特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家長的脾氣秉性也不相同,這些都悄無聲息的影響著孩子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塑造。其次,社會環境也間接影響著學生。例如“拜金主義”、誠信問題等來自社會環境的不良風氣也影響著學生的價值取向。同時在日趨激烈的社會環境中,面對巨大的就業壓力,“00”大學生比較注重個人的綜合發展,社會競爭力的培養,這導致學生參加活動首先考慮利益優先,功利主義較為明顯。
三、“00”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策略
(一)強化思想政治理論學習,提升教師隊伍水平
高校輔導員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核心力量,在學生成長成才的道路上扮演者引路人的角色,因此輔導員必須不斷嚴格要求、突破自我,提升業務水平,提高自身道德修養,堅定自身政治立場,了解社會發展趨勢,豐富知識的儲備量,這樣才能在處理日常事務時對相關問題應對自如。同時,輔導員要關注時事,了解最新前沿動態,積極學習和拓寬知識領域,及時借鑒和參考國際社會先進的教育理念。工作中,輔導員老師應做到因材施教,尊重每一位學生,平等對話,主動尋找學生感興趣的話題,深化與學生的交流,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將思想政治教育體現在細微處。生活中,學生的成長成才需要用耐心等待、精心呵護、細心照料,因此輔導員老師在教育的點滴中要用愛心澆灌學生。與此同時,高校還應根據本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現狀,制訂出適合學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師發展的制度,鼓勵德才兼備、知行合一的優秀專職任課老師加入到輔導員隊伍中,不斷壯大和豐富這支思想政治教育教師隊伍。
(二)強化校園文化教育,助力學生成長成才
校園是學生活動的主要場所,高校要合理規劃并利用好這一顯著優勢,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因為校園文化建設在豐富學生日常生活的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人文素養,所以校園文化方面的活動開展,要充分發揮學生社團的力量,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形式多樣的校園文化活動。例如學習習總書記五四講話精神、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學習中國共產黨歷史等系列活動,引導“00”后大學生深刻理解個人奮斗與國家繁榮、社會進步的關系,培養他們的愛國情懷和民族憂患意識。同時還可舉辦校史、校歌和校訓的學習活動,讓學生領悟學校的辦學宗旨和校風,自覺提升學習能力和道德水平,發揮主人翁精神,增強集體榮譽感。此外,高校校園文化建設中應當將德育處于核心位置,通過舉辦學生喜聞樂見的德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活動,讓學生了解品德的重要性,從而達到立德樹人的效果。
(三)注重理論和實踐的結合,樹立學生理想信念
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活動要具有導向性,助力學生身心健康及成長成才,高校應該根據本校學生的實際情況,有目標和紀律的開展相關實踐活動。比如組織學生對博物館、革命舊址、展覽館的參觀學習。通過實地調查、走訪,增強學生們的愛國情懷,磨煉意志,提高社會辨別能力,從而樹立理想信念,始終堅定跟黨走的步伐,在國家的發展大潮中尋找個人成長的機遇和空間。
(四)改進家校聯合方式,助力學生發展
“00”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高校應根據學生在校表現的實際情況主動與家長保持相應的聯系和必要的溝通,使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家庭教育中,形成獨特的家校聯合方式。很多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卻用錯了方式方法,導致和子女關系緊張、溝通不暢。因此,學校和家長保持聯系的同時,要和家長分享良好的教育觀念,尊重孩子,改變和子女溝通的態度和方式。同時讓家長及時了解子女在校的情況,改進家庭教育方式,將學校的培養目標及教育理念與家庭教育結合起來,兩者保持在同一水平線,實現學校和家庭教育的相統一。
(五)掌握網絡主陣地,開創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
“00”后大學生生長在互聯網時代,他們的日常生活離不開網絡。信息科技的高速發展不僅使他們的知識面得到有效拓展,同時也影響他們的價值取向。因此,高校要抓牢抓實網絡育人這一領域,利用官微、官博、易班等校園主流媒體,形成良好的輿論環境是當下刻不容緩的事情。這一策略的重要性可以從以下幾點呈現:首先,嚴控網絡管理系統,凈化網絡空間。其次,充分發揮互聯網優勢,拓寬學生視野,塑造積極向上的價值觀。再次,利用信息技術及時捕捉學生關注的信息,正確引導學生增強網絡品德意識和培養責任擔當精神。最后,思政教育工作者要掌握網絡主動權,利用網絡的便捷性和學生及時交流,了解學生思想動態,平等對話的基礎上,樹立學生良好的用網心態。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校在進行“00”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首先要了解他們的思想行為特點,結合“00”后大學生獨有的思想行為特點,合理規劃和打造一支作風優良、專業技術本領過硬的師資隊伍。同時,在思想政治教育育人過程中還應注重理論聯系實際,運用好校園文化,創新家校聯合方式,助力學生成長成才。最后,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思想政治教育中高校還應守好網絡主陣地,掌握主動權,結合信息技術的便捷性,做好網絡育人工作。
參考文獻:
[1]趙宇俠.00后高職大學生思想行為特點研究[J]. 淮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20(02):45-46.
[2]朱瑜. “00后”大學生思想行為特點研究[J]. 現代經濟信息,2019(22):358-361.
[3]何嘉玲.95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對策研究[D]. 西華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