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斌毅/1.浙江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2.紡織學院
基于教育發展新形勢下,高職院校要高度重視學生職業發展與教育指導工作,各地區高校要嚴格按照《大學生職業發展與教育指導課程教育要求》,并結合本校自身職業教育發展情況,合理制定出科學完善的具有特色教育大綱,健全高職生職業發展指導體系,優化改進職業教育指導課程管理機制,確保能夠順利有序組織廣大高職生開展多元化的實踐教學活動,滿足不同層次高職生的職業指導學習需求,提高學生在未來職業市場上的競爭力。基于構建完善高職生職業發展指導體系,能夠充分挖掘學生潛能,幫助學生科學規劃自身成長與職業發展,促使學生能夠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念,增強學生在社會上的就業形勢能力,如何去更好的選擇目標崗位工作,順利參與求職擇業活動。
由于受到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當前仍然存在一些高職院校領導不夠重視學生職業發展指導體系的構建完善工作,未對本校教育體制改革工作加大前進步伐,將職業發展指導有效納入到教學計劃中,錯誤認為學校對于學生的責任只要關注到學習方面,而學生畢業后的就業問題與學校自身關系不大。由于高職院校某些領導存在著這種錯誤觀念,從而導致高職院校往往只關注到對畢業生的基礎就業輔導工作,具體工作內容包括了就業咨詢服務、調動派遣以及傳統招生等,未能夠結合學生實際學習情況和要求[1],有針對性開展職業生涯規劃指導工作,并有效建立起本校高職生的職業發展指導體系,從而導致學生更對只是注重如何去提升職業能力和面試技巧,忽視了自身綜合素質的提升以及實現自我價值。
當前我國高職院校在學生職業發展指導工作上未能夠形成科學完善的體系,主要可以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內容:(1)高職院校過于重視學生就業指導工作,一定程度忽視了過程中的學生職業發展指導工作,未科學有效將學生專業教育、職業發展教育以及就業指導教育有機結合在一起,并實施開展多元化的職業教育發展指導活動,從而導致無法培養學生綜合職業發展能力和素質;(2)割裂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關系及其體系性,導致本校職業發展指導工作缺乏一定系統性。高校未能夠針對學生就業指導與職業發展指導課程有效構建出一個完善的實施管理系統,培養出高能力、高素質的師資人才隊伍,缺乏引進利用先進的職業發展指導教育內容,從而導致本校高職生職業發展指導工作存在滯后性。
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較,我做高職院校在職業發展指導工作上缺乏專業有效性,還未能夠形成完善成熟的學生職業發展指導理念和機制,從而導致學校開展的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輔導工作還不夠專業。高職院校未根據本校職業發展指導工作情況,科學建立起高職生職業規劃指導系統運行機制,各項軟硬件設施不夠齊全,缺少組建起專業的從事職業生涯規劃指導工作人員以及缺乏個性化全程化職業發展輔導工作等[2],這樣一來高職院校內部學生將難以得到科學的、系統的以及個性化的職業發展指導,從而導致這些學生無法形成良好的職業生涯規劃意識,樹立起遠大的人生理想,明確自身職業發展目標,學生對于未來就業情況一片迷茫。
在教育發展新形勢下,高職院校必須積極響應國家政策號召,嚴格按照相關政策要求組織開展職業發展指導教育工作,提高對高職生職業發展指導體系構建工作的重視程度,優化改善職業發展指導組織體系。首先,高職院校要專門成立起職業發展指導管理機構,指引各個學院設置學生職業指導工作小組,該小組負責對全院學生的職業規劃指導工作。學院各系則要科學健全就業機構,由支部書記和系主任牽頭負責,并組織輔導員、專業教師以及學工干事積極主動參與到學生職業發展指導體系構建工作中。高校職業發展指導管理機構要結合本校學生職業發展相關需求,定期組織開展不同類的技能培訓與考核評估工作,并根據素質人才全面發展培養規律,展開多元化的校內外社會實踐活動,注重培養學生的職業綜合能力和素質,比如學生社會人際交往能力、公關能力、心理素質以及語言表達能力等[3],只有這樣才能夠促使學生在畢業后能夠快速適應社會環境,滿足企業相關就業崗位工作要求,全面提升本校學生就業成功率。除此之外,高職院校要將職業素養提升、職業生涯與發展規劃以及就業指導等課程納入到不同專業學生教育課程體系中,并安排專業就業工作專職人員和教師進行負責開展職業發展指導工作,其中就業專職人員主要負責靈活的學生職業發展指導工作,專業核心課程教師主要負責結合專業課程教學有效實施職業發展指導工作,培養學生專業能力和素養。
現代高職院校要積極完善學生職業發展指導體系,注重提高本校職業發發展規劃課程教學目標,科學有效制定實施方案,指導并監督學生去實施職業生涯規劃,提高自身職業發展能力和素養。各個學院系別要根據設置好的專業課程教學計劃,合理安排好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比如,在大一時期開設“職業生涯與發展規劃”課程,在大二時期開設“職業素養提升”課程,在大三時期開設“就業指導”課程,通過優化改善職業發展指導專業課程體系,引進更多先進的職業發展教育內容,有利于學生接觸學習了解到更多有關就業規劃發展知識內容,明確自身專業發展目標,提高學生就業規劃發展意識和能力;然后,高校領導還需加強對專業教師的科學指導工作,鼓勵他們積極創新職業發展指導教學模式,結合學生職業發展指導學習需求合理采用課程教學方式。比如,教師可以通過采用校企合作頂崗實習教學模式,組織安排學生到企業一線生產崗位中進行實訓實習,切實體驗學習職業工作流程,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能力和素養。
現代高職院校要想保障學生職業發展指導工作的專業有效性,就必須積極組建優秀的職業發展指導人才隊伍。高校職業發展指導管理機構要加強對“雙師型”教師人才隊伍建設管理工作,確保能夠充分發揮出他們對學生職業發展指導工作的重要作用。首先,管理部門要定期組織這些教師參與到專業培訓教育工作,不斷提高他們的業務能力和綜合素養,促使他們能夠靈活運用各項職業發展指導方法,滿足不同層次學生學習需求;然后,高職院校要加強與當地優秀企業的合作聯系[4],安排具有豐富實踐經驗和扎實理論水平的專業人員到校進行授課交流,指導教師和學生進行專業規劃發展學習,將先進理念帶到本校職業發展指導改革工作中,提高本校職業發展指導工作的專業性;最后,要邀請一些社會專家學者開展指導工作,充實本校職業發展指導教師隊伍,提高教師的職業崗位綜合能力和素質。
綜上所述,現代高職院校要想培養出更多符合市場企業發展要求的高能力、高素質人才,除了要注重學生專業課程的教育工作,還必須注重學生職業發展指導工作。高職院校要科學完善職業發展指導體系,合理設置職業發展指導教育課程,創新教學內容和形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各項職業實踐實訓學習活動中,不斷提高學生的職業競爭力和就業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