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慶青年職業技術學院
目前大學生黨建和思政教育工作開展現狀來看,其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大學生問題突出造成的社會不利影響非常大,對于大學生自身的成長成才也是非常不利的,對此,需要進一步做好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在這一過程中的應用,用優秀的文化和思想來引導和熏陶,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
開展思政課程教學,是高校順應時代發展需要的重要舉措,強化思政教育的創新和發展,是高校結合當前青年教育理論提出的正確發展思路。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強化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滲透,向大學生群體進行正確的思想觀念和價值觀念的傳播,能夠讓大學生在繼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提升政治覺悟,端正思想和信念,更好的挖掘優秀傳統文化內涵,樹立正確的三觀,提升辨別是非的能力。
現階段,引入優秀傳統文化內容和精神品質,用優秀傳統文化對于他們進行教育引導,讓大學生感受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和價值,樹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有利于發掘民族精神,讓大學生為實現中國夢不斷努力進步,促進整體教育教學價值的不斷提升,有利于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展。
優秀傳統文化中包含了很多價值觀、精神品質等,至今都是具有教育意義和價值的,飽含祖先們的智慧和人生哲學。因此,在他們的教育中引入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有利于避免大學生思想遭到侵蝕,用優秀傳統文化中的一些精神和價值觀念來引導大學生,讓他們知道應該怎樣為人處世,應該怎樣看待和處理問題,在多元文化的沖擊背景下,要進一步端正大學生的價值觀念,讓大學生能夠用正確的道德判斷和善惡是非標準來衡量現實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和人物,促進大學生道德發展。
目前高校的黨建和思政教育工作開展更多的是流于形式,滿足教育考核的需要,但是并不是真正基于大學生思想和價值觀教育引導目標出發的。這種情況下開展的大學生黨建和思政教育很難滿足實際的教育教學需要,在實際的教育工作中,大學生的思想、行為、價值觀念等問題依然比較突出。
目前的大學生黨建和思政教育工作中,優秀傳統文化在其中的滲透并不多,一些高校的黨建活動以及思政課程教學中,對于優秀傳統文化的涉及往往是無意的,教師在教學或者活動開展中有意無意的接觸到優秀傳統文化內容,會順帶而過,沒有具體的滲透分析和研究,這就導致優秀傳統文化在相關黨建和思政教育中很難深入,其內涵和價值也很難實現挖掘和應用。
在目前的高校大學生黨建和思政教育工作中,優秀傳統文化的教學滲透還不足,這從一方面反映了目前在相關的課程建設中,對于優秀傳統文化的教學滲透缺乏有效的規范設計,相關的黨建課程和思政課程建設不到位,課程中關于優秀傳統文化的滲透教學缺乏融合,課程中對于優秀傳統文化涉及的內容比較平面,沒有實現系統化,整體來看,目前的高校黨建和思政課程建設需要進一步規范化,增加一些優秀傳統文化的部分,將優秀傳統文化作為課程內容的重要部分融合進去,讓優秀傳統文化的滲透教學形成規范教學體系和完整的教學內容,引起教師和大學生的關注,在具體的優秀傳統文化學習中不斷強化黨建和思政教育工作成效。
目前的大學生黨建工作以及思政教育過程中,教師自身的文化素養不足問題也比較突出,他們自身對于優秀傳統文化就知之甚少,很難為學生提供高水平的優秀傳統文化的滲透教學。相關院校在教育實踐中,也會使了對于教師優秀傳統文化素養的培養和提升,一味強調要將優秀傳統文化滲透到課程教學中,忽視教師自身的基礎,因此,導致教師在實際的課程教學中,開展優秀傳統文化滲透教學工作缺乏成效,整體黨建和思政教育工作的文化滲透內容、范圍、形式、深度等都比較有限。
優秀傳統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的核心價值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品格。黨中央提出增強文化自信,高屋建瓴地指導我們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價值內涵,創新黨建活動載體,將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與黨建工作有機結合,進一步激發黨建的生機與活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眾多,高校在開展大學生黨建和思政教育的過程中,要把握優秀傳統文化的教學價值和優勢,做好文化傳承和發展,在黨建和思政教育工作中,以優秀傳統文化為重要內容,研究有效的滲透教學方案,挖掘優秀傳統文化中的文化價值、思想價值等,發揮有效的教育引導作用。例如,利用紅色革命文化開展學生黨建和思政教育。紅色文化是在革命戰爭年代,由中國共產黨人、先進分子和人民群眾共同創造并極具中國特色的先進文化,蘊含著豐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歷史文化內涵。對此,在黨建和思政教育工作中,可以深入學習徹底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組織紅色文化活動,帶領大學生前往博物館去領略紅色文化精神內涵,了解在解放戰爭時期,紅軍艱苦卓絕的戰斗記憶,深切地感受到革命老一輩為新中國不畏艱險,不怕犧牲的精神。
以紅色革命文化為例,為積極推進紅色文化在高校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傳承、弘揚和激活紅色文化基因,提升學生思政課獲得感,高校在大學生中要全面開展“講好中國故事 弘揚紅色文化”課堂實踐系列活動。安排理論和實踐教學課時,并在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走上講臺與大家分享閱讀體會。課堂展現形式豐富,集體朗誦、長笛、小話劇等,將紅色文化演繹得寓教于樂、通俗活潑、喜聞樂見,給思政課堂帶來新活力、新氣象。
針對優秀傳統文化在大學生黨建和思政教育中的滲透,需要廣大的課程教師具備一定的優秀傳統文化基礎,能夠在教學中涉及到相關的優秀傳統文化部分,引經據典,將優秀傳統文化更好的呈現在學生面前,增強大學生對于優秀傳統文化的學習興趣,提升他們對于優秀傳統文化的了解,從而在優秀傳統文化學習中提升文化感悟,鍛煉文化素養。依托高校優秀傳統文化骨干教師培訓,有助于解決優秀傳統文化教學的師資難題,相關教師也需要學思結合,知行結合,盡快提升自我在優秀傳統文化知識和教學能力方面的素養。通過培訓學習,讓黨建和思政課教師在優秀傳統文化知識系統上有所收獲,在價值系統上增強認同,以更加飽滿的精神狀態培育青少年,讓他們真正從優秀傳統文化教育中受益。
新時期的青年大學生,要時刻牢記共產黨員的公仆本色,始終不渝繼承和發揚革命優良傳統,自覺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切實增強“四個意識”,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擔當實干、開拓創新,為建設特色社會主義努力奮斗。對此,高校要認清目前大學生黨建和思政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升重視度,端正教育教學態度,創新工作方法和形式等,高校在大學生黨建和思政教育工作中要發揮積極作用,強化優秀傳統文化在其中的應用,促進廣大青年大學生群體的全面發展,培養特色社會主義的優秀建設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