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 娜
2004年7月,一位母親經歷了漫長的手術將生下一位嬰兒,當所有人滿懷期待以為這位母親生下了一位男孩時,醫生告訴他們說這位母親生下的是一名女孩,當時所有人的臉上都寫著‘失望’二字。雖然重男輕女這件事情在古代就已經流傳過,但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那終究是一個生命,是男是女真的很重要嗎······
這位母親一直都很想自己生下這個嬰兒,但醫生告訴母親自己的身體會吃不消,如果自己要生的話身體會撐不住的,所以母親在無能為力的情況下,聽了醫生的話······女孩出生以后母親不管任何人的言語,行為,態度,自己一個人默默的忍受痛苦。醫生叮囑過母親,對這個孩子一定要注意,怕以后孩子會落下病。母親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將這個自己辛辛苦苦生下的小女孩用母乳喂到了2歲。
時間過得很快,那些令人討厭的態度,還有那些流言蜚語也漸漸開始消失,所有人也將開始慢慢喜歡這個小女孩,慢慢將她捧在手心里,家里也都開始充滿了歡聲笑語。但這些歡聲笑語不知不覺漸漸消失了,雖然小女孩當時很小,但也卻因為這個原因慢慢失去了笑容······隨著時間的快,小女孩也已長大,她選擇用自己的方式抒寫自己的人生,完成自己的夢想,但這其中的故事并不那么簡單,你準備好了嗎?
在2009年,同樣在7月份,當時小女孩已滿5歲,在幼兒園里和其他小朋友們一起玩。有一天,幼兒園里來了很多醫院的人給這些小朋友們做個檢查,每一個都是開開心心進去,開開心心出來,但卻到了小女孩時醫生讓這個小女孩留了下來,醫生的臉也都慌了,他起身找了小女孩的老師,讓老師把女孩的母親叫過來。女孩的母親匆忙來到了學校,從母親的臉上可以明顯的看出在來的過程中已經哭過了。醫生見到了女孩的母親,讓母親調整好自己的心情,不要太激動,更別影響孩子的情緒,母親雖然說了一句“好”但不可能不激動,醫生接著告訴母親,通過彩超上面看女孩的心臟有問題,要求母親先去醫院做進一步檢查,母親聽完直接崩潰了,什么也沒說,第一時間抱著女孩趕往去醫院的路。很快就到了醫院,找到了專家,做了檢查,靜靜的等待著檢查結果,母親心里一直都在念到“希望結果的好的”這幾個字,但是恰恰相反,母親被醫生叫到辦公室,醫生將小女孩的檢查結果交到母親手上,并告訴母親小女孩患有先天性的心臟病,要求母親將小女孩帶到大醫院做手術,配合醫生的所有治療,母親的淚再也忍不住了,坐在外面的其他病人以及陪同的家屬都聽到了母親的哭聲,母親像一個喝醉的人一樣,不僅緩慢而且還晃晃悠悠的從醫生辦公室里出來,小女孩看見媽媽開心的走到媽媽面前,而母親摸著女孩的腦袋說了一句“對不起寶貝,媽媽沒有保護好你”。母親帶著女孩回到了家,定了票,收拾東西,但這同時母親的淚再也沒有停止過。
兩天以后母親拉著女孩的手,帶著沉重的行李到了車站,臨走時只有女孩的姨媽來送她們,連女孩的爸爸都沒有來,女孩很傷心,很想哭,覺得爸爸不愛自己,不要自己了,母親卻安慰小女孩說“爸爸有事,來不了,我們自己去,然后回來就可以看到爸爸了。”小女孩一直都想不明白為什么會突然離開,也沒有人告訴她真正的原因。坐了一天一夜的車,她們終于到了,母親的姐姐在那里等著她們,回到家之后母親沒有說休息,而是帶著小女孩去吃自己喜歡吃的東西,給小女孩買了自己喜歡的裙子,帶小女孩去了自己喜歡去的地方,雖然很累,但是母親看著女孩臉上那開心的笑容,不覺得累,母親在心里一直說“為了你,做什么都值得寶貝”,她這樣說是因為她知道女孩這次做了手術,是需要很長的時間才可以恢復,母親也知道這不是普通的生病,是要做手術,能不能痊愈是一回事,因為這個手術誰都不能保證手術沒有風險。晚上睡覺時母親給女孩唱搖籃曲,講故事,抱著女孩進入甜甜的夢鄉。
第二天一早,母親帶著女孩到了醫院,辦理了住院手續,醫生也給女孩做了全面的檢查,跟女孩的母親講了手術的事情和手術前該注意的事項。很快小女孩就要進手術了,女孩的母親抱著她走到手術室門口,將她交給護士,小女孩知道自己要和媽媽離開時用脆弱的聲音喊著“媽媽”“媽媽”,母親也跟著小女孩的喊聲哭了,護士一直安慰小女孩說“姐姐帶你去里面玩一會兒,里面有好多各種各樣的玩具,等你玩完了,就可以看到媽媽了”,護士將小女孩放在病床上打了麻藥,很快小女孩睡過去了,當小女孩醒來時看見自己在一個很大的病房里,小女孩當時想上廁所,一直喊著“護士姐姐”“護士姐姐”,結果護士用粗暴和不耐煩的聲音跟小女孩說“要上廁所就弄到床上就行了”,小女孩忍不住哭了起來,嘴里不停地說著“媽媽,你在哪”。一周過去了,小女孩被轉到了另外一個病房,這個病房不能讓家屬進,只能在門外看著,女孩看到了門外的媽媽,很想大聲的喊一句“媽媽”,甚至恨不得從病床上下來抱著媽媽。三天之后,一位護士抱著小女孩回到普通病房,女孩一眼就看到了媽媽,看著媽媽說“媽媽,我回來啦”,母親看到了女孩始終留下了眼淚,一直對女孩說著“對不起”,之后女孩晚上睡覺時很困難,很多時候都睡不著,甚至都不能下地走路,醫生也常常跟小女孩說讓她下地走走,但小女孩不是不想,而是因為害怕。從女孩進手術室到出來,甚至到出院這期間,親戚朋友都來探望了小女孩,但女孩的父親卻終究沒來,每當女孩問起母親時,母親都用“爸爸在忙,等你康復了,我們就回去了,然后你就可以看到爸爸了”來敷衍的回答,女孩一直都不相信,因為爸爸沒來,直到今天女孩一直在這件事情上,對爸爸懷恨在心。
時間過的很快,女孩終于要出院了,母親帶著女孩直接到了車站,又坐了一天一夜的車回到了自己的家,回到家以后女孩看見爸爸,爸爸對女孩說了一句“感覺怎么樣,還疼嗎”,女孩雖然當時不想跟爸爸說話,但卻說了一句“沒事”,直到女孩完全康復,這期間都是女孩的母親盡到了該盡的責任,而女孩的父親只是督促女孩吃藥,換藥。
人們常把這樣一句話放在嘴邊,女孩跟爸爸親,是爸爸前世的伴侶,男孩跟媽媽親,是媽媽前世的保護傘,但在女孩眼里這句話是錯誤的,女孩到現在都沒相信過這句話,這件事情在女孩的心上畫了一道疤,在那些愛她和在乎她的人心上畫了一道疤,這道疤在他人記憶里可以抹去,但在女孩記憶里永遠都不會被抹去,因為這道疤還深深的留在了女孩心上,這道疤很難痊愈,很難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