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漢蒼
摘 要:目前為了針對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主要從教師、學生以及所在學校入手進行評價,從而建立了新的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指標體系并通過問卷調查和結構方程模型加以驗證。結果表明,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養成,影響最直接的因素就是家庭教育和教師工作,而學校管理的影響也必不可少,為間接因素。本文章的研究可為今后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機制的建立提供科學的理論依據。
關鍵詞:綜合素質;評價;小學
國家教育方針明確提出學校教育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方面的要求,完成國家素質教育首先要進行基礎的素質評價。本文以如下兩方面出發開展討論:①德育評價,②改革課堂評價,對于如何進行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做相關研究。
一、課堂評價方式的轉變
(一)根據學生的個性化特點,為每位學生建立一個專屬的成長記錄
將學生的各類評價數據、材料、學習日記、活動卡等收錄到記錄袋中,以學期的方式下發到學生手中,便于學生更好地反思自己的學習。
這種方式可以更委婉、更清晰的記錄每位學生的成長,學生可以通過記錄看到自己的進步和不足,這樣可以加深學生對自己的思考,從而改正不足、繼續努力。教師應鼓勵學生之間互相評價,同學之間的了解往往是最深刻的,這種方式可以拉近同學之間的距離,互相鼓勵,共同成長,為在校學習營造和諧的氛圍。下面以五年級上冊《遨游漢字王國》為例展開探究。
1. 開始學習時:在本單元的教學上,為了能夠使學生自主學習,先讓其來閱讀教材中的活動建議,提出問題,進行思考。教師進行引導:同學們還有什么問題?那怎樣解決呢?這樣的方式方便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度,同時也激勵學生開動腦筋進行思考。
2. 進行學習時:在本單元學習過程中,建立學習時間日程表,保證每個學生都受到同等觀察。通過記錄系統可以了解班級內每位同學的情況,也可以掌握小組學生的狀態;既發現學生的優點,又看到孩子存在的不足。主要觀察他們在小組活動、課堂學習、班級展示等環節中工作狀態主動與否、同學之間合作精神、心態是否向上等,以一個量規表進行評價,給出相應的成績。成績區間1-4分。在本單元中,還可以設計一個“我愛你,漢字”的活動評價表,目的是讓學生養成開放、客觀看待他人的良好習慣,能夠看到他人的優點進行學習,不斷進步,看到別人的缺點,進行反思,不斷完善自己。
一節課下來,讓學生自測或者同伴互測,然后老師進行檢測,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參與度,激發學生的興趣,及時鞏固所學知識,提高在校學習效率。
3. 結束學習時:在課程結束后,通過記錄的反饋,及時讓學生發現自身問題,在接下來的學習中,加以調整。
(二)使用電子表來進行學生不同類型的評價記錄匯
使用紙質的表格記錄對于學生們的觀察以及討論會上討論的內容,最后以評價的方式在電子表格填寫數據。每一格代表一個學生,按照日期排列就可以顯示出學生們自己的數據,家長以及教師都能夠了解每個學生在思想和學習上的進展情況。
通過評價數據,學生了解自身對于學習目標的進程。。他們還能發現自己學習中的優缺點,并為自己設定未來的學習目標。使用反思表設定目標和反思學習。學生對他們在整個單元中收集的評估數據進行分析,總結學習進展狀況,并為未來的單元設定新的學習目標。
二、填寫力行體驗記錄本,改變德育評價方式
開展校園性德育評價,成立德育評價小組:校長為組長、德育主任為副組長、各班主任為成員。升級學校原有的評價基礎,用客觀、發展的眼光進行評價,把評價目的放在學生的發展上。
(一)轉變觀念
校長分別組織學生和教師對于評價內容和如何進行評價做具體的學習,認真做好評前培訓。
(二)加強“校園之星評選”和“日行一善”的實施
“校園之星”有“學習、感恩、禮儀、進步、節約、誦讀、探究、質疑、合作、衛生”10個項目,學生根據自己這個月在這十方面的中表現進行自我評價自我反思,然后小組內部學生們互相評價,最后進行老師、家長、學校的綜合評價,評出“學習、感恩、禮儀、進步、節約、誦讀、探究、質疑、合作、衛生”大使。同時填好“日行一善”活動記錄本。
三、結束語
在科學合理的評價指標體系和結構方程模型的建立下對學生綜合素質進行合理的測量和評價。社會研究表明,家庭教育和教師工作狀態是最能夠直接影響學生綜合素質的因素,學校管理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影響是間接的。而且在學校管理方面,需要在教師集中管理和學校領導創新發展進行加強培訓;在教師方面,教學過程中應該加強教師對課堂氣氛和學生主動性的調節能力并采取多種措施消除教師的職業疲勞感,提高教師的職業滿足感;在家庭教育中,家長需要把平等的與學生溝通充分了解學生需求,給予孩子更多的陪伴和鼓勵。
參考文獻:
[1]江汝,吳婉婷,孔德環,等. 關于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研究的調查[J]. 課程教學研究,2016(11):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