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玲
【摘要】小學是學生思維養成的基礎階段,開展小學數學教學活動至關重要,對培養學生數學思維、數學運用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傳統教學方式缺乏實踐性和科學性,不利于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運用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方式,可有效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感知數學的重要性,引導學生如何正確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基于此,本文重點分析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重要性,并針對性地提出具體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生活化;重要性;舉措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7485( 2020) 30-0178-02
一、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重要性
(一)增加數學教學活動的趣味性,培養學生數學思維
開展生活化教學,能夠有效增加數學教學活動的趣味性,展現不—樣的數學課堂。由于數學學科具有較強的邏輯性和抽象性,在學習數學知識時,對學生的學習能力要求較高,特別是分析能力和思維能力,從而導致數學課堂教學活動顯得比較單調。而創設生活化情境,能夠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能夠讓學生在課堂學習時集中注意力,緊跟教師的教學節奏,針對數學問題進行分析和思考,從而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思維。
(二)培養學生科學精神
數學學科具有較強的邏輯性,是一門嚴謹的學科,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開展生活化教學,能夠讓學生清楚地認識到生活與數學之間的聯系,感受生活中事物的科學性,可有效培養學生科學的審美觀,引導學生使用科學的思維去看待生活中的問題,并用科學的知識去解決各種問題,從而培養學生嚴謹的求知思維。
二、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重要舉措
(一)利用生活經驗解讀數學概念
數學是一門抽象的學科,對于小學生而言,很難有效理解抽象的數學概念。故教師應認真剖析數學知識點,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探索一種正確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將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有效聯系起來,實現對數學知識的正確理解。數學概念是學習數學知識的前提和基礎,如果采取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學生可在短時間內記住概念和公式,但是卻不能正確理解數學概念的含義,還會導致理解混亂和思維漏洞的問題,不利于學生有效學習。教師應實施生活化的教學方式,將學生的實際生活與數學知識相聯系,對復雜的數學概念進行解析,讓學生以生活的方式對數學知識進行理解,鼓勵和引導學生用數學知識看待生活問題,提升自己的觀察能力。比如,在三角形圖形教學時,首先是對三角形概念的理解,引導學生結合實際生活,觀察生活中的三角形圖形,完成對三角形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并培養學生的思維空間想象能力。
(二)借助實際物體開展直觀性教學
抽象是小學數學學科的特點之一,而學生的思維想象能力還不夠成熟,如果根據概念進行闡述教學,學生很難理解抽象的數學知識。所以開展生活化教學,借助身邊的事物,將抽象的數學知識具體化、形象化,能有利于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比如在“立體圖形”教學中,教師可借助身邊的物品,比如黑板、粉筆盒、籃球等,這些物品與課本上的數學知識具有直接的聯系;另外,也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開展生活化教學,以視頻的方式將抽象的數學知識具體化、形象化。無論采取何種教學方式,都能有效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和判斷能力。
(三)引導學生主動搭建數學模型
數學模型是小學數學學科中一項重要的知識點,在開展生活化教學時,教師應鼓勵學生主動動手搭建簡單的數學模型。比如在“等腰三角形”教學時,先對學生進行概念知識點教學,然后引導學生自主完成數學模型搭建活動,要求學生自己動手繪畫和制作。在學生完成數學模型搭建作業后,教師應根據學生的搭建結果對學生進行適當的點評,點評時要結合等腰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并針對性地引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所以生活化教學必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主動參與課題教學活動,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
(四)數學知識內容的應用解析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數學知識內容的解析是主要的教學內容之一,其目的是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內容的理解和應用,實現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有效理解,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系。故需要教師結合實際生活,開展數學教學活動,讓學生學會使用數學知識去解答生活中的問題。例如,在“長方形面積計算”教學時,先組織學生測量身邊長方形的邊長,課桌、教室、鉛筆盒等,然后將長方形的長和寬按照乘法進行計算,從而得出長方形的面積,并掌握基本的運算方式。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教師結合本節課教學內容,進行知識延伸,比如班級有25名學生,需要25塊桌布,去商場購買桌布共需要多少錢?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先計算桌布的面積,再乘以40得到總桌布的面積,然后將總桌布面積單位進行換算,把平方厘米換算成平方米,與商場計算單位相同,最后直接乘以單價,就能得出總價。
總之,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活動中,運用生活化教學模式,能夠有效增加數學教學活動的趣味性,培養學生數學思維、科學精神。因此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必須結合課本知識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組織學生開展體驗式教學活動,利用生活經驗解讀數學概念,借助實際物體開展直觀性教學,引導學生主動搭建數學模型以及在生活中運用數學知識,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為學生今后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葉翠.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誤區及策略[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20(04).
[2]胡春艷.生活因數學而精彩——淺談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J]考試周刊,2020(29).
(責編侯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