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宗澤
江漢大學
現代生活的快節奏,是紅黃綠變換之間的交通燈,形形色色的人腳步匆匆,生活的方方面面給我們帶來不同的壓力,讓我們忘卻了去感受幸福,這樣的幸福,是睡到自然醒的早晨,是半日閑的午后遇到一本好書,是被陽光曬得溫暖的被子。沒錯,人生需要有抗壓的承受力,也要有感受幸福的能力。
什么樣的人生才是自己喜歡的樣子?這個問題困擾過很多人。如同世上沒有相同的兩片樹葉,每個人對喜歡的理解都是不同的,對自我人生的認知也不同。有人以為家財萬貫,有權有錢就是好;有人覺得多走多看,寄情山水才是真;有人期望平淡安然,自得其樂才務實。關于生命與愛,幸福與孤獨,這是人們永恒探討的話題,也是每個人心中色彩不一,但執著追求的萬花筒。
對于母親來說,給孩子剛剛洗完澡的瞬間是幸福的;對于醫生來說,為病人成功完成一次手術是幸福的;對于頑童來說在海灘上筑起一座城堡,為自己勞動成果歡呼是幸福的...
然而,給孩子洗完澡的母親,可能正在匆忙地整理衣服;做完手術的醫生,或許又有緊急的手術催促著他的腳步;剛剛堆好城堡的頑童,遠處一個浪頭打下來,還來不及歡呼雀躍瞬間化為虛無。美好的畫面常常轉瞬即逝,無奈的生活才是現實本身。我們不禁要問,到底是什么,阻礙了我們對幸福的期許?
其實我們失去的并不是幸福本身,而是提醒自己幸福的能力。提醒關注季節變換,提醒留意人心冷暖,提醒不要志得意滿,可是從來沒有任何人,包括我們自己,會記得提醒自己幸福。沒錯,幸福也是需要提醒的,這是看待生活的基本態度。在豐收的新年不去憂慮可能的災年,將對來年的計劃與期許留給冬季;在相聚的時刻不去擔心即將到來的別離,今后漫長的歲月里可以獨自細品愁緒;在年邁的父母膝下時不去提醒他們已經染白的雙鬢,在這一刻只珍惜“父母在,不遠游”的幸福。是的,在生活的每一個時刻,幸福是質樸的,或許會用好天氣,好心情,美味的食物,美好的事物喬裝打扮而來。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提醒自己幸福,也提醒身邊的人記得幸福。
現代化快節奏的生活,焦慮已經成為生活里出現頻率最高的詞匯。“今天學校的作業沒有完成,好焦慮啊”,“昨天晚上又熬夜沒有睡好,太焦慮了”“離考試又近了一天,感覺什么都沒準備好,真是焦慮。”,大考的壓力,升學的焦慮充斥著我們的生活,每天就像一瓶被劇烈搖晃過的碳酸飲料,只要尋到一個出口,就會噴涌而出,淹沒一切。可是,這樣的焦慮真的是一無是處的嗎?孟子曾說,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我們本就身處危機四伏的世界,機遇與誘惑并存于這里。焦慮,只是人類進化中的禮物。害怕與逃避只能是暫時的,我們要學會面對它,正視它,爭取與它和平共處。其實,換個角度來思考,適當的焦慮對生活是有助益的。比如面對大考,焦慮是正常的,如果能將負能量的焦慮轉化成每天正能量的踏實勤勉,那么這些焦慮可以幫助我們提高學習與生活的質量,進而提升對生活本質的領悟。一帆風順的人生畢竟少數,忙忙碌碌的日子才是真實。當你用從容的心態接受了焦慮,開始自主的勻速呼吸,肌肉逐漸舒展,心跳慢慢復原,機體進行自我修復,自己的情緒也可以得到積極的自我調節,從中獲得一種繼續往前,奮發向上的能量。
幸福是在一個雨后天晴的日落時分,窗前獨坐,手捧一杯清茶的舒適;幸福是身處一片寬廣而清新的天地,能夠自由呼吸的愜意;幸福是在海浪拍打的岸邊,沙灘傘下椰子樹旁小憩的安逸。每當感受到生活的壓力,我就在心里回憶這些幸福的瞬間,能讓我在忙碌的學習生活中,保持心境的平和淡然,每天能腳踏實地努力勤勉。生活不是為了讓別人對自己滿意,而是自己對自己滿意。在紛亂繁雜的生活中擁有走出困境的勇氣,在迷茫困頓的人生里獲得找回自己的能力。
把人生過成自己喜歡的樣子,人生承力,每一個方面的力都不盡相同,愿我們雖身在其中,也能得其自在,各自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