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晶晶
河北省保定高陽宏利佳學校初中部
在學校對學生開展審美教育的過程中,語文教學則成為主渠道。閱讀教學是語文教育中最重要的一方面,所以在中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滲透美育教育則成為主要任務。語文教師可以針對學科和學生的特點,開展閱讀教學,并滲透美育教育,提高學生的審美和其他各方面的能力,使學生成為新時代的合格人才。本文從五方面闡述了美育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的作用。
美育,即審美教育或美感教育。主要指的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去認識美和感受美,使學生具備一定的審美觀念并學會科學的審美,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在生活中提升識別美與鑒賞美的水平,讓他們學會發(fā)現(xiàn)、學會感悟生活中的美。它是學校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與德育、智育、體育相輔相成,有助于促進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美育能陶冶學生的情操、凈化學生的心靈,提升學生的情商,促進學生健康、全面、和諧的發(fā)展。
在學校對學生開展審美教育的過程中,語文教學則成為主渠道。這充分體現(xiàn)了美育在語文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強調(diào)了語文學科教育中必須滲透美育的必要性。閱讀教學是語文教育中最重要的一方面,所以在中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滲透美育教育則成為主要任務。語文教師可以針對學科和學生的特點,開展閱讀教學,并滲透美育教育,提高學生的審美和其他各方面的能力,使學生成為新時代的合格人才。
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滲透美育是時代的需要,是語文新課程改革的需要。它的重要性主要有以下幾點:
在實施素質(zhì)教育的今天,語文教師一定要用新課程理念去武裝自己的頭腦,轉(zhuǎn)變教學觀念,在教學中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體現(xiàn)教師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滲透美育有助于引領教師認識到素質(zhì)教育和美育的重要性。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挖掘教材中的美育素材,探索構(gòu)建閱讀教學中滲透美育教育的課堂教學策略,引領學生認識體會語文閱讀教學中多種多樣的自然美、形象美、社會美和藝術美,帶給學生獨特的審美體驗,激發(fā)學生美的感悟、美的情感,陶冶學生靈魂,激發(fā)學生對真善美的熱愛。而教師通過參與美育教育活動可以加強自身建設,提高文化素養(yǎng),從而促進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教師可以從中收獲成功,體驗快樂。
中學階段是學生學習的黃金時期,是人生的重要階段。這個時期他們有著較強的可塑性,也適合接受形式多樣的教育。語文教師應該抓住這個契機,以美育滲透的方式開展閱讀教學,進而提升學生整體素質(zhì)。語文教師可以充分利用語文教材中這些文質(zhì)兼美的寶貴資源對學生開展美育教育,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滲透美育教育。教師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閱讀活動引導學生去品味經(jīng)典,感受中外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去體會字里行間的語言文字之美,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審美觀念,養(yǎng)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具備高雅的審美情趣和欣賞能力并用自己優(yōu)美的語言去表達美,從而提升學生的美育素養(yǎng)。
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滲透美育,讓學生在閱讀時感受語文的文字之美。教師可以通過精煉、優(yōu)美的語言將學生帶入文章的意境中,讓學生感受陶淵明“采菊東籬下”的悠然與蘇東坡“大江東去”的豪邁……讓學生想象自己眼前浮現(xiàn)出一幅幅真實的畫面,讓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學生在教師創(chuàng)設的審美情境中,感受到了美育教育,審美情趣得到激發(fā),從而獲得美的享受。這樣,學生通過教師的點撥與引導,既學會了相關的知識又提高了閱讀能力,從而提升了閱讀課堂質(zhì)量,增強了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教師把握時機,在閱讀教學的課堂上對學生進行美育滲透,讓學生充分體會和感受到美育教育,使學生在美育里感受語文的魅力。
興趣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滲透美育教育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使之享受學習語文的樂趣,讓學生愛上閱讀、愛上語文。語文老師可以用自己自身的語文修養(yǎng)去影響學生,用自己抑揚頓挫的聲音和起伏跌宕的情感去感染學生,激發(fā)學生與教師產(chǎn)生共鳴。教師可以運用自己的語言去描述課文內(nèi)容,帶學生走入優(yōu)美意境。可以吟詩作對,也可以用一篇散文來吸引學生步入閱讀的殿堂。這樣教師就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培養(yǎng)了學生的學習語文的興趣。
美育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所以語文教師要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滲透美育。既要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調(diào)動學生參與閱讀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掌握基礎知識,訓練其基本技能,又要營造審美氛圍,引導學生學會審美。學生在美的氛圍中用心去感受、去體悟,進而逐步形成健康的審美心理并樹立高尚的審美觀念。這樣語文教師就做到了以美怡情,以美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