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昌平
【摘 要】隨著我國科技的快速發展,信息技術已融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學習及工作中。通過將信息技術應用到小學數學教學中,不但可以促進教育的現代化發展,同時也能對教育的相關指標進行衡量。借助信息技術學生也可通過視聽多感官進行學習,而通過將書本知識以網絡形式進行體現,其也更為形象、立體,對小學數學教學活動的開展也是極為有利的。基于此,本文圍繞信息技術融入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應用進行了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數學;應用對策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7485(2020)30-0065-02
一、小學數學教學創設情境及應用信息技術存在的問題
(一)情境問題
要想借助信息技術進行教學,教師需要通過計算機及網絡才能實現。在此期間,教師需要借助計算機及網絡技術對信息進行科學處理,信息的來源較為廣泛,且形式也更為多樣,其中就包括圖片、音頻以及視頻等形式,所以教師需要結合這些內容對網絡教學框架進行合理構建,這樣線上課堂也可有效開展。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教學,很多復雜的數學問題都可簡單化,教師需要對教學內容進行合理匯總,這樣不但有利于學生對知識問題進行理解記憶,同時也能大幅降低教師的教學難度。
(二)信息技術的應用問題
在應用信息技術進行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也存在著一系列問題,比如應用觀念出現錯誤。對于大多數教師而言,他們所注重的是信息技術的海量內容,根據這一理念開展教學工作,學生需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對各種問題內容進行理解和消化,而這不僅會增加學生的學習負擔,還會對他們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產生影響,同時也不利于教學效果的提升。其次,教師應用信息技術的教學意識還有待加強。在開展日常教學的過程中,大多數教師并沒有對計算機進行廣泛的應用,他們只有在上公開課時才會應用信息技術,由此可見,教師應用信息技術的教學意識還不夠充足,在此情況下不但無法對信息技術進行有效應用,同時也無法全面發揮信息技術具備的優勢。
二、信息技術融入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應用
(一)借助信息技術將教師的素養進行有效提高
教師在應用信息技術進行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他們自身能力的高低對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作用發揮也有著很大的影響。身為一名優秀教師,除了要具備數學相關的專業能力及知識外,還要具備對學生學習的引導和組織力。舉例說明,教師在借助信息技術對數學課件進行制作的過程中,他們需要系統地掌握數學知識,同時也要結合自身的手段將數學知識融入視頻之中。要想實現這點,教師除了要具備專業性知識外,還要擁有創新性及靈活性,所以教師必須全面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及能力。
(二)借助信息技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對學習產生了興趣,他們才能獲得學習動力。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對外界事物具有極強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在興趣的催化作用下他們也會更積極、認真地去學習和探索,這樣隨著溝通互動的不斷增多,對于問題答案他們也能進行深入探尋。網絡是應用信息技術的主要媒介,因此教師需要對學生掌握的信息技術進行有效調查,這樣也可為學生對數學的學習打好基礎。如今已是信息時代,對于信息技術學生也具有濃厚的興趣,在開展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學生這一心理特點,這樣不僅可以得到學生的回應,同時也能對學生的學習習慣進行有效培養。以小數學習為例,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將文具的一些標價牌展示出來,在學生對標價牌進行觀察后,對牌上的單價進行表達。因為學生對文具的標價較為熟悉,所以對于教師提出的問題,他們很快便可進行解決。而為了加強學生對小數的認識,教師也可為學生合理布置網絡學習作業。比如借助網絡信息平臺,對淘寶上各種文具的價格進行查詢,之后再以小數的形式對價格進行表示,再通過對文具的價格進行對比,也可發現誰查詢到的價格最為優惠。
(三)利用信息技術對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行培養
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缺乏一定的認知,所以對于抽象的事物他們無法進行全面理解,這時教師就需要對教學方法進行合理創新,這樣學生也可全身心地投入數學知識的學習當中。應用信息技術進行輔助教學,就是將抽象的知識進行具體化,同時其也會以直觀的畫面形式展現在學生面前,這不但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同時也可將他們的學習興趣進行全面提高。
三、結語
總而言之,要想對信息技術進行有效應用并高效開展數學教學,教師就需要對信息技術進行全面了解。教師需要進行系統的分析和研究,再對教學方法進行改善和創新,也可利用信息技術對小學數學教學進行優化,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得到激發,教學的質量和效率也會得到大幅提高。
參考文獻:
[1]潘登化.信息技術融入小學數學課堂教學[J].赤子,2019(29).
(責編吳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