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素華
河北省高邑縣第三中學
所謂的批注式閱讀,傳統批注式閱讀和現代語文教學相結合而形成的一種實效性較強的教學方法,是眾多創新教學方法中的一種,主要為語文學科教學服務,給無數的語文教師帶去了教學期望,使得語文教師達成教學要求更具可能性,與此同時,也大大的改善了課堂教學環境和提升了課堂教學質量,使得全新時期的語文課堂更具魅力和吸引力,這便是批注式閱讀帶來的改變,同時也快了教育事業的前進步伐,其在語文課堂中的滲透和應用的好處顯而易見,也由此奠定了本次研究的重要現實價值。
1.對文章重點進行批注。
初中語文教材,有一個顯著特點,那就是大多數文章以記敘文為主,大多是質量較高、美感較好的文章,而這些文章會涉及很多的生動描寫和刻畫,這些都是學生學習中的重點,只有掌握了這些重點,才可真正吃透文章,也正因如此,才使得對文章重點進行批注變得至關重要。如記敘文中的心理描寫、細節描寫和文章題目的特殊含義、背景刻畫等,都需要有針對性的進行批注,方可讓學生通過幾方面批注的協助來強化理解,利于學生對文章有一個整體性的把握。
2.對文章難點進行批注。
在初中教材中,仍舊是存在一些較為抽象的內容,給一些初中生的帶去了學習上的挑戰、理解上的挑戰,嚴重阻礙了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為此,語文教師可以對文章難點進行批注,目的是降低學生理解難度、學習難度,切實將擺在學生面前的學習障礙清除掉,方可讓學生對文章內容一目了然。當然,要多站在學生角度挖掘難點,再對難點進行批注,會讓學生收獲頗多。
3.對文章疑惑進行批注。
在初中生閱讀文章過程中,難免會被其中的內容吸引,也難免會在閱讀過程中產生各種疑惑,這是很正常的。要知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理解能力存在差異,且質疑力上也存在差異,統籌全體學生的全部質疑并針對較多的質疑處進行批注,這是非常有必要的,利于學生對質疑加深思考、強化理解,利于學生知識體系的重新架構,也可實現對學生思想內涵上的引導,相信會讓教學效果更為突出。
1.課前預習,引導學生自主批注。
在開啟新章節課文教學之前,語文教師有必要指導和引導學生展開課前預習,讓學生通過自己的理解對課文有一個整體上的認知和了解,對于培養他們的閱讀興趣是非常有利的。在預習階段,教師可以賦予學生自由批注權利,進一步激發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并實現對學生的批注鍛煉,學生自然會因為想要完成批注任務而翻閱大量資料,在翻閱資料的過程中,就可開闊眼界、擴寬知識面,對于學生而言是有益無害的。當然,語文教師也可積極的向學生傳授一些批注方法,使得學生有章可循、有法可依,進而更好的進行批注和順利完成批注任務,為之后在課堂中的高效閱讀和學習奠定了基礎。
2.課中點撥,引導學生專題批注。
要知道,課前預習和批注只是一個預熱階段,最重要的還是課堂中的批注,因為預習階段的批注只會讓學生對學習文章有一個大致的了解,這種了解和認知是淺顯的、是經不起推敲的,因此,還需要將這種認知、理解加深和加強,可以通過學生專題批注達成該項目的。課堂中,教師要更多的啟迪學生、讓學生開悟,從而引申至更深層次的閱讀,更要結合文本來制定和提出問題,使得學生帶著問題深入化的進行閱讀,使得學生真正走入文本中描述的“世界”,方可一點點挖掘與問題相關的文字和語句,從而強化理解、加深品位和深化感悟,尤其是一些具有深刻含義的語句,更要反復推敲和琢磨,才可在每一次閱讀中獲得更深一層體會,只有如此,才可真正讓學生將文章的方方面面吃透。
3.討論交流,展示成果。
不得不說,批注式閱讀擴寬了學生的眼界和思考邊界,使得學生通過閱讀了解的更多、看到的更多和感悟的更多,客觀上滿足了閱讀教學需求和需求,這個過程中,教師不妨在學生中劃分小組并開展合作學習,使得學生的觀點、思想得以呈現,確保學生在批注方面受益匪淺且更加深入性。另外,學生在批注完成后,迫切需要一個平臺進行展示并獲取自信心和滿足感,那么,教師就要為他們提供一個這樣的平臺和契機,便于學生積累批注方面的經驗,便于學生從中獲取滿足感、自信心。當然,交流的方式,可以是組內交流,也可以是小組間的交流,目的就是一個,那就是讓學生的批注亮點得到展現、學生的批注不足得到發現,從而不斷完善學生于批注上的能力,方可讓學生增強閱讀體驗、閱讀感受。
在語文教學中,批注式閱讀占據一個較大的分量,只因其教學優勢明顯,只要應用得當,是可以為語文課堂增色不少的,除此之外,也可提高學生閱讀水平和強化學習成效,這樣來看,批注式閱讀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滲透和應用是合情合理且具有必要性的,還需初中語文教師結合教學實情來合理的采納、實施,只有如此,才可真正發揮批注式閱讀的作用和影響,必將讓語文課堂更具魅力和吸引力!