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婷玉/高郵市菱塘民族中等專業學校
在中職學校的班主任教育教學活動當中引入柔性管理的模式,能夠建立更加良好的師生關系,讓教師在尊重學生、關愛學生的基礎之上,營造一個更加寬松的學習氛圍,這樣才能夠將學生的學習熱情充分的調動起來,從而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和學校活動當中去。在中職班主任工作當中,要堅持以學生為中心,根據學生的需求去進行教學管理工作的創新。通過良好的班級環境的營造,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有一種歸屬感。通過良好的、有序的、和諧的、向上的班級氛圍的建設,來激發學生們的學習熱情。
學校以行政命令和制度規范為準則進行教師的管理工作,其最為顯著的弊端就是導致權力的傾斜。教師能夠參與到學校管理活動當中去的機會少之又少。學校的戰略發展和教師的個人職業生涯規劃相互剝離。教師處于一種極度被動的地位,這樣一來就不利于提升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學校的整體組織架構上來看,科層制的應用還十分普遍。這種組織架構在信息流通上是單方面的,信息傳輸的渠道也比較長,對于相關問題的反應速度也比較慢。由此一來,教師的意見就不能夠及時的反饋到學校管理層和領導層當中去,信息就不能實現有效的流通。這不僅阻礙了學校教學管理活動的發展,也阻礙了教師個人的進步和成長。
在教師管理活動的開展和發展過程當中建立科學有序的教師考評機制,一直是一個重點問題。通過進行相關的調研活動以后發現,當前,很多學校所采取的教師考評方式都比較單一,考評的手段也比較局限。這樣一來,就不能夠對教師進行全面的、客觀的評價。除此之外,很多學校對于教師的考評目標的設置也是十分簡單的,考評目標僅僅是為了確定教師的薪酬待遇和晉升。在考核過程當中,缺乏統一性的標準,定性考評與定量考評的融合度不高,考核結果也呈現出了比較強的客觀性。從教師的激勵模式上來看,當前,很多學校對于教師主要是以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為主,并沒有將激勵機制與教師的個人職業生涯發展規劃有效的聯合在一起。在教師的整個薪酬體系當中,績效工資所占據的比重并不高。而且,教師的晉升通道普遍都比較狹窄,如此一來,教師在教學創新和科研創新上的動力就不強。
中職學校的教師培訓主要可以分為職前培訓和職后培訓。中職教師在入職以前都要經過系統的培訓,但是教師在參加工作以后,由于課業負擔繁重,職后培訓的機會也比較少,內容也相對單一。這對于中職教師的可持續性發展而言也是極為不利的。尤其是對于中職學校的雙師型教師來說,這部分教師如果對于專業技能的發展趨向沒有深入的了解,自然也就沒辦法去培養復合型高素質的人才。當前,很多高校在用人上還存在著“能進不能出,能上不能下”的傳統理念,人才交流受限。這都會對教師的個人發展產生影響。
知識經濟的快速發展也催生了柔性管理理念的深入。柔性管理是保證組織內外部協調一致的一種最為有效的方法,尤其是對于教育事業而言,教學活動和科研活動息息相關,原有的剛性管理手段的弊端不斷凸顯。為此,在新時代的環境下,在新目標的指引下,原本的剛性管理模式應該被改革,取而代之的應該是柔性管理的基本理念。
從學生個性化發展的維度上來分析,學生對于學習充滿自信這是一個基礎性的條件。因此,在柔性管理的理念下,中職班主任要加強自信教育,要讓學生充分的了解自己的優勢。在學習過程當中,應該以鼓勵為主、贊揚為主。通過正性教育理念的引入,來讓學生對學習充滿信心。
中職學校的學生作為正處于青春叛逆期的一個特殊群體,學生在自主性和紀律性上都比較差。相比較高等院校的學生而言,其學習能力也比較低。如果單純地以制度規范作為引導,必然會限制學生的個性化發展,甚至還會引發學生的抵觸心理。這個時候引入有柔性管理的方法就是十分必要了。通過柔性管理理念的引入來積極打造一種更加和諧、更加公平的學習環境,這也能夠讓學生更好地接受現狀。因此在管理活動當中,中職班主任要進行換位思考,要從學生的維度出發。
柔性管理思想的引入和實施,其中一個重要的關鍵點就是班主任要加強對于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約束能力的培養。只有讓學生具備了自我管理的意識,才能夠讓學生進行自我約束和自我規范,這樣一來就會減輕中職班主任的管理負擔。通過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還能夠有效地消除學生的逆反心理和抗拒情緒。
將班干部隊伍的發展與柔性管理理念充分融合,也是班主任管理方法的一個創新點。通過構建一個團結的班干部隊伍,能夠增強班干部隊伍對于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協助性。通過良好的橋梁作用和紐帶作用的發揮。來讓中職班主任管理工作更加順暢。因此,中職班主任在選擇班干部的時候,要“慧眼識英雄”,選擇那些具有較強責任心、具有較高執行力的學生。班干部隊伍在建設和發展的過程當中也要本著民主的基本原則,充分的尊重學生,對于學生提出的意見要多加考慮,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班級的各項活動當中來。只有這樣,才能夠提升學生們參與班級建設的熱情。
以人為本,是柔性管理的一個基本原則和要求。只有在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之下,才能夠關注人的思想走向,才能夠關注人的真實情感。當前,中職學校的班主任管理和活動對于學生情感層面上的關懷還是比較欠缺的。因此,通過柔性管理機制的引入,能夠讓班主任和學生之間進行良好有效的溝通。如此一來,學生就會感受到班主任的關懷和愛,也就會消除對于班主任的抵觸心理。當然,班主任與學生之間良好關系的建立并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循序漸進的。在這個逐漸變化的情感過程當中,學生可以充分感受到來自班主任的關懷。通過信任機制的建立,能夠讓學生在班主任面前卸下防備,展現真我。
如果學生能夠卸下對班主任的防備,就會更加認與班主任進行溝通,就會讓溝通工作更加有效。在柔性管理思維之下,中職班主任可以拋開教師的身份,與學生之間建立朋友般的關系。通過平等位置的打造才能夠讓原本的偏見得以全部的消除,教師才能夠真正的站在學生的位置去感受學生的內心。通過這樣一個平等的、具有親和力的環境的營造,能夠讓班主任贏得學生的信任。因此,從這個層面上來看,柔性管理的運用能夠極大地提升教師與學生之間溝通的順暢度和有效度。
環境對于一個人的成長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班級環境溫馨和諧,能夠給學生愉悅的身心感受,能夠讓學生的心智都能夠健康成長。環境不佳,也是造成中職學生出現問題的主要原因。無論是家庭環境,學校環境,還是社會環境,一旦讓學生缺乏安全感,其就會產生一種抵觸心理。因此在柔性管理的指導之下,班主任要積極營造一種和諧的環境氛圍。
成功的教育從來都不是以約束和管制為主,而是以喚醒和激勵為主。通過柔性教育理念的引入來全面激發學生的潛能,通過學生自我約束能力的提升來進一步提高學習的效率
總之,柔性管理方式作為一種人性化、公平化的教學管理方式,站在學生的角度分析,自我管理可以滿足學生的欲望,提高學生的自我約束能力和組織能力,為融洽師生關系、改善學生學習態度提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