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樹森
摘 要:當前我國小學生健康狀況呈逐漸下滑趨勢發展,體質健康是核心素養的重要構成,在核心素養理念下,促進小學生體質健康提升是十分重要的。基于此背景,對培養體育興趣,形成鍛煉習慣;安排體育運動,加強運動負荷;借助游戲比賽,培養健康心態;借助課前活動,推廣陽光體育的策略進行了探索。
關鍵詞:小學生;體質健康
根據多項數據顯示,當前我國小學生健康狀況呈逐漸下滑趨勢,大部分學生的體重指數超出正常范圍值,兩極分化嚴重。進一步分析各學校體能測試結果便可發現,大部分學生或多或少都會有不及格的體測項目,這也是學生健康狀況下滑的具體體現之一。從現實狀況來看,要提高小學生體質健康問題迫在眉睫,應當探索有效方法來緩解和解決小學生健康下滑問題。
一、培養體育興趣,形成鍛煉習慣
從調查結果來看,小學生所表現出來的健康狀況下滑趨勢,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缺乏對體育運動的興趣,因而,他們比較低頻地進行體育鍛煉。如果能夠讓他們找到自己感興趣的運動,相信他們會樂于參加體育鍛煉,直至形成習慣。小學教師可以從這一點著手,以培養體育活動興趣為切入點,通過體育活動來使得學生養成鍛煉習慣,提高起體質健康。
例如,可以通過各類趣味性比賽吸引學生注意力,讓學生在觀看刺激的體育賽事中激發起對于體育運動的興趣;可以在教室中開設體育角,專門介紹關于介紹體育項目及其背后的有趣小故事,進而讓學生培養一定興趣。此外,也可以在全校范圍內設定一個體育活動時間,組織學生在這一時間段內開展體育鍛煉,以“班集體+小組”的模式進行自由活動。
通過上述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在體育活動時間內充分依照自己的興趣來進行體育鍛煉,培養良好的運動習慣。
二、安排體育運動,加強運動負荷
不同階段的學生,其所能夠負荷的運動量是有限的,因此,要注意合理安排學生的運動負荷。首先,教師要了解學生的身體狀況,并在此基礎上制定體育活動標準,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在體育活動中收獲信心;其次,采用差異化教學策略,面對不同身體素質水平的學生采取不同的運動標準,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在鍛煉中有說收獲。
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跳遠時,要在講解完動作要領后會留給學生自由練習時間,最后再根據學生成績評判其練習水平。在這種模式下,對于那些能力較弱的學生而言,容易被最終的成績打擊到,從而失去對體育活動的興趣。因此,教師可以采用分層次教學,將學生分成三個水平層次的練習小組,針對能力較弱的小組,教師一方面可以將地跳遠難度要求,一方面重點指導,幫助學生堅定跳遠練習的自信心。此外,教師也可以讓學生組成兩兩一組的互助小組,讓成績好的同學幫助成績較差的同學,最終獲得共同進步。
三、借助游戲比賽,培養健康心態
游戲在小學生心目中留有重要的位置,教師可以通過游戲的形式來展開體育教學活動,從而幫助學生樹立起競爭意識,培養他們的團結協作能力。在游戲樂趣的吸引下,小學生們很快便能夠調動起自己的積極性,自覺參與到體育游戲活動之中,為健康教育的展開提供了良好機會。
例如,一位教師在體育課上開展了一次次乒乓球顛球比賽,讓學生五人成組進行小組之間的比競爭。各小組圍成一個圈,一個學生正反擊任意球后再傳給另一位小組成員,最終,顛球總數最多且中間沒有間斷過的小組獲勝。人與人之間與生俱來的便會有競爭意識,大家都想贏,也不想因為自己而拖累了整個小組,于是,紛紛為了獲得好成績而積極訓練。
在上述教學案例中,學生的乒乓球技能得到了有效的提高,也鍛煉了學生與他人的協作能力以及面對競爭時的心理素質能力。
四、借助課前活動,推廣陽光體育
為了進一步強化學生們的身體健康素質,國家有關部門聯合下發了《關于開展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的通知》要求各級各類學校重視開展以增強學生體質為目的的體育運動,在學生之中形成熱愛體育、崇尚運動的良好風氣。對此,學校不僅要積極響應陽光體育號召,更要用實際行動來提高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首先,有關領導、教師要深入學習相關文件,針對陽光體育的具體展開召開專項會議,從教師自身出發,明確體育鍛煉的意義,能夠根據學生現階段的生長發育情況來為他們制定合理的體育鍛煉計劃,安排好體育鍛煉時間,平衡好學習成績以及體育運動之間的關系。其次,設置固定的運動時間,組織學生開展大課間體育活動。這其中,教師要充分注意到不同學生之間的差異性,為針對學生之間的差異設計運動目標,盡可能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體驗到運動的樂趣,為他們日后的體育鍛煉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徐瑞騏. 我國中小學生體質下降及社會成因研究[J]. 當代體育科技,2020(11):89-90.
[2]王凱. 中小學生體質健康下降影響因素及應對措施[J]. 田徑,2020(0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